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不经意地说过一句话,我视这句话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我还是把它译成德语吧:“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在这里我用一个日常司空见惯的事实对此真理加以解释。

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小处地方受伤或者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伤处。我们生活中的总体舒适感觉就会因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

同样,尽管各样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和发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违反了我们的意愿——尽管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一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惦记着这一件事情,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

在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伤害。在第一个例子,意欲客体化在人的机体里;在第二个例子,意欲则客体化在人的渴求、愿望当中。在上述两种情况,我们都可看到意欲的满足总是否定的。

意欲获得的满足并不直接被我们感觉得到,它顶多只以反省、回顾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但是,意欲受到的抑制确实肯定的,因此,这种状况会明确表示出来。每一快感的产生其实就是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获得了解放。

所以,每一种快感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这条规则教育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假如这条路子并不正确,那么,伏尔泰所说的话也只能是假的了——他说“快乐只不过是一场梦幻,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一类快乐,这由他身上所突出具备的是哪一种能力而定。

第一类是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乐趣:这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 

第二类是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乐趣 第三类为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包括观察、思考、感觉、阅读、默想、写作、学习、发明、演奏音乐和思考哲学等。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

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他们做出的选择真可谓饥不择食,要找到这方面的证明,只需看一看,这些人所沉迷的消遣是多么的贫乏和单调,还有同一样性质的社交谈话,以及许许多多靠门站着的和从出口往外张望的人。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首先寻找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以及争取过上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因此,一旦对所谓的人有所了解,他就会选择避世隐居的生活;如果它具有深邃、远大的思想,他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人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因为随着这一范围圈子的扩大,我们的愿望;恐惧、担忧也就相应增加。所以,甚至盲人也不是像他们先验显示的那样不幸,这一点可以通过他们的那种柔和、几乎是愉快的宁静表情得到证明。同时,部分地由于这一规律的原因,我们后半生比起前半生更加凄凉痛苦。

因为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关系和目标的范围总是不断伸展。在儿童期,我们的视野只局限于周围的环境和狭窄的关系;到了青年期,视野明显扩大了;进入成人期以后,我们的整个生命轨迹,甚至最遥远的联系、别的国家和民族都被纳入我们的视线之内;在老年期,人们的目光所及包括了后代一辈。

所有局限制约——甚至精神方面的——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

原因就在于意欲受到的刺激越少,我们的痛苦也就越少。我们知道,痛苦是肯定的,而幸福则纯粹是否定的。限制我们的活动范围就能够消除刺激我们意欲的外在动因,而精神上的制约则可以消除内在的动因。不过,精神上的制约却存在这一不足之处:它为人们的百无聊赖敞开了门户,而无聊却是人们无数痛苦的间接根源——人们为了驱赶无聊,会不择手段寻求娱乐、社交、奢华、赌博、酗酒等等,这些给人们带来的只是各式各样的懊丧、不幸以及金钱损失。“人们无事可干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相比之下,尽可能的外在限制更能增进人们的幸福,这些限制甚至是幸福所必不可少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这一个例子看得出来:田园诗歌——这些惟一注重描绘人的幸福的诗歌——主要地和一成不变地表现那些在狭窄的环境过着简朴生活的人们。我们在观看那些所谓的风俗画时会感到某种愉悦之情,其原因也在于此。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地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这样,生活流淌就像一条波澜不兴、旋涡不起的小溪。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山语丝0202】简朴单调的生活能够增进幸福
福在每一天◎ 叶岱夫
思南经典诵读会NO.14预告|人生的向日葵《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
托尔斯泰:人生的十个陷阱
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