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讲评】怎么拍成日系感爆棚 第1528讲?
津门网推荐搜索
相机使用
构图模式
人像构图

前期准备

01

前期很重要,做好了前期,后期才可以轻松很多~

确定主题

02

今年春天气候温暖,想拍一组日系清新风格的田园写真,虽然没赶上油菜花,但麦田也很不错。

准备服装和道具

03

小清新照片以浅色为主,白色当然是首选,所以服装选择了白色T恤+牛仔背带裤+小白鞋

鲤鱼旗是常用的日系风格道具,和麦田也很搭配。

寻找场地

04

在网络上(百度/微博/小红书等)搜索成都附近的乡村,找到合适的场地后。

如果有时间最好在拍摄前去实地踩踩点,提前看好拍摄机位。

等待好天气

05

成都的阴天比较多,想遇到一个好天气,有点时候真的要靠一点运气。

分析原片

06

找到原片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拍摄时间是上午11点左右,由于是逆光拍摄,加上当时的阳光又比较强,因此原片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整体画面有点雾

2.天空过曝

3.人物欠曝面部偏暗

4.相机自动白平衡偏暖

5.麦田颜色偏黄不干净

6.原片饱和度较低

调色思路

07

本次的主题是偏日系,因此需要把照片整体调得明亮一些(过曝一点点),暗部一定要拉起来,这样才通透

颜色要重点处理绿色和黄色,另外考虑加一些蓝,让整体色调偏青,这样更符合小清新风格,画面也会显得更干净一些。

LR调色参数

08

参数不能生搬硬套哦,学习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基本调整

降低一点色温,让画面整体偏冷偏蓝一些。

增加曝光,使照片整体变亮。

因为是逆光拍摄,画面有点“雾”,所以加一点清晰度。

原片饱和度较低,所以增加鲜艳度,但同时再降低一点饱和度,这样颜色更自然。

色调曲线

红、绿、蓝三条色调曲线分别都拉成S形。

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具体参数值,因为颜色偏好属于个人风格所以轻重都凭自己感觉,喜欢就OK!

HSL/颜色

红色紫色和洋红对应的是鲤鱼旗,降低饱和度使其不那么扎眼,同时调整色相让颜色更舒服。

橙色控制皮肤,适当增加饱和度和明亮度使皮肤通透。

黄色和绿色控制麦田,调整色相使颜色偏青一些,同时大幅降低绿色饱和度和明亮度。

蓝色控制牛仔裤,降低饱和度,增加明亮度。

颜色分级

中间调加一点青,使整体画面日系感更强一点,阴影加青是同样道理,但高光却加了一点红。

因为这里考虑毕竟是晴天拍摄,个人偏好还是温暖一点的感觉,而且与阴影的青蓝色调有一些冷暖对比,画面更协调。

校准

色相重点调整了绿原色,因为画面有大块的麦田,和前面HSL是同样思路,让绿偏青减少黄色,画面更干净 。

红原色和蓝原色轻微调了色相,主要是增加了饱和度

细节

稍稍加一点锐化,不要太多,否则画面太硬不好看,凭感觉调就可以了。

最终对比:

LR的调色到此就完成了,如果只是用来发朋友圈,就可以直接出片了。

如果要打印,可以导到PS里面对再细节处理一下。

也可以在PS里把天空替换成蓝天白云,这都是个人喜好而已。

这几年摄影热潮有增无减,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专业摄影师,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业余爱好者,有些技术比较好,而有些就是新手,对于新手来说很难拍摄出满意的作品。

经验不足的摄影师曾就对我诉过苦,称自己拍出的照片被朋友说“还不如手机拍的好看”,那么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如果有,就做好下面这几个方面。

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再去构图

拍摄时最重要的是构图,构图可以表达摄影师内心想法。

新手大多都听过黄金分割法构图、三分构图或对称构图,但只懂构图方式还不行,还要培养自己的摄影眼,因为构图也不是套模板,要寻找美的地方再去构图,培养摄影眼没有捷径,必须多看别人的作品,然后要多尝试。所以说在拍摄时要更换镜头,多换角度、从高处拍到低处,再从低处拍到高处,拍完之后还可以试试二次构图,也许你的作品表现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说明书是最好的摄影教程

经常碰到一些新手用着价格昂贵的高端相机和镜头,但在旁边看了之后,却发现有些新手都不太熟悉相机的操作。例如,他都不知道在哪里可以选择感光度,或是关闭反光板预升功能,不熟悉相机的新手,有些甚至问出了“为什么要按两次快门才能拍完“这种问题。

熟悉自己的相机操作有助你更顺手地拍摄,而且也能减少照片中的错误。花大价钱买了好相机这是自己经济实力,问题不大,但要懂得善用手中的器材,能发挥器材的优势。新手大多数被人质问过“你用单反还不如我用手机拍得好看”。所以,认真的看看说明书,把相机的菜单和功能都了解一遍,相机的说明书才是最好的摄影教程,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镜头前的滤镜

