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过刀锋看笔锋四|且看先贤如何还原《圣教序》的笔法

读书 习字 明理

欢迎来到见山书法学堂

二王书法 圣教序 专题

分享本期文章到朋友圈联系小书童即可入群

“透过刀锋看笔锋”

这句话出自启功先生

其实就是要我们

透过刀锋雕刻出来的造型

还原运笔的过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其实是非常之难的一件事

那么如何还原《圣教序》的笔法

丨古今书法名家临丨

《大唐三藏圣教序》

赵孟頫


赵孟頫(fǔ)丨(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王  铎

王铎丨(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1]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2]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查  升

查升丨(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海宁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帝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他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 。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康熙帝称赞说:“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升乃脱俗耳。用工日久,自尔不同。”查升办事又谨慎勤敏,备受器重,康熙帝赐书、画、御笔、砚台,赐第西华门,并御书“淡远”堂名。品行高洁,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四方求书法者甚众,他经常在晚上燃烛挥毫。著有《淡远堂集》。时人称查升书法、查慎行诗、朱白恒画为“海宁三绝”。


梁  巘

梁巘丨(1710-1788),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侯巷街(现夏侯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字天赐,国学生;父亲粱接孟,字介贤,候选经历,敕赠文林郎(文职、正七品);兄粱峰,字屏山、号六松,性孝友,善文章、工书法。梁巘长子俊业,早卒;次子伟业,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拔贡,官浙江於潜县知县。业师陈师古,字圣绪,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举人。门生有姚莲府、萧景云、王鲁庵、许春林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敕授文林郎壬午科举人,由咸安宫教习转任湖北巴东县知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循理书院院长(山长)。其在书法上的成就远大于政治,他与乾隆年间五位(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初为咸安宫教习,至京师,闻钦天监正何国宗曾以事系刑部,时尚书张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笔法,因诣家就问。国宗年已八十馀,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黄二帖。


陆维钊

陆维钊丨(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平湖新仓镇人。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曾任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助教。其后,在杭州女中、秀州中学、松江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自杭州大学中文系调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任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主任。曾任政协浙江省三、四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其书法真、行、草、隶、篆,各体皆精。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现代“螺扁”,人称陆维钊字体。陆维钊的山水画格高意远,以书法入画,配以诗词题款,以诗、书、画并著于世。他独创的“陆维钊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陆氏为镇上书香门第。1920年陆维钊负笈南京高等师范,5年后应聘在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助教,为王国维的助手。他在艺术上有两件事值得一记:一是独创“蜾扁”书法,非篆非隶、在书坛独树一帜;二是1960年调浙江美术学院后,首创书法篆刻科,填补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空白。


沈尹默

沈尹默丨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习《圣教序》全过程【快放】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
书法讲座 |“二王”名帖摭谈16
精临集王圣教序全集(九):透过刀锋看笔锋,别盲目下结论(碑)
精临集王圣教序全集(八十六):刀锋与笔锋,书友们仔细体会
王羲之没有真迹传世,但是这块原碑堪比真迹,细节太丰富!
初学入门行书该选什么帖?米字格版《集王羲之圣教序》很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