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变了,整个世界都会跟你改变!

你变了,整个世界都会跟你改变!

作者:李广生

《正面管教》,作者是个美国人,名叫简.尼尔森(Jane Nelsen),玉冰翻译,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我手里的这本是2016年7月第1版,2017年2月第2次印刷。我曾推荐过这本书,好像是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的《自卑与超越》和鲁道夫·德雷克斯 、 薇姬·索尔兹(美国)合著的《孩子:挑战》一起推荐的。这三本书差不多基于共同的心理学基础,都带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的基因,可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自卑与超越》理论性更强,《正面管教》操作性更强,《孩子:挑战》介于二者之间。

我之所以反复提这三本书,因为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影响到我对儿子的态度,还影响到我对家人、同事和工作的态度,以及面对这个古怪的世界的态度。当然,我们还要面对一项更重要的挑战,那就是如何面对自己,因此还建议大家读生于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后来他加入美国国籍。

今天重点说《正面管教》。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生命课堂”的理念在家长中的影响力要大于教师。发展生命还是提高成绩,家长和教师其实秉承不同的价值观。兼具这两种身份的人——既是家长又是教师——因此而变得纠结和更加焦虑,不同程度的呈现人格分裂。一位家长跟我抱怨,说孩子的教师留作业多,而且通过微信群给家长留作业,甚至展示孩子的作业情况,给家长带来很大压力。而她本人也是一位教师,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自己身上。我问她有没有考虑过家长的感受,她的回答是:我还是为了他家的孩子好!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在谈论别人的孩子时,她是一位严厉的教师。

一位家长朋友给我看一个小视频,他的孩子正在上课。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他的孩子左顾右盼都手动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朋友很着急,确切的说是焦虑,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既想干预,又怕适得其反。

另一位家长朋友跟我说这么一件事,她也是一名教师:本周孩子的进步很大,表现非常好,她正在计划对孩子进行奖励,以期他能够做的更好。正当她沉浸在美好的计划时,班主任打来电话,孩子又出事了!她顿时陷入到情绪的低谷,甚至想把奖励变成惩罚。“怎么办?”她问我。

还有一位高中教师,并且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他与自己的孩子产生严重的隔阂,他看孩子不顺眼,孩子同样看他不顺眼,吵架成为家庭的家常便饭。他想求救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从中调和,但又觉得这是家庭的事情,只能靠家庭成员自己解决,班主任的作用极其有限,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班主任。他陷入到矛盾之中,一方面指导别人的家长协调家庭关系,另一方面要面对自己家棘手的家庭关系。

还有一位教师,她是名年轻教师,喜欢教育工作,喜欢孩子。“有情怀”“有爱心”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但她深陷痛苦和挫败之中。孩子不理解、家长不买账、领导不认可——因为成绩低。“狠下心来把孩子管的服服帖帖的,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我也能做到;给家长布置任务,让他们监督孩子学习,把成绩提高上来,这些我都会。但是我不忍心,他们毕竟是孩子啊,而且是那么小的孩子。”他这样对我说。“我该怎么办?”她问我。

“为什么要奖励孩子,这是他应该做的。”我问一位家长。

“做得好不应该奖励吗?”家长反问我。

“要是形成依赖,没有奖励就不做了怎么办?”我说。

“确实有这个问题,孩子对奖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有依赖性了。原来给一块钱就高兴,现在给十块钱还满不在乎;原来看场电影就美着呢,现在还要买玩具、买衣服。”家长说,“可是……”

“可是什么?”我问。

“没有奖励怎么办?”家长说。

“必须要对他进行惩罚,让他长记性,否则改不了这些臭毛病。”一位教师对我说。

“惩罚除了让他长记性避免再犯错误,还会引发什么后果呢?”我问教师。

“这我倒没仔细想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吧。”教师说。

“既然你承认惩罚也存在负面效应,为什么不仔细想想、权衡一下利弊,万一弊大于利呢?”我说。

“极有可能弊大于利,”教师说,“可是……”

“可是什么?”我问。

“不惩罚怎么办?”教师说。

“孩子做作业我需要看着吗?”家长问我。

“为什么要看着?”我问他。

“不看着他不认真、不细心、拖拖拉拉,总是出错。”家长说。

“看着会好一点吧?”我问。

“是好一点,”家长说,“但越来越麻烦,一眼看不到就开始玩,唉!”家长说。

“你不觉得这就是你看导致的结果吗?”我说。

“不看着怎么办?”家长说。

奖励、惩罚、看管、说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四大法宝,虽然我们都清楚它们既不好用还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是,不奖励怎么办、不惩罚怎么办、不看着怎么办、不说教怎么办,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家长和教师。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而且是很具体的措施。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教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封面上的这段话是对本书的概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既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我不想过多的复述本书的内容,如果你正处于苦恼和焦虑之中,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所突破,或是让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你理解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吗、你知道如何做到和善并坚定吗、你意识到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吗、你认识到相互尊重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了吗、你了解自己属于那种类型吗、你能做到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吗、你相信重要的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怎么做吗、你发现事情在变得更好之前往往表现出更糟,而孩子感觉更糟往往不会变的更好吗?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思考有助于你从本书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本能改你自己的书。不要妄图改变别人,包括你的孩子和你的学生。你最大的责任,或是你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

你变了,整个世界都会跟你改变。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你是“赢得”孩子,还是是“赢了”孩子呢?
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的心理学分析
“双减”落地两个月,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
参加“正面管教”的学习心得
家长必看:如何不打不骂管教熊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