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拍手就能一冬补元气?阳气两虚不妨试试揉肚子

拍拍打打的健身法曾经风靡一时,也引来一些医学专家的反对。可每天早上,我们还是能见到许多老人家,一边晨练,一边拍拍打打,求个气血通畅、身体健康。

这不,如今又有新说法了。

据说拍手是一种至刚至阳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补气。手是阳气的大本营,脚是阴气的大本营。手穴共有39个,拍手可以震动阳气,推动全身气的运行。

对于这个说法,中医专家只看了一眼,就连连摇头,曰“反了反了,此乃泻法,如何补气?”

清晨拍手最养气?反了

这是一条10万+的微信,标题是“拍手补气法:只需要双手的存在”。

根据其所言,由于手上有39个穴位,乃阳气所在,只要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时,随着天地间的阳气慢慢积累,不停拍手,就可以促进阳气的升发,利于全身之气的运行。

至于后续内容咱们可以不必细看了,因为只前面这一段,落在真正的中医医生眼里,就两个字:反了。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阮志忠主任中医师说,先不说冬季是不是应该在一大早就锻炼,也不说手脚上的经络问题,只一点:在中医里,拍打属于“泄”的手法,与“补”无关。

“中医不管是推拿、按摩或者其他外治手法,都有泻、补之分。有的手法是补,有的是泻,两者作用完全相反。”阮志忠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会给小孩子按摩肚子,但中医有一句“顺时针泻逆时针补”的说法,所以即便是同样按摩肚子,顺时针按摩有通便效果,而逆时针却是止泻的,如果用错了,那么可能非但不起效,反而雪上加霜。

“轻拍和搓揉、按摩手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其实是现代医学的说法。真的从中医角度,要想补、养,就不建议多拍。”阮志忠说,“手是经络交会之处,这说法没错,手上许多穴位也是我们在针灸和推拿中经常用到的。不过,脚同样也是十二条经络交会的地方,说什么手主阳气、脚主阴气就已经不对了。而拍打作为一种泻法,要想通过它来补是肯定不行的。相反,拍得越用力,可能泻得也越厉害。这不仅起不到补气的效果,还完全违背了养生中‘秋收冬藏’的基本原则。”

阳气两虚不妨试试揉肚子

不过,冬季要养生,养气还是挺重要的。阮志忠说,在秋冬季,一些实证体质的人往往相对比较能熬,再比如湿热、阴虚一类体质的人,往往耐寒而不耐热,比起夏季,冬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难熬。

相反,如果是气虚或者阳虚的人,就更容易在冬季病倒了。气虚者身体孱弱,平时就中气不足、声低懒言,只要气候一变就容易生病;阳虚者更是阳气不足,生性畏寒,到了大冬天手足冰凉浑身凉飕飕的,根本熬不住。对于这些人来说,适当的“补”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补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膏方,这属于“内服”。当然中医也可以外治,比如“三九灸”,或者针灸、推拿,用对了路子也很不错。

“对于气虚、阳虚者来说,盯着双手,倒不如多护着肚子。”阮志忠说,因为对他们来说,冬季最实用的养生穴几乎都在腰腹一带。

比如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方正中线上,脐下3寸位置。另外还有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这两个穴位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就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医院进行温和灸,每周1次,补益效果最好。自己在家的时候,可以用掌根轻揉关元穴,每次2-3分钟,一天1-2次即可。另外,还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每天1次摩擦腰肾,每次坚持10分钟直到皮肤温热,温肾助阳,效果更好。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除了关元穴,还要注意气海穴。后者位于下腹部前方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同样是掌根揉法,每个穴位2-3分钟,每天1-2次,就能温养益气。当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用艾条温和灸,1周1次,这自然最好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了。

保健手操倒是可以做一做

当然,用手来保健也并非都不对。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丁洪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动动手健头脑,对于一些有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合理“动手”还是很有保健养生效果的。

他就专门编撰了一套手部健身操,目的是通过手部的锻炼来达到保健效果,对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人群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需要的市民不仅冬季可以做一做,一年四季都不妨坚持。

第1节:搓手双手手掌相对合起,开始快速搓动。每次搓动,可以让手指指尖从另一只手的手掌下端一直搓到该手中指第二关节处,同时该手第二关节向下弯曲,自然绕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尖部,然后回头。每一个来回计一次,共搓动36次。

第2节:撑手

双手五指尽量分开,指尖逐个相对,指尖相合手掌分开,然后用力开始撑顶。撑一下,放松一下,为1次,一共做36次。

第3节:拳掌互换

左手摊平手掌,右手握拳,两手均将掌心面向自己。将左手中指对准右手拳头上的后溪穴,中指与穴位中间保持5-10厘米的距离。然后改换为左手握拳,右手摊掌,姿势同上。关键在于交换速度要快,左右各交换一次为一个来回,一共做36个来回。

第4节:掐合谷

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右手合谷穴。用力按捏,然后换手,左右各交换一次为一个来回,共做36个来回。

第5节:大小拇指相合

将五指尽量分开伸直,然后慢慢将大拇指弯下,尽量伸向小拇指指根部。过程中要注意,其余四手指不能弯曲,一共做36次。 (通讯员 莫禹凡 刘敏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种体质8种养生之道
傅杰英——中医体质养生3
都是穴位的干活,拔罐和艾灸有什么不同?
易经养生法(第一本系统讲述《易经》养生的权威著作)
中医养生与抗衰老
手脚冰凉四肢无力,多是气虚或阳虚,中医说按摩这一穴位可缓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