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自危

人人自危

作者:李广生

雨同学发来北大校长念错字的视频,我笑了,心里想:这老头子,太大意了。读错字、讲错题,是当老师的大忌,何况皇皇北大之堂堂校长,太丢人了,北大情何以堪?想转发到朋友圈,又一想,算了,估计老头子肠子都后悔青了,何必再煽风点火,得饶人处且饶人,自己又不是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直到不久前,我才知道“蜚”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几十年来我一直读作“蛮”。写文章时经常用到这个字,因为输入法的强大的联想和纠错功能,让我得以用错误的拼音拼写出正确的字,也让我一直蒙在鼓里。不久前,经一位语文老师的指点,终于纠正错误,让我颇为汗颜。还有一个词——喟然,也经常用,也是在不久前才知道原来读作“愧然”,不禁让自己愧然长叹。

最丢人显眼的当属这次:十几年前,在一次培训课上,跟学员提到叶圣陶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这是我在旧书摊购买的一本书,读了之后大受启发,因此又读了夏丏尊先生的一些书,自以为对他的思想有了一些了解。但在课上我把“丏”字读成了“丐”,一位学员立即给我指出,让站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的我顿时无地自容。事后安慰自己,我只是误读了他的名字,但没有误解他的思想。我很感谢当时的学员,如果他们就此认为我不学无术,甚至说我态度不端正,我是无法辩驳的,解释更非明智之举。

北大校长再牛也是个人,是人就可能犯错,还可能犯低级错误。嘲弄一下,奚落一下,批评一下,未尝不可,谁让你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呢,还是身居北大校长这个要职。但是,上纲上线,并上升到学术、人品、能力、道德是高度,对他进行狂轰滥炸、肆意批判,我个人觉得就没那个必要了,用我们农村话说是——不厚道。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宽容一些,这是我的基本原则。逮住蛤蟆攥出尿来,这做法我不支持,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蛤蟆,今天你把别人攥出尿来,备不住有一天你也会遭遇同样的下场。言论自由如果发展成为一种暴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还有可能使我们失去这十分宝贵的自由。念错一个字居然引发一场舆论事件,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大家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到底谁有病?

校长出来认错了。他别无选择,面对如此汹汹之势,认错道歉是唯一的选择。朋友发来校长的道歉信,我一看篇幅,没看具体内容,心里暗暗地叫了一声“不好!”为什么?因为篇幅太长。认错道歉这件事,一定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咱改。但也不能太短,短了就显得没有诚意,人们还是不答应。现在有一门学问叫“应对舆论危机”,大量的社会成本都用在了这上面。

篇幅太长不可避免的就会进行解释,解释就是掩饰——很多人抱有这样的逻辑,其结果往往是越想掩饰暴露的漏洞越多。用B事件解释A事件,A事件本身没有解释清楚,B事件又落下口实、把柄,越说越乱,越抹越黑。果不其然,目前的情势和我担心的一样。现在大家不骂他念错字了,而对他这个人进行批判,并对他能否胜任北大校长提出质疑。非要逼他辞职而后快吗?如果他真的引咎辞职,那是谁的胜利,又是谁的失败?

昨天我把自己主持的微信群解散了,一个四百多人的大群,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一线教师、校长、知名的学者专家,还有媒体的朋友。当初建这个群主要目的是交流研讨教育教学和推广“生命课堂”,运行了几年,话题从来都很纯粹。但我还是担心,因为舆论的力量太强大了,一旦爆发,毫无理性可言。网路汹汹,人人自危,让我感觉它像个定时炸弹。发了两次解散的通告,还有三百多人没有退群,昨天晚上我只好一一删除。晚上十点钟,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保存一张截图,退出并解散了这个群。此时心情,难以言表。“教育人生联盟”微信群在“教育人生”微信号四岁生日的这天正式解体。

因为经历了这件事,我更加呼吁理性和宽容,让我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自由。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笔记(5月6日)读错字和西游记
北大校长刚刚发声
点赞! 相对“某酒事件”, 我更喜欢念错“鸿鹄”的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立志再不读错字!大家也一起来学习这些易读错的字吧
可怕的不是读错字,而是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世说新语:关于北大校长读错字成了网红及其他(黄立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