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求“阳刚之气”,是仇女还是恐女?



1
被歧视的“女性化”男性们

最近教育部出了一个叫做《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在针对这个提案答复解释说: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具体措施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

本来改进体育教学,是一件大家都会赞成的好事,但所谓“防止女性化”以及注重“阳刚之气”的培养的言辞却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首先浮现在我心头的是学生时代对于几个所谓“女性化”男同学的回忆。

一个是我的小学同学,对他的记忆其实并不太深,只记得他白净,秀气,爱和女同学玩,当时有小朋友嘲笑他娘娘腔,他总是害羞地低下头。

另一个是我的初中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不止有一些女性化的语言和动作,舞还跳得很好,每次学校文艺汇演,他们班的演出主力必定有他,至今仍然记得他手持一面红色大旗在舞台上跃起,纤细柔软的身姿仿佛轻盈的鸟儿般美丽。

然而,下了台,他却是全班甚至全年级同学眼中的“怪人”,无论男生女生都对他指指点点,以轻蔑嘲笑的口吻传说他那些女性化的语言和故事。

小时候对他们心里总有一种怜悯:一个男生有一些女性气质,就活该这样被欺负,被嘲笑吗?

同样是中性化的特征,“假小子”的被接纳程度远远高于他们,一个女生呈现出男性化的特征好像是更能被接受的。

还是我的初中同学,某位“假小子”是全年级的风云人物,学生会主席,无论在老师还是在同学中,人缘都好到飞起。

似乎仍旧是社会文化中的“重男轻女”的又一次毫无意外的重现,然而,这真的说明女性特质是卑微的吗?



2
害怕女性特质,害怕“被吞噬”

如果女性特质真的是卑微的,那应该不足为惧,害怕男性变得女性化,到底是在怕什么?

表面上看,是男性怕自己变得“弱”,因为似乎女性特质就代表着各种“弱”:柔弱,脆弱,软弱……

这也许只是事情的表面。

极有可能,男性对女性特质的恐惧,是来自于女性力量的强大。

汉武帝为了不让钩弋夫人左右朝政,在临死之前杀了她,因为吕后的强大在他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强大如一代雄主汉武帝,内心深处对于柔弱的钩弋夫人有多大的恐惧,才能非要杀了她才安心?这其中就有很多男性对于女性力量非现实的恐惧幻想。

从生殖器的象征性来理解,如果说男性力量,阳性力量是入侵,进攻的话,那么女性力量,阴性力量就是承载,吞噬。

看上去入侵,进攻很厉害,但实际上他们最害怕的也就是被吞噬。

被承载当然好,不过他们不相信只有承载而没有随之而来的吞噬感。

从生命之始,男性就必须要寄寓在阴性的子宫中,等到成年,他需要去释放性能量,需要去传承自己血脉,仍然不得不借助于阴性的阴道和子宫。

所谓“阳刚”的一路成长,其实都伴随着阴性力量的包围。

很多男性,发现自己身上有女性的特质,或者发现自己同性身上有女性特质时,会激起强烈的被吞噬,被消融的恐惧。


3
“阳刚之气”倒掉了吗?

当今社会,呈现出的是一种“她”时代的特征,不仅是女性在各个方面卓越而强大,女性的审美,喜好,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好像越来越多人说“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不像男孩子了”,发出了对所谓“阴盛阳衰”的担忧。

引得年轻人纷纷尖叫的,不再是钢铁硬汉,不再是肌肉猛男,而是有着精致,漂亮的脸,纤长瘦削的身材的所谓“小鲜肉”们。

而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种“泥塑粉”,意思是把男性艺人当作女性来喜欢的粉丝,比如你可以见到一群女性粉丝对着喜欢的男性艺人大叫“老婆”,你还不要以为只有韩风男团“小鲜肉”们有这样的待遇,我最近在看《乐队的夏天2》,弹幕中很多人泥塑起摇滚乐手们根本毫无障碍,一声声“某姐”“某姨”“某妹妹”喊得火热。

眼见得似乎女性力量仿佛要席卷一切,仿佛传统的男性力量已节节败退,无安身之所。

剧烈的变动带来强烈的焦虑感,但不得不说,社会仍旧是那个非常明显的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各个层面“重男轻女”味道遗留仍然非常浓重。

这导致了一个两性对立特别明显的时代:在网络上,无论是微博,知乎,还是豆瓣,只要女性网友对性别不平等比原来更敏感,一旦嗅到味道,立刻群起攻之,而男性网友也高度警戒,只要感受到女性一点威胁,必然进入战斗状态,于是“女拳(权)师”“男拳(权)师”一顿乱撕。

在双方的激战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恐惧:男性担心自己被女性力量所吞噬,“阳刚之气”不再,而女性,由于对自身力量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一种根底上的不自信,容易产生“被压迫”的愤怒。

在这种割裂和对立中,其实破坏了对人格的健康性和完整性的深入理解。


4
拥抱女性力量

《周易》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的就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必然要包含着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也可以称为“阳性力量”与“阴性力量”),以及这二者的流动平衡。


大学时有一位教我们古代文学的老师,男性,高高胖胖,白白净净,讲起课来,经常流露出女性的娇羞柔美,但奇怪的是,我并不觉得他有任何奇怪或不自然之处,反而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想,这就来自于他对于自己身上那种女性特质的坦然和接纳吧。从他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女性化的男性也是可以一种区别于“阳刚之气”的男性魅力。

当男性能够越来越接纳女性力量,甚至是自己身上的女性特质,当女性也能够越来越认识到自身性别特质潜藏的巨大能量,一种能够平等对话的两性交流才能产生,每个人也才能够更灵活地穿梭在“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状态中,不必和异性“掰头”,也不必和自己身上的异性特质“掰头”,这才是人格最舒展的状态。

恐惧消融处,即是真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恋爱高手缄口不提的阴阳哲学
为什么“作”
如何培养阳刚之气
男性偏秩序,女性偏融合?
调情不动性才是高人
人格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