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广东大叔,花了 15 年研究出 100 多种生蚝的吃法,好吃到犯规!



 


之前 COOK 曾经推荐过一部

「寻味顺德」

很多人说不过瘾

今天「美食观影台」

COOK 再来推荐一部

关于广东的纪录片

美食观影台


老 广 的 味 道



《老广的味道》

到目前已推出三季

共有 18 集

豆瓣评分 8.5 



节目组走遍广东各地

一共记录了 108 道地道美食

通过这部片你可以充分了解

广东人会吃、能吃的特征



这位大哥是真广东人

没错了哈哈哈哈哈

下面快跟着 COOK 

一起来看看广东人到底多会吃


   不 时 不 食   


接触过广东人的人,应该都知道,广东人特别会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们擅长按照大自然给出的菜谱,依时种养,顺序收获,应季而食。


小寒吃迟菜心


深冬才上市的迟菜心,用盐水灼熟即起,便能凸显其原味。



春分喝木棉花汤


在普通人眼里,木棉花是用来欣赏的,但是在广州人眼里,木棉花却是清热利湿的宝贝。赤小豆、扁豆、白术,都是木棉花祛湿汤的最佳搭档。



木棉花晒干之后,春季搭配扁豆、薏米、淮山,保健肠胃,夏季加金银花和菊花煲水喝,又可解暑。在食疗这件事上,广东人真的太智慧了。


谷雨食菠萝


在亚热带地区,遍地的水果,也有了水果和菜的双重身份。五花肉入油锅炸至酥脆,配上酸甜可口的菠萝,健脾胃又助消化,特别适合湿热的天气。



芒种吃龙舟饭


河流纵横的珠三角,端午节从来少不了龙舟赛和龙舟饭。龙舟饭虽是流水席,但依然遵循本地菜讲究的合时,夏秋菜式以消暑驱热为主


五杯鸭、生菜冬菇、清蒸河鲜等菜式,保留了佛山顺德菜的甘香爽滑,也很受欢迎。



这些本地生长的食材,即使简单,有粗料精制的用心,一样美味。



大暑食「米」


在潮汕,有一种被称为「米」的——薄壳。



潮汕人对这便宜又美味的薄壳,爱到了可以当一日三餐当饭吃的地步。



秋分宜食腊味


「秋风起,食腊味」是老广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而广式腊味饭成了腊味最经典的吃法。



COOK 超爱吃腊味饭,腊味经过蒸制后,油脂已层层渗透到米饭里,而加热后的腊味,轻咬一口,肉汁便在嘴里爆开,让人只想大呼过瘾!



   精 致   



一说起广东菜,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什么都吃」,但其实粤菜是以品相精致、选料精细、讲究原味著称的。


15 年他只研究了一样食物 —— 蚝


用 15 年的时间,只研究一样食材,你愿意吗?


在广东,蚝爷陈汉宗用了 15 年的时间,对蚝进行了最精细的研究,做出超过 100 种吃法,将蚝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



大半夜的,这饱含着酱汁的蚝肉质看着也太饱满了吧啊啊啊啊啊啊



蚝爷说,在「蚝门九式中,最受欢迎的是秘浸金蚝皇


精选 6 岁大蚝王,让特制的卤水一点一点浸入,配上特调的酱汁,金蚝的鲜、香、甘、甜层层尽出,回味无穷。



这动图简直了,诱人到犯规了吧!!!



还有鲜蚝、风干蚝、足干蚝……在蚝爷的手里,都得到了各自完美的呈现。



看蚝爷这表情,我现在就想出门去吃生蚝!!!



   古 今 VS 东 西   


南粤自古就是东西交汇之地,中原文化的滋养润泽,西风东渐的影响碰撞,激发出不少老广餐桌独有的菜式


从蒸到炒、从白灼到油浸,在融汇世界美味这件事上,老广的厨师们向来是非常拿手的!



丨炭 烧 响 锣丨


响螺,这种比鲍参翅肚更难得的贵价海鲜,被认为是潮州菜的经典。


美食家蔡澜就曾评价说「响螺代表了潮州菜最刁钻的食材。



食用响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而现存最古老的烹饪方式便是炭烧响螺,极其考验厨师的手艺。

仅凭听声观色嗅味来猜测螺肉在壳中情况,现在已经极少有人能用这种传统手法烹制响螺。



入行 46 年的潮菜大厨钟成泉,将响锣的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 Q 弹的螺肉,看起来太新鲜了!!为了吃它,我愿意一周不吃肉(虽然我吃不起


▲ 炭烧响锣


▲ 白灼响锣


▲ 青橄榄响锣汤


「师古而不好古」,钟成泉不拘泥于古代的菜谱中,创新出酱香响螺,也赢得了食客的一片好评。



丨草 莓 咕 噜 肉丨


草莓咕噜肉??听着似乎是食堂大妈的又一道黑暗料理?


