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的蜱虫,为何能致人死亡?被咬后该如何处理?
userphoto

2022.06.02 北京

关注

夏季,又到了各类蚊虫的活跃期。

其中,就包括这样一种小小的虫,它常出现在草林茂盛的地方,虽然个头很小,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夺命吸血虫”,悄无声息地钻到人体内吸血,看着像个芝麻粒大的小黑点,但严重可致命。

这个虫子就是蜱虫。

就在最近,跟蜱虫有关的新闻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小小的蜱虫究竟长什么样?为何能致人死亡,甚至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被咬后如何处理?这篇实用的文章,建议认真阅读。

小小的蜱虫,究竟是啥?

蜱虫,俗称狗鳖、牛虱、草爬子。常常隐藏在浅山丘陵的森林、草丛、牛羊皮毛间。

它生长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以吸血为生。没吸血时,其腹背是扁平的,仅有芝麻粒般大小,吸血后变得如黄豆大小,大的甚至可达指甲盖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蜱虫叮咬一般选择皮肤比较薄弱的部位,如人和动物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处。

被咬后危害有多大?有哪些症状?

蜱虫叮咬的危害并非吸血这么简单,而在于其吸血过程中所传播的疾病。

在自然界中,蜱虫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其携带的病原体可以超过上百种,包括病毒(如出血热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细菌(布鲁氏菌、土拉弗朗西斯菌)、寄生虫(巴贝虫、泰勒虫)、立克次体、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人粒细胞无形体以及毒素等,其中十几种病原体可致人体生病。

每年4-10月是蜱媒疾病的高发期。我国近年来流行较为广泛的几种蜱媒传染病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森林脑炎、莱姆病、斑点热等。其中蜱虫病在我国最为常见,河南、山东、辽宁、安徽、湖北、浙江为高发省份。

此病常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不适等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肢体抖动、行动困难等。叮咬处局部皮肤可以出现红色的丘疹,斑疹或风团样皮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踏青警惕蜱虫叮咬 严重可能致死
被咬了高烧40℃,严重能丧命!这个携带83种病毒的虫子,哈尔滨竟有人抓了140只
【警惕】一家三口被咬,两人丧命!近期请不要在外面露营野餐!
一家3口被咬2人死亡,外出一定要警惕这种虫!尤其是现在
1家3人被蜱虫咬伤2人丧命 被咬后千万别生拉硬拽
揭秘哈市“草爬子”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