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感染新冠,初期有人怕冷鼻塞身痛,有人咽痛口干,有人还吐了,为什么?怎么破?
userphoto

2023.08.20 北京

关注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就像同样感染新冠,有人只是无症状感染者,有人是轻症居家隔离就好了,有人却重症进了ICU用上了ECMO。

感受病毒是外因,作用在人体上发病的轻重是内因。这个内因,在西医称“免疫力”,中医称“正气”,用来形容人体强壮与否。免疫力的强弱,决定感染后症状是轻是重的区别。一个人强壮与否,西医叫体魄,中医叫体质

体质除了具有强弱程度上的区别,在中医还有寒、热、燥、湿等性质上的区别

虽然都感受同样的外邪,但作用在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干燥体质、湿性体质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就会不一样。就像同样一滴水,滴到炭火上就化成烟雾,滴到冰上就结成冰,都是水,作用在不同对象上,最终表现不一样。

虽然感受同样的外邪,但是体质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就不一样

所以,虽然都是新冠病毒,作用于不同人体,从体质强弱程度上看,有人会是无症状感染者,有人是轻症,有人是重症。从体质寒、热、燥、湿性质上看,有人咽痛重,有人怕冷重,有人出现了恶心腹泻,有人喝水量非常大,这是个人体质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体质强壮(实性体质,感受新冠后不发病或症状轻。

体质偏弱(虚性体质,感受新冠后发病症状明显。

新冠是疫毒,表现都类似,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症状。按体质不同会表现出轻重不一的个体差异:

寒性体质,感受新冠后早期发病以“寒”的特点为主:恶寒、鼻塞、流清涕、头身酸痛明显、咳痰色白清稀、结膜酸胀,舌淡,苔白,脉浮紧;

热性体质,感受新冠后早期发病以“热”的特点为主:咽痛、咳黄痰、口渴饮水量大,咳痰黄,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浮数;

燥性体质,感受新冠后早期发病以“燥”的特点为主:咽干、口渴明显、饮水量大、痰粘滞难咳出,便秘,舌干裂少津液、苔薄少,脉浮细;

湿性体质,感受新冠后早期发病以“湿”的特点为主:咳痰量大、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头身酸痛伴有沉重乏力感、舌胖大齿痕,苔厚腻,脉浮滑;

因为“湿”性属阴,表现和“寒”会有类似症状;热盛容易伤津液,也会引起燥证,“燥”和“热”也会出现有交集的症状。

加上临床实际中通常是以上几种主要症状的排列组合,比如:寒热错杂,比如有的人脸上容易冒痘痘、长口疮,腰和小肚子还经常怕冷,少不留意会拉肚子,上热下寒,那么他感受了外邪表现就不会是上述单纯的症状。

并且,外邪感染人体是从表入里的过程,它不会一直停留在体表,会有向人体内部深入的趋势,疾病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表证→表里兼夹证→里证”,或者“卫→气→营→血”等转化,不同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再加上疫戾之邪不走寻常道,导致发病会多样化,用药过程也会复杂,不是一成不变的。


图自网络

症状不一样,用药当然不可能一样

这是中医的“辩证论治”的精髓所在:中医医师进行辨别的不只是你感受了什么病毒细菌,更是这个病毒细菌作用在你这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症状,也包括医生看舌象把脉象得到的体征,统称为“”。根据你身体的具体变化,才处方开药,这是正规的医疗流程。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专有,西医也一样。你发烧了,用退烧药;不发烧只是咳嗽,用止咳药,如果导致咳嗽的病因是细菌就用抗生素(对因治疗),如果是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就帮助你缓解不舒服(对症治疗),痰粘了雾化,喘了平喘,以及针对身体的指标进行补充各种离子和元素(支持治疗)。西医也不会在你咳嗽却体温正常的时候用退烧药,这是正规的医疗步骤。

所以,你买的退烧药、连花清瘟、藿香正气、板蓝根等等,都是针对生病以后才用的药物,没有生病的时候,不能用。提前用了,本来正常的健康的身体就被纠偏了,比如连花清瘟,正常人用了可能要胃不适、拉肚子;比如藿香正气,正常人用了,可能要口干舌燥、鼻腔粘膜干燥。

也所以,你还没生病呢,从别人那提前拿一个别人或者别个地区吃了还不错的处方来抓药,先吃上,药物没有进行治疗,就只剩下了副作用。副作用完整精确的概念是: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你是健康人,没有治疗的目的,任何药物正常的药效对你来说都是副作用更别提那些用药超量、组成复杂、君臣佐使章法混乱的偏方。在还没发生疾病的时候,就预先用上一些药物,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你体质有偏颇,再不纠正就会发生疾病,在亚健康阶段纠正体质。

比如,你容易乏力,中医用点补气药;容易口干舌燥,中医用点滋阴药;你可能已经有小便黄冒痘痘了,适当用点清热解毒药;你有点胃不好,中医用点化湿和胃药。在你还没感受病毒前,把身体纠正好,这叫做调和阴阳,以平为期,中医称扶正,西医称提高免疫力。