别急别急,在广东人的手里,它可是征服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美味。


在广东桂城的徐泾业,从入行后,他一直在寻找各种失传的老粤菜菜谱,希望学习前辈的厨艺。



受朋友邀请,他来到日本福冈的广东料理餐厅做教学交流,同时要准备一场晚宴。



福冈虽然城市不大,但是餐馆林立,饮食多彩,要想征服福冈人的胃十分不容易。


这次筵席徐泾业准备了十三道菜,有外焦里嫩、饱满多汁的「焗酿大明虾



有极其讲究刀工和火候的「麦穗花鱿」,它需要在不到两毫米的鱿鱼身上纵横切出深浅一致的花纹。



主菜咕咾肉是经典粤菜,也是徐泾业的拿手菜。


他用当季的草莓代替常用的配菜菠萝,并稍稍煎出焦糖味,将传统手法做出了新味道,是不是看着也超级棒!


▲ 草莓咕噜肉


丨黑糯米蛋黄裹蒸粽丨


在广东肇庆,这里拥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裹蒸粽


裹蒸粽必须用新鲜的柊叶,包裹上本地产的糯米,以及今年收获的绿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才算正宗



老苏家从 1989 年开始,便开始经营裹蒸粽的生意,一直沿用着最传统的配方,浓浓的糯米香混着五花肉的甘、绿豆的绵,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老苏的女儿想到一个新品种,想用黑糯米、白糯米、蛋黄和红豆,试试新口味。



没想到,老苏当场表示赞同:「传统也好,创新也好。都要味道行,才打得出去。



最终,这种口味的裹蒸粽,获得了老苏的大力肯定。




   食物的获得,从来都不容易   


在海洋河溪里,食物的获得更显艰难。而很多美味,往往藏匿在远离陆地,偏远凶险的地方。


为了能在中午将新鲜的海货送回,清晨 5 点的汕尾红海湾,渔民已经开始出海捕鱼。


而为了这一口鲜美,渔民们需要相互配合,与麻鱼斗智斗勇,如果配合不当,被咬到,身上的一大块肉就会没了。



如果溜掉了一条麻鱼,就他们的辛苦就会白费,一条就损失一千多块钱。


由于麻鱼价格的高涨,开着小船出门捕鱼小渔民,还常会遇到大渔船的阻挠,布好的鱼钩全部被勾走,辛苦的成果都白费了,大船欺负小船,看着真的很气愤!



在潮汕,薄壳是当地人喜爱的美味。


为了这口鲜美,渔民大多从凌晨 3 点开始捕捞,下海的渔民不带任何护具,有的甚至需要在三、四米深的海底来回了一百多趟,而这样的捕捞日子需要在海上持续三四个月。



64 岁的村民郑成鹏,下海捞薄壳已经四十多年,靠捞薄壳养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已入花甲之年,家人劝他不要再下海,但是一到夏天他还是忍不住下海,为了一天赚上 200 元的辛苦钱



由于常年泡在水里,捞薄壳的人常常会面临风湿和听力、视力的严重下降。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或许越来越少的人能感知食物的来自不易。但是,我们每一份喜闻乐见的美食背后,依然包含着一群人的辛苦劳作


在我们品尝美味,享受味蕾愉悦的同时,或许更该感恩那些食物的种养者,我想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



在节目中

你还能不时听到穿插的粤语

相比于很多纪录片

《老广的味道》显然更显

满满的生活气息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

「老广的味道」

我想这其中不仅有食物的味道

更能透过这些食物的背后

品位万千老广人的人生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没落了?瞎扯,他们光靠吃就能独霸天下!
这些让人魂牵梦绕的老广味道……
广东10大主题名宴,广东人不一定都吃过,全吃过的是“资深老广”
广东人最爱又最恨的片
在广东,潮汕美食是值得被尊敬的!
一道卖上千元!粤菜厨师是如何靠盆菜征服广东人年夜饭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