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的诡异现象

课堂的诡异现象

作者:李广生

在上文的结尾,我把温度定义为文化,从文化视角关照这一主题。课堂的温度肯定不是物理概念,是身处课堂中的人所获得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感受及体验。文化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究温度的本质,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与温度有关的诡异现象。

称其诡异主要是因为在这一现象中包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但并行不悖相安无事。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但教育尤甚。而教育最不应该允许这种现象存在,这更加剧了其诡异。

无论是教育的“小圈子”——校长、教师、学生,还是教育的“大圈子”——领导、专家、家长,都理解并认同温度之于课堂的重要性并呼吁建设有温度的课堂,但又都放任甚至纵容吞噬课堂温度的言行并为其提供各种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辩护。人人呼吁但并不付诸于行动,人人重视但总是被忽视,这就是建设有温度的课堂所呈现的诡异现象。

这种现象本身诡异,但大家并不认为其诡异,司空见惯而且为之辩护,才是真的诡异。思来想去只有文化才具有如此神秘且巨大的力量,正如泰戈尔那句充满诗意并饱含哲理的诗所言:不是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的课堂文化和它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让我们容忍诡异并维护其存在。

课堂的样子,论及这个话题人们通常会给出两个答案,一个是理想的课堂,一个是现实的课堂。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有因此而造成的张力,有人不以为然。走进课堂的一瞬间,理想课堂模式自动关闭,现实课堂模式自动开启。走出课堂的一瞬间,自动执行与之相反的程序。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有温度的课堂更多的存在于课堂之外,在论文中,在经验材料里。教师的知行的割裂,甚至是人格的分裂——教室内和教室外、讲台上和讲台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这一现象中暴露无遗。这必然造成的冲突以及所引发的内心的痛苦惟有文化才能弥合治愈。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若没有认真反省和直面的勇气很难意识到诡异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让我们坚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可以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即便是面对冲突,我们也要为它提供非常充分的辩护,以自洽的方式避免让自己陷入矛盾之中。我们所宣扬的与我们所践行的中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却被无视填平,变成一条能够让我们心安理得的自由通行的坦途。其次是突围的风险和代价是被群体所疏离,而这正是一道无形的但坚固的藩篱。不是有很多教师在建设有温度的课堂的路上惨遭失败吗,而造成这些失败的可能正是他们想要温暖的和想要用温度点燃希望的人。特别是那些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他们带着当年对温度的渴望来到课堂,试图与那些好心的忠告相对抗,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甚至遍体鳞伤。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反叛才是真的诡异。

文化反思而不仅仅是行为的检视,对于洞察温度的秘密是非常必要的。不是你不想让课堂有温度,而是某个神秘的力量让你背弃了自己。其实,那个在讲台上张牙舞爪的人,并不是你真心喜欢的人,并且你也不想让自己成为连自己都厌恶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教学习惯)
做一名无处不在的教师
课堂上教师必须规避的四种现象
苦·并快乐着
2022年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十三篇)
[转载]揭示教育教学的十幅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