西医也一样,发现你贫血、低钾、缺乏某种维生素,进行适当补充,提高你的身体素质。或者如高血压病,用降压药,也要根据不同人选择不同类型的降压药,或者利尿剂、或者ACEI、或者ARB,细分下去还更详细到某一个具体药物。没有一种就叫“降压药”的药物适合于所有高血压病的人用

不难看出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所谓提高免疫力,基本上都是把你的基础病稳定好,不至于感然新冠以后几方面同时出问题1+1>2出大状况

生病前纠正亚健康的方法,本质还是辨证论治

无论中医西医,世界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某种药物。所有人都吃还不会不舒服的只有食物,但食物都有偏性,有人吃白米饭都会不舒服,更何况药物拿着一个方子,告诉你所有人都能吃,吃了都会好,不是骗子有利所图,就是无知者无畏

所以,大疫当下,想预防,身体确实有不舒服,亚健康,甚至已经有基础病,最好的方法,有条件一定找医生,无论中医把脉,还是西医化验检查,找信得过的医生。求医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躲瘟疫,在家里,吃好喝好锻炼好,别熬夜,别生气,别焦虑,放宽心态,正气内存的方法,够了。


图自网络

第二种、大锅药。

新冠之所以这么顽固,就因为它不是普通的外邪,是“传染病”,中医称“戾气”、“疫毒”。戾气最大的特点就传染性强,症状重,男女老少,只要感染,症状都相似。

古时候,疫情太严重了,生病的人太多了,病情症状又都差不多,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根据临床前线绝大多数病人吃了好了的方子(效方),煮出一大锅药,给另外一些来不及看到医生的病人吃,绝大部分人也就好了。

有极少部分人,吃完没好的,比如重症、比如不适合这个方子的,再去找医生,这样,当时有限的医疗资源就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了。这是古时候缺医少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那么,现在囤各种药在家,其实也类似的大锅药做法——目前抗疫前线无数的病例证实:这几种药物有效。大家都得病了,都涌到医院来,医院都是感染的重症的患者,更不安全。而且,轻症用药液可以缓解了,自己在家先吃吧。如果不好,再到医院,万一就好了呢。那么,我们老百姓要如何尽量减少服错药的概率,成为那个万一好了的人呢?

毕竟感邪虽同,但体质有别,外因内因相互作用下,症状会有区别,这决定无论用药还是食疗调理,或者保健方法,都会有区别,可以从症状上入手:

寒性体质

● 最早期表现是是怕冷、鼻塞、流清涕、身酸痛,舌淡、苔白、脉浮紧;
● 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中成药可以选择:豉翘清热颗粒、感冒疏风胶囊、感冒清热颗粒;荆防败毒颗粒
● 食疗选择温性食材,适合生姜、葱白、胡椒;
● 这种情况的发烧,需要发汗,不能受凉,要喝热汤;

热性体质

● 最早期表现是:咽痛、咳黄痰、口渴饮水量大,咳痰黄,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浮数
● 用药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中成药可以选:银翘解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 食疗选择凉性的食材,适合薄荷、茼蒿菜、苦瓜、绿豆;
● 这种情况下的发烧,需要清热,不能捂着,不能盖厚被子;

燥性体质

● 最早期表现是:咽干、口干、喝水量大,鼻干、咽干、痰少痰粘难咳出或咳出带血,大便干;
● 用药以清热生津驱邪为主,中成药可以选:玄麦甘桔颗粒、杏苏止咳颗粒等;
● 食疗选择润肺食材,如:梨、银耳、百合、蜂蜜
(糖尿病及高尿酸痛风忌用)
● 这种情况下的发烧,要大量地补充液体,多喝水,尤其要喝离子水,中医可以加入梨皮、蜂蜜;

湿性体质

● 最早期表现是头昏头重,肢体沉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舌胖大齿痕,苔厚腻;
● 治疗要以化湿燥湿为主,中成药可以选:败毒散、九味羌活颗粒、防风通圣丸、藿香正气口服液
● 食疗上选择燥湿性质的食材:陈皮(湿热明显时配合清热燥湿药)、白萝卜、冬瓜;
● 这类体质的发烧,要祛湿,尤其不能吃油炸油腻油荤的食材(外感早期均忌口油腻,油腻敛邪,湿性体质尤其明显),不能吃糯食,不能吃过饱,起到八成饱饿着点。

如果已经过了高烧阶段,进入后期,咳嗽咳痰阶段也要辨证选择相应的止咳药,比如:

● 如果仍留有风寒,咳嗽剧烈有痰还怕冷,这个时候通宣理肺片比较适合;
● 如果痰粘滞不容易咳,还有咽干,一般是燥,用蜜炼川贝枇杷膏
● 如果痰热重,不但痰多,还色黄,用复方鲜竹沥急支糖浆或者蛇胆川贝

如果出现了寒热错杂,根据寒热的多少加减用药。分不清楚,用药了,出现新的不舒服,随时停用,病情重,比如发烧三日没缓解,咳嗽加重伴有胸闷胸痛,赶紧就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冒了,吃什么药?全面总结风寒、风热、风燥、流行性等感冒用药
针对新冠的简单验方
提高免疫力,不同体质吃点啥?“阳了”该吃什么药?听听中医怎么说
小柴胡治感冒,很给力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内附4种常见感冒的应对方法)
风寒风热感冒,千万别再用反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