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小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小体检!三张图看懂


今天,我们来说说两件很私密的问题——大便和小便。


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每次方便之后,如果能回头看大小便最后一眼,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体检~


那都需要看什么?什么样的大小便是不正常的呢?


大便

三看一问

1. 看大便频率

一天没有大便,是不是就是便秘了?


其实,在医学上“排便次数 3 天少于 1 次就算便秘,而如果 1 天大于 3 次以上,则有腹泻疑虑”。


2. 看大便形状

关于大便的形状,有个专业的描述,那就是布里斯托大便形状分类。


大家猜一猜,哪种形状的大便算正常的?


▲ 布里斯托大便形状分类 图片来源丨网络


理想的大便形状应该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五型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 如果大便过硬,容易引起便秘,且伤及肠道,形成原因可能是蔬果进食较少。

  • 如果过稀软甚至不成形,可能是消化不良、感染等,不过长期进食较少、进食稀软食物,也会导致大便稀软。


总体来说,如果不是便秘或腹泻,大便形状只需作为改变饮食结构的参考信息。


3. 看大便颜色

看过形状,下面要说颜色了。


▲ 大便颜色比色卡


如果大便是红色或者表面沾血,那么需要怀疑比较靠近肛门的位置出血,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当然,也可能是前一天吃了很多红色的食物,比如红色火龙果。


如果大便是黑色,医学上称为「黑便」,黑而发亮的称为「柏油便」。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怀疑比较靠上的位置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当然,如果前一天吃过铁剂补血或是吃过猪肝等内脏食物,因而解出「正常」的黑便。


如果大便是灰白色或陶土样,那么需要怀疑肝胆的毛病。


如果是黏血便或者像果酱一样的大便,要考虑感染。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以前某一次大便有些异常?先别担心,单纯的、偶发的大便颜色异常,只要在引起警觉的前提下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好。


提问:粪便黏马桶,是大肠癌前兆吗?

在讨论粪便质量与大肠癌间的关连性之前,首先得从导致粪便的构成物说起。大便的主要构成元素为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如果日常饮食中摄取较多的蔬果、五谷杂粮等高纤食物,排泄而出的粪便则较易成形。



换言之,若吃下过多高油、高蛋白、精制淀粉(糕点、白面包、玉米粉)的食物,自然就会导致粪便不易成形,型态与质地较为干黏。


专家强调,粪便形态只是反映出人体饮食内容的指标。因此,“粪便老黏马桶,恐是大肠癌前兆”的谣传,并非完全正确。目前并无明确研究指出,大便黏稠者罹患大肠癌的机率较一般人来的高。


如果你想要改善自己便便的型态,让它“来去不留痕迹、不沾黏马桶”。不妨先从调整日常饮食做起,减少甜食、高蛋白、高油脂、精制淀粉等易导致粪便质地干黏食物的摄取,并且多吃蔬果、多喝水,自然有助便便恢复正常型态。


小便

看四个重点


1. 看小便颜色

小便不同颜色可能反映的问题,可以参见下面这张图片。


▲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几种:


【尿液发亮黄】

黄连素、维生素B等药物会引起尿液变黄,但如果没有吃药,尿色很黄且持续半个月以上,就要提高警惕。


尿色太黄,往往预示着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结石、胆道阻塞、梗阻性黄疸等疾病。


【洗肉水一样的鲜红色】

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果血尿伴随鼻出血、牙龈出血,应该警惕全身性出血性疾病(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如果血尿伴随腰痛、发烧,则有可能是泌尿系结石或感染;


如果血尿伴随浮肿、高血压,应该高度怀疑肾小球肾炎;而间断出现的无痛性血尿则应警惕泌尿系肿瘤(如膀胱癌等)。


【蓝色或绿色】

可能是服用了泻药,或化疗药等,不常见。


【酱油色】

由于尿中红血球被大量破坏所致,也可能是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溶血性黄疸等。


【白色】

小便呈现黄白色,像云雾一样很浑浊,有时甚至可以看到絮状物,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肾盂肾炎,淋病等。

小便像“稀牛奶”又叫“乳糜尿”。常见的疾病包括:丝虫病,腹腔淋巴结结核等。


2. 看小便状态

除了颜色之外,有人还会注意到小便的泡沫。正常情况下,排尿时会形成少量泡沫并很快消散。如果泡沫较多,且不易散去,有可能是尿液中蛋白的量高了。


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吃多了高蛋白食物等,都有可能出现蛋白尿,这通常是暂时的。如果尿液中泡沫多,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做尿化验,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


至于气味,临床上很少用尿的气味来辨别健康与否,所以尿味浓淡不用太放在心上,除非你的尿呈一种奇怪的烂苹果味道,那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3. 看尿量、次数与频率

小便的量、次数与频率,一方面反映了喝水量,另一方面反映了肾脏功能。像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甚至还有精神因素,都会引起小便次数的改变。


尿量

每天1500毫升


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 1500 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但只要每天尿量多于 400 毫升、少于 3000 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少于 400 毫升,就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


多于 3000 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


特别要指出,不少人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这完全是个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而可以过多饮水,不但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容易“水中毒”。


次数:一天 8 次,总量不超过 3000 毫升。如果饮水量并不多,但是小便超过 8 次,就叫做尿频。


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和肾无关。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如果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晚上起夜

不多于 1 次


一天 8 次小便,白天 7 次,晚上 1 次,是最佳比例。


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因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必要为了不起夜刻意减少晚上的饮水量。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全天饮水量。


晚上喝水多,早晨起来眼睛和脸会浮肿?其实,只有肾有问题的人才会这样,健康的肾会正常代谢,不会造成浮肿。


很多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晚上一点水也不敢喝,时间长了,反而会让尿很浓,导致膀胱结石等疾病。


如果晚上没喝多少水,也总起夜,每次尿量多,说明可能有内科代谢性疾病;每次尿量少,说明可能是膀胱和尿道出了问题。


频率

喝水后30~45分钟去厕所


水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 30~45 分钟,相当于学校里一堂课的时间。但如果排尿频率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字,也不一定代表肾脏出了问题。


水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吃得咸还是淡,二是吃得多还是少。此外,天气的冷热也会影响排尿时间。


除此之外,男性排尿时间明显变长、连续性不好、有滴滴答答的感觉、排尿困难、尿无力、中老年男性夜尿次数增加等症状,都是前列腺疾病的信号。


4. 看排尿过程

排尿过程是否顺畅舒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状况。


如果存在尿道灼痛、或是尿急、尿不净、排尿费力的状况,记得去医院。


最后还是需要强调一下:

这些自检的方法,只是初筛,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诊断,要到医院,通过仪器检查,以及专科的医生判断后,才能得到真正准确的结论。


看过文章后,会不会对你的大小便来一次回眸,多看两眼呢?


觉得有用,也给家里人发去看看吧~

觉得不错

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 


推荐


精彩内容

一位阿姨煲汤几十年从不放肉,却出奇的好喝!收好慢慢做~点此查看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急救时该用哪种?赶紧看,别用错了!点此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小便后做这个小动作,相当于每天都做了次“体检”!有效又简单……
大小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两张表看懂
老中医说:上厕所时,如果身体出现这两个信号,就要当心癌变!
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困难
上厕所后1个小动作=1次小体检!做的人都受益终生
有一种折腾叫“尿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