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性化事例使文章更令人难忘


写文章时,如果使用一些事例,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也最能打动人心。所以,一些会讲故事的人,不管是写作,还是演讲,都能深深地抓住人的内心。

提高故事力,是写作者的不懈追求。

对于一些正式写作,比如写一些学术论文或商业报告时,标准做法是避免使用人称代词“我”。因为这些文章关注的焦点是工作本身,而不是作者的个人爱好和个人观点。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写作,如果增加一些个性化的例子,就会使文章更加难忘。


一、代入感

个性化的例子通常与代词“我”的使用紧密相连。因为有了代词,让人产生了某种代入感,更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所谓代入感,就是读者在读文章时,能够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事件。读者跟随作者的描述,把自己代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故事当中,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主人公,与故事中的人物经历着同样的故事,一起高兴,一起悲伤,一起痛苦,一起兴奋。

读者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在故事中的模拟体验,与作者产生某种联系,形成心灵的震颤,实现情感的交融。

因此,以个性化和准确化的方式,与所叙述的话题相关联,才能让读者真正走进作品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从情绪层面来说,写作有助于保证读者获得第一手叙述。呈现,而不述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判断,是写作者的最高追求。


二、支撑内容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中,除了事例和数据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写作技巧,用事例来支撑所说内容。使用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商业写作而言,也大有裨益。

1.增加轶事

轶事是修饰观点的小故事。这里的轶事,包括名人轶事,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

比如我们在阐述某个观点时,可以使用一些名人轶事对观点进行诠释,这样做,可以使读者对观点理解得更深,也可以使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运用这些小故事,不仅能够增加故事情节,而且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学会引用

引用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工具,特别是在文章中可以引用一些伟人或名人所说的话。如果引语选择得当,会让人感觉作者很有智慧,很有文采,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许多人在文章中经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其他经典作品中的片段,让人感觉文章非常高大上。事实上,一个成语、一个诗句、一个典型的句子,的确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

在进行引用时,一定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如果大脑中一时间想不出合适的引用语,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但必须保证引用内容的真实性。

3.尝试类比

类比是寻找两种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从而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某个概念或者观点。

让观点更加清楚,让读者更易接受。

比如,我们说,女人的心情就像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就是把女人的心情与夏天的天气进行了类比,把其多变性这个共同特点提取出来,让人更容易理解。

我们在讲述一个新概念时,如果只是把概念说出来,也许人们不能马上理解,如果能够找到与之相类似的事物,而这个事物又恰好是读者容易见到,且能够轻松理解的,就很容易让读者接受。

我们想要描述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情绪波动之间的差异,就可以运用气候与天气进行类比。气候就像我们的基本性格特征,而天气就像我们的情绪和心情。这样想要表达的观点就更加清楚了。


三、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写作中常用的技巧,通过比喻,可以使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产生某种联系,让原本毫无生机的事物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比喻又分为明喻和暗喻。

明喻是比喻两种不相似的事物,常常用“像”、“如”等词语引入。比如:天上的白云就像一匹匹奔腾的骏马,四脚腾空,准备奋起直追。

明喻的运用相对简单,是表述观点的强有力工具。

暗喻直接指示某物是另外一物,而不说某物像另一物,也不使用“如”或“像”之类的词语。

比如:“保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明喻和暗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不是对两者进行真正的比较,而是帮助我们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某种观点。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类比、明喻、暗喻等文学创作技巧,其目的就是要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写作最重要的是让观点得到充分地论证,因此,必须通过精雕细琢,运用细节描写,让文章更加可信、更加难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读书笔记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答题技巧——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比喻的构成要素探底
模仿是写作的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