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瑟晴朗-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



文/翟墨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观赏萧朗先生的画作,我有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非常一致。因此我想就萧先生的名字关联其人其画做一点文章。


黄花阵 1989


  首先是他的画格。萧先生画的风格是萧疏爽朗。无论画花鸟、草虫、树木,整个画面都有很大的空间,有一种看不见的很湿润的气息在里面流动。看完以后心情很清爽,很舒朗,很宽松,不是一种阻塞感。这种风格体现在画面上是柔、松、舒、朗。


鸣秋 1942


  第二是他的时格。萧先生特别爱画秋天,所以我说他的时格是萧瑟晴朗。秋天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同时也是收获的日子。他画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虫鸟,秋天的花朵,秋天的树叶,表现出秋季的空间,使画面充满生命力,与此同时又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沧桑的、老练的感觉。萧先生之所以选择一年四季中的秋天来描写,与他的感觉、思想、性格、经历、体验等是有密切联系的。


丝瓜雏鸡图 1942


  第三是他的人格。萧先生的人格是潇洒明朗。尽管我和萧朗先生接触不太多,可从他的画面上感觉到他是一位很潇洒,很明朗的人,而不是很势利和热衷于名利的那种人。萧先生是不管潮流怎么走的,他总是有一份闲逸心情,自由地表达他想表达的物象,他想表达的感情,他想表达的情趣。所以他总是那样闲庭信步,自由潇洒,心态平和,心情也很明朗。综上所述,我认为他的人格和他的时格与画格是完全统一的。


秋瓜草虫图 1942


  萧朗先生虽然是北方人,但他画的并不是纯北方风格,而是融进了南方的风格,将北方的豪迈融进了南方的润泽,同时将中国的传统笔墨融进了西洋美术的块面。他很重视晕、染,而似乎不太重视皴、擦。他的画中晕、染比较多,这与他对西洋美术中块面的吸收是有关系的。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南人北相者佳,北人南相者优。”这阐明了一种现象,就是一个艺术家要成功,要把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家乡。萧先生曾经在广西住过一段,更在北京生活过一段,他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北方的、南方的,中国的、西方的,把多种截然不同的新鲜感受组合起来,突破了那种要么是豪放,要么是温润的纯北方或纯南方风格,有了一种杂交优势,一种中西杂交的优势和南北杂交的优势。具备了这种优势,再加上他具有雄厚的传统功底,所以他的画,尽管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手,仍具有强大生命力,有一种青春活力在里面奔突流荡。


1996年5月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秋味图 1942


丝瓜斗鸡图 1959(天津工艺美院藏)


菊石草虫图 1961(天津美术学院藏)


松鼠戏虫图 1961(天津美术学院藏)


红柿八哥图 1962(天津工艺美院藏)


丝瓜双鸡图 1962(天津美术学院藏)


秋声 1962(天津工艺美院藏)


石榴八哥 1963


葡萄 1977


蜀葵 1977


秋趣 1979


红叶鹩哥 1981


群鸡图 1982(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初秋 1983


天窥 1984


农家乐1985


秋音1986


秋韵1987


绣眼1987


葡萄熟了1987


村鸣1988


秋色秋声1988


菜根香1989


榴实虫戏1989


芦边拾趣1989(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叫蝈蝈1989


秋实1990


秋色1990


探果1990


秋红1990


秋1991


松鼠觅果图 1992


野塘1992


秋鸣1994


依样1994


草丛1995


秋集1996


秋瓜1996


瓜棚蛐声1997


秋风1998


秋歌1998


秋意1998


红叶19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瑟晴朗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
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50幅,美极了!
萧瑟晴朗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01
萧瑟晴朗---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
萧朗笔下的秋色小景,真是画如其名——萧瑟晴朗
萧朗笔下的秋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