买了高端的相机和镜头就一定能拍出完美的风光照吗?那不一定,有些场景需要使用特殊滤镜。比如在光比很大的时就要使用渐变灰滤镜,可以平衡天空或者地面的光比;在拍摄长曝光作品时就需安装减光镜,可以让你在白天也使用超长曝光;在拍摄表面反光严重的物体时,如水面、河流、大海、湖泊或玻璃制品时,就可以试试偏振镜,可以有效消除表面反光。这几种滤镜都是风光利器,属于风光摄影师必备的滤镜。

后期的重要性

到现在这个年代,还有人反对后期,要知道后期并不是造假,而是利用后期来改善画面中的错误,也是修正色彩曝光等问题的手段,毕竟二次裁剪也算是后期了。相机内可以打开RAW格式,这个格式记录了详细的原始数据,这个文件就是为了后期而生,摄影师要懂得后期修图技巧,就能打开风光摄影的大门,可以让你拍摄的作品更加惊艳、震撼,所以说适当的后期可以改善照片效果,强化照片的表现力。

行动起来

理论层面上的摄影知识,远远不及从动起来的实战经验,风光摄影最重要就是实践和创意,多与别人交流创作经验,多观看别人作品,去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与对方交流,交流也是学习的一种,今后的理论经验和交流经验多了以后,也是有利于实战的,总之,多看多学多问总能让你有所进步,怕就怕不问、不看也不动,这样是很难拍摄出满意的照片。

下面是关于卡片机和微单的简易推荐攻略

给那些爱旅行、爱拍照的小可爱们

微单、卡片机和单反的优劣

微单

优点:相对轻便,颜值高,同价位下比单反出色。

缺点:电池续航较差,极端环境下表现不如单反。

卡片机

优点:最轻巧便携,可随身携带,不会引人注意。

缺点:不可换镜头。

单反

优点:镜头群和相关配件更丰富齐全。

缺点:机器较重,不方便随身携带,外观相对难看。

常见问题合集

问题 1:镜头选变焦好还是定焦好?

无法比较好坏,只能说哪个更适合自己。

简单来讲,变焦头就是人不用动,镜头变动视角远近取景,而定焦则是镜头视角远近不变,需要人走动来取景。一般定焦镜头的光圈更大,成像更好,而变焦则提供了方便,不容易错过风景。

所以新手如果喜欢到处旅行,推荐先入一个变焦,等清楚自己的需求后,再考虑定焦;而如果喜欢拍人像,可以直接选择入定焦镜头。

问题 2:定焦镜头的焦段怎么选择?

最常见的焦段是28mm,35mm,50mm,85mm。

28mm视野最广,适合拍风景和街头摄影;35mm算是小广角,适合拍风景、街头摄影,场景人像或室内人像;50mm最接近人眼视角,畸变最小,适合拍人像,半身人像,特写:85mm属于长焦,适合拍半身人像,人物肖像,特写。

其实每一种焦段都可以拍任何题材,我的建议只能帮助刚入门的你选择第一个镜头,以后可以多使用不同的焦段尝试拍摄,合理利用每个焦段,不要被焦段束缚。

问题 3:全画幅和半画幅是指什么?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电子感光元件(CMOS/CCD)的尺寸。

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是24×36mm,半幅(APS-C画幅)的尺寸约为23.7×15.6mm。

全画幅相比半画幅主要是宽容度、画质、高感、虚化都有提升。

问题 4:有必要直接购买全画幅吗?

看个人需求。

如果因为工作需求,需要长期接单或创作,可以直接入全画幅,对画质和后期修图的空间都有所提升。

但如果只是爱好摄影,喜欢记录和旅行,并不推荐,全画幅的体积和重量会起到反作用。

我当时把 sony a7m2 闲置在家几个月,就是因为太重太大,不方便携带,并不适合用来记录生活和街头摄影,而旅行时背一天也会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更推荐入半画幅和卡片机,毕竟只有经常愿意带着它,使用它,才能留下更多的好照片不是嘛。

最好的相机并不是最高端的,而是你最愿意使用的。

问题 5:相机内存卡买什么牌子好?

尽量选择大品牌,闪迪,金士顿,东芝,三星,雷克沙等等。

问题 6:像素是不是越高越好?

