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的中国年轻人还需要读《道德经》吗?

当代的中国年轻人还需要读《道德经》吗?

    瀹斋先生

都21世纪了,连00后都20多岁了!

很多时候,踏实做事的人饿死了,偷奸耍滑的人撑死了,无聊无耻无下限的直播、短视频、企业、个人当道,月入可以超过千万,也可以为了流量、精致利己主义而下流,而不择手段,扭曲审美,扭曲人性,卖国卖民,是人心不古,还是道德沦丧?

如今的这个世界,我们是不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其实不然,只是我们着相了,我的宝宝们。

怎么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掌握世间运行的规律?

谁来帮助我们,谁来指引我们,谁来救救我们?

告诉你——只有《道德经》,也唯有《道德经》。

这本书在国内严重被低估,我们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还是远香近臭?瀹斋先生有一些移民国外和在国外求学务工的同学朋友,还有一些外国朋友给到的回馈是:《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外文的中国名著,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当地文字版的《道德经》,《道德经》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而外国人最羡慕我们的是我们不需要翻译,因为《道德经》是老子用原汁原味的中文写的,没有折损、更没有误译。有人会说《道德经》是文言文,好难。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在学习文言文,同学们经常用文言文在课堂上传递纸条,用文言文调侃校长老师、写情书,文言文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就是必修课,普及得非常好,考试也是重点,用文言文写作的未成年人也不占少数(当年我和同学们就是)。我们再去看看现在有几个人能看懂古埃及楔形文字、古巴比伦文、古印度文,连他们本国人都不会了,因为他们甚至连人种都被置换了,可想而知。不扯远了,《圣经》在很多欧美国家相当于是国教,家家户户必须要有《圣经》,甚至是人手必须有一本,很多时候是强制性的,而《道德经》是他们自主选择成为国外发行量第二大的单行本,可见其影响力。

我有一本在我初中时期买的马王堆帛书版的《老子》,十五年来,每次出门我都会带上,换过很多次包,但这本书一直都在我的包里,有时,或许一年只看了一句,也会让我避免很多错误,这本书在我包里我就有一种踏实感,也能感受到她的能量。

马王堆帛书《老子》......

《道德经》,逾2500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依然指引着2500年以后愚昧的我们走出困厄(老子在天有灵,非骂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不可,看把地球和人类祸祸成什么样子了,老子2500年前就告诉你们标准答案了,还不好好抄作业!)。

以下是瀹斋先生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或者娱乐消遣:两百年来,我们人类面临无数次疫情、战争、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等等,而且愈演愈烈,频率也越来越高,人类很有可能逃不过递弱代偿原理而走向灭亡,如果人类想要自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按照《道德经》中的思想行动,才能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欢迎各路豪杰驳斥我,更期望更多英才能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让地球和我们和谐地永续发展。

还是那句话,也是经常有人问我的,都21世纪了,连00后都20多岁了,是不是有一些东西不合时宜、落后了,当代的中国年轻人还需要读《道德经》吗?

余生漫漫,慢慢来,容我娓娓道来。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的宝典。这部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治学修身、处世待人,还是经商置业、从政为民;无论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总能从《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道德经》一书共八十一章,上篇《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微妙;下篇《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老子又称老聃,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有争议,生卒年不详,可以在孔子身上推,他比孔子年长,两人见过面,孔子称老子为老师),曾担任东周王室的柱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相传,东周末年,老子归隐,在途经函谷关时,遇到了守关的长官尹喜。尹喜向老子问道(一说不写就不放行,所以老子无奈只得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一下唱黑脸的尹喜,同时心疼老子三分钟。所幸尹喜后来成为了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教祖师之一)。

该书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德经》、下篇《道经》,后改为上篇《道经》,下篇《德经》。

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字,却不妨碍《道德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我觉得没有之一,就是“最”)。她(就是这个“她”)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学说,甚至在民国、现当代不少大师学者都持同一个观点——老子是中国唯一纯粹的哲学家,更是世界顶峰上的哲学家,后来哲学家都是在给他做注解而已。

在《道德经》中,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将道看作万物的本源。道先天地而生,至虚至无,却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所有事物都要遵循于道,天地万物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垂示给人很多迹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德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和成果。人们要通过德理解道:道是独立不改的客观规律,无所不包,周行不殆,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绝对的,不可能被超越的。而任何事物对道而言,都是相对的,有限的,都有正反两面,且正、反皆可相互转化。一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老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对中国哲学影响匪浅。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字数的多少,甚至也不在于其是否为读者指出了明确的生活方向,而在于它能让读者甚至后人挖掘出多少宝藏。《道德经》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数千年来,人们不断地从中得到新的体悟。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写诗作文、为人处世,甚至是治国理政,个中智慧都被包容在这篇幅甚小的《道德经》中。

在修身养性方面,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人尽其所能地放宽心胸,如大道一般包罗万象,注而不满,酌而不竭。同时,老子又提醒人们不要沉溺感官享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过度的欢娱会极大地危害人的身心。而老子本人就是一个极好的养生例子,传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即便有些夸张,在那个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的春秋末年,他能安然地度过晚年也极为不易。通过阅读《道德经》人们可以树立起更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态度:温和不争,虚怀若谷,浑朴纯正。

老子的理论不只能养一己之身,还能养一国之民。在政治上,每每朝代初定,统治者便会提倡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或直接或间接地将老子的学说当作安邦定国的重要手段。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民本思想,又不知给了多少治世者以警示,要他们体恤民生,取法天道,宽待百姓,无私无欲。

至于为人处世方面,《道德经》予人的启发就更多了,其每一句都可以看作一个蕴含深意的处世金句,而正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道德经》,人人都可以用《道德经》检

视自身。譬如“物极必反”,有人会从中悟出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也有人反应到待人接物,其实还可以从反面入手。看到“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有人会提醒自己不要为一时的好成绩得意忘形,也有人告诫自己,做事需考虑周详,提防隐藏的风险,还有人会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用这种办法削弱自己的敌人。

此外,《道德经》还是一部闪烁着“美”的智慧的古代经典。在文艺美学上,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把自然大美当作艺术的极致。他的

“有之以为利,物之以为用”则让人意识到,欣赏一部作品除了要看它有形有声的部分,也要看它无形无声的部分,聆听它的“言外之意”。

不管是通读全书,还是随机拣选几个句子细细体味,只要有心,每位读者都能从《道德经》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与此同时,作为一部哲学经典,《道德经》的语言非但不枯燥艰涩,还凝练简洁,充满诗意。因为采用了大量的韵语、排比和对偶,所以参差错落,极富音乐感和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人们大可以不抱任何功利目的来阅读它,只单纯地享受其文字的美感。由于其中不少内容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其文字虽抽象,意思却并不难懂。

《道德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深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甚至成为东方智慧的代表。德国哲学家尼采将《道德经》形容成一个“永不枯竭且满载宝藏的井泉”,认为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道看似高深莫测,实际无处不在,认真体悟《道德经》,便会拥有发现道之精妙的眼睛。

所以,当代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是全人类更需要读《道德经》,运用《道德经》的智慧,那什么焦虑症、抑郁症更是会远离我们,因为《道德经》让你背负青天朝下看,把地球都当成是乒乓球玩,还有什么是你看不开、过不去的。

让我们用《道德经》的智慧掌握事务的本质、世间的规律吧,让人类与有情众生、天地自然永续地和谐共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取法于“有”,悟道于“无”
《道德经》:正是它蒙蔽你,让你吃苦头,而你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
解读《道德经》
读书笔记:众妙之门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四章
《道德经》研习笔记『道经第二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