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艾灸就上火,说明你经络太堵了!降火穴,把火气通通赶走~

采取艾灸方法进行保健,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调节身体,但是有很多的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牙痛、鼻出血的上火现象,艾灸后为什么会上火?


怎么艾灸后就上火了呢?


最近有很多灸友反应这个情况,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只要你艾灸取穴和方法是对的(每次都兼顾灸了腿部),那么这就多半属于正邪交战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不用过多担心!



大多数人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瘀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艾灸,以祛除病邪,兼顾四肢穴位,以疏导阳气。


艾灸上火后如何应对?
控制灸温

降低艾灸温度,使用艾灸仪的话可以将温度调低,采用悬灸的话可以离皮肤更远点;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原来每穴灸20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5分钟。


艾灸“降火穴”


降火穴下文会详细介绍,并且,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控制灸量

上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髎、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并引火下行,尤其是多灸腿部。


灸后适量喝点热水

灸后1小时可以喝杯热水,还可以取麦冬、熟地适量各约15g煮水,灸前喝100毫升。不过,原则上不渴不喝。

注意饮食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人体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气!在清热穴位上按摩、拔罐、刮痧,甚至艾灸,可达到平衡阴阳、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


人体藏有“降火穴”!


所谓的“降火穴”,其实就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于调理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痛肿疮毒等各种里热证。


1、清心热穴

① 小海

② 曲泽


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2、清肺热穴

①尺泽

②鱼际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3、清肠胃热穴


曲池: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4、清肝胆热穴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冲: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它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也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

行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最善治头面之火,例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


5、清三焦热穴

外关: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6、清热解毒穴



为什么艾灸能祛火?

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也就是说,等寒邪被驱除以后,“上火”的症状就自然会消失。


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激发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驱净,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发烧的情况(对物体越加热,物体的温度就会越高,这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而人体则不然,如果寒邪已去,发热的状况就会自动消除)



最后要说的是:最上乘的去火方法还是清淡饮食以及宁静清心,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只有心如止水,才能真正的压下满身的火气!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纵然火烧眉头也不急。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后上火?——经络太堵了!
一艾灸就上火,说明这里太堵了,艾灸一个部位,火气蹭蹭赶出去!
人体藏有降火穴,艾灸它们就能降火气!
艾灸后上火?这样处理就可降火!
艾灸上火不要怕,人体自带“降火穴”!
【每日一穴】一艾灸就上火,说明这里太堵了,用好“降火穴”,火气蹭蹭赶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