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想想手机 2000 万像素和高端相机的 2000 万像素的画质区别就知道了。

问题 7:是不是买了高端相机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照片的好坏取决于拍照的人,而不是相机。相机只是提供给你更好的发挥空间,所以不要抱着买了相机就能拍出好照片的想法,不然一定会大失所望的。

拍照的瓶颈从来都是自己的想法和审美,而不是相机。

卡 片 机

① 索尼 RX100M3

价位:3500-4000

索尼的黑卡三代,虽然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六代,但三代的性价上却是我认为最高的。24-70mm的蔡司T*镜头,F1.8-2.8大光圈,180 度可翻转液晶屏,内置电子取景器,内置可调ND镜。三代可以说比二代强了很多,价格也比四代低了1500,加上黑卡本身十分轻巧,可单手操作,又是便利的变焦镜头,算是卡片机里的一大杀器了。(要是有预算也可以直接上之后更新的几代,除了贵,其他都很美好)

② 佳能 G7 X Mark II

价位:3500-4000

这款相机算得上是美妆博主的好伴侣了,美妆博主几乎人手一部。G7 X Mark II 本身小巧轻便,外观也挺有时尚感,F1.8-2.8大光圈镜头,24-100mm焦距,带有旋转触摸屏和美颜功能,更方便白拍,比较适合女孩子吧。

③ 理光 GR II

价位:4000左右

口袋机皇,等效28mm焦段,2.8F光圈,单手操控相当舒适流畅,简直是为街拍而生的机器。图片直出也很不错,正片模式的胶片感十足,也有模仿森山大道风格的高对比黑白模式,snap快拍模式更是适合街头抓拍。但是理光传图用的软件真的太难用了,要吐槽一下。不过因为 GR3 快来了,GR2 现在已经停产,但还是可以买到库存或二手,要是喜欢纪实扫街就入一台吧。

④ 富士 X100F

价位:7500-8000

富士 X100F 系列的第四代,等效35mm焦段,2.0F光圈,光电混合取景器。X100F是我旅游最常带的一台机器了,复古旁轴外形,颜值爆表。而富士机内的胶片模拟也很出色,在这些滤镜加持下,直出照片色彩也很讨喜。但是机身比其他卡片机稍厚,镜头光圈全开画面偏软,算是一些小瑕疵吧。

X100F(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微 单

① 佳能 M100

价位:2000-2500

佳能 M100 的定位是入门级,如果仅仅是拍照记录生活,之后并不打算深入学习摄影,那可以选择。虽然操控性差了些,但价格低,机身轻,画质同样不弱。

② 佳能 M6

价位:3000-3500

佳能 M6 属于进阶机型,操控也十分专业,有前后双波轮,性价比相当的高,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电子取景器,如果想好好学摄影又预算不足的小伙伴可以选择。

佳能 M100(图片来源佳能官方网站)

佳能 M6(图片来源佳能官方网站)

③ 索尼 A6000 / A6300

价位:3000-3500 / 5000左右

索尼 A6000 属于进阶机,对焦连拍都很好,操控也不错,有足够的自定义按键,也有电子取景器,算是性价比很高的机器了。但如果不喜欢 A6000 的塑料机身,那就加钱上 A6300 吧,而且它对视频部分提升相当的大,喜欢拍视频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④ 富士 X-T20 / X-E3

价位:5500-6000

这两台都属于富士的中高端相机了,而且在按键功能、画质上都十分相似。相比之下,X-E3 体积更小更轻,加入了对焦摇杆,但去掉了翻转屏和四向导航控键,感觉更像一部日用机,而 X-T20 看起来更严肃专业些。要怎么选怿就看大家的喜好和需求了。

⑤ 富士 X-T2

价位:7000-8000

富士两大旗舰机之一,当时一度觉得是 aps-c 画幅里的王者,颜值性能都在线。三防机身,操控性强,11张/秒连拍,三向翻折屏幕,带 4 K视顿,对焦杆,双卡槽,配合鸡血手柄和富士完美的镜头群,可以算的上一台全能的工作机了。当时我入手的时候是9600RMB,现在因为新机准备上市,价格已经降到7000多,可以选择抄底入一台。

⑥ 富士 X-PRO 2

价位:9500左右

作为富士的另一款旗舰机,性能也自然不会差,而外观更是类旁轴式的复古设计,好看到炸裂,配合富士机内的胶片模式和光电混合取景器,可玩性相当高,唯一可惜的就是价格常年居高不下,但要是真喜欢就去入一台吧,毕竟只有喜欢它才会经常带着它,去使用它,才能留下更多的照片。

X-T 2(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X-PRO 2(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⑦ 索尼 A7M2

价位:7000-7500

a7m2 是这次推荐中唯一的一款全画幅相机,金属机身,五轴防抖,天生的短法兰距又可以转接无数镜头,而且操控也比 a7 合理很多,但是体积和重量比其他微单要大些,适合当工作机,预算充足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A7M2(图片来源索尼官方网站)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1.我们先找一张准备发朋友圈的高清全画幅相机照片,画质差的也可以。

原图

2.我们查看一下我们的照片大小,只有1m不到的画质。

1m不到的画质

3.这时候我们可以把照片拖入ps里面去了。

导入ps

4.按键盘ctrl+J 复制一个图层。

复制图层

5.然后我们给复制的新图层制作一个杂色。

增加杂色

6.杂色数值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下面,回车确定。

杂色数值

7.这时候我们的杂色效果制作好了,这一步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照片的细节出现一些。

效果

8.接下来我们再ctrl+j复制一个图层。

再复制一个图层

9.这一步我们需要制作高反差保留,这一步能提高我们照片的画质和锐度。

高反差保留

10.反差数值参考下面即可,照片品质丢失严重的照片尽量不要反差太高。

数值

11.高反差保留后,我们把图层的属性改为线性光即可。

属性改为线性光

12.这时候我们照片的品质和细节就出现了很多啦。

画质变好了很多

13.最后我们直接保存照片,保存数值当然是最佳效果。

保存最大品质

14.我们再看下照片的大小,发现已经提升到13M的高清水平了。

瞬间变成13M

今天我们的小技巧就制作完成啦。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1.我们先找两张准备高清风光的人像模特照片或者婚纱照。没有照片的伙伴可以保存下图练习。

原图1

原图2

2.然后我们第一步先把原图1拖入ps里面。

将原图1拖入ps

3.接下来拖入我们的原图2进去ps。

将原图2拖入ps里

4.把我们原图2的图层属性改为“深色”。

原图2图层属性改为深色

5.然后我们按键盘ctrl+T调整下原图2的大小的位置。

ctrl+t调整大小位置

6.下一步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工具

7.擦掉我们多余的部分。

擦掉多余的部分

8.最后我们降低下原图2的不透明度,让它更有双重曝光的效果。

降低不透明度

9.效果制作好啦,我们最后再调整下大小的位置完成。

再调整下大小

10.最终效果制作完成啦,大家学会了吗?

完成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1.我们先导入一张高清的模特照片进ps,没有练习素材的小伙伴可以保存下图练习。

原图

2.我们按键盘ctrl+J 复制一个图层。

复制图层

3.然后点击我们左上角菜单滤镜-油画效果。

菜单滤镜中的油画效果

4.调整下我们的油画效果数值,具体大家可以参照下图,设置完后点击确定。

油画数值

5.继续按ctrl+J复制一个图层。

再复制一个图层

6.接下来我们给新复制的图层制作一个裂纹效果,让照片变成的油画更加有年代感。

制作凸出效果

7.凸出效果的数值参考下图。

凸出数值

8.裂纹效果制作出现了,但是有点太过了。

油画裂纹出现

9.这时候我们降低一下我们裂纹图层的不透明度。

降低不透明度

10.按快捷键E橡皮擦工具,把人物脸上的裂纹效果擦掉就行。

擦掉脸上的裂纹

11.接下来我们用动感模糊来把我们的裂纹效果模糊一下,看起来更加真实。

模糊一下裂纹效果

12.模糊数值。

模糊数值

13.最终效果完成。

完成

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颜色的三大基本要素: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1. 颜色的三大基本要素

色相是颜色的第一要素,是区分颜色的名称。通俗来讲,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和区别,即颜色的相貌。

每当我们用“赤、橙、黄、绿、青、靛、紫”来形容颜色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描述颜色的色相。色相之间的关系,可以“十二色相环”来表示:

当你在 PS 中调整色相的时候,照片可能就会“变色”——比如说,从整体偏红,变成偏黄、偏绿......调整的数值幅度越大,就会在“色环”上移动的位置越远。

饱和度是颜色的鲜艳程度。我们常用“艳”和“灰”去描述饱和度。饱和度越高,颜色越艳;饱和度越低,颜色越灰。

在 PS 中把饱和度由低调高,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我们常用“亮”与“暗”去形容明度。明度越亮,颜色接近白色,明度越暗,颜色接近黑色。

在 PS 中把明度从低调高,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色彩的基本要素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进入正题了。我们先从照片去色说起吧。

2. 照片去色

在照片中,突显照片主体的方法很多,其中只呈现主体颜色而去掉陪体颜色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我们以这张照片为例:

将照片导入 PS,得到“背景”图层;然后,鼠标左键单击图层面板下方正中间的“调整图层”图标,并选择“黑白”,在图层面板中得到“黑白 1”调整图层:

同时,你可以看到在工作区中出现了“属性”面板,整个画面也由彩色转化为了黑白:

观察属性面板(上图左下方),你可以发现该面板其实呈现的是照片中对应颜色的明度信息,并且可以从 6 个单独的颜色通道中单独调整。

结合原图分析,由于作为主体的梨子是黄色,你可以先把黄色通道以外的“红、绿、青、蓝、洋红”通道的数值向左降低。调整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除了梨子以外,其它部分的明度都降低了,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主体,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矢量蒙版,局部还原梨子的颜色。

建立背景色为白的矢量蒙版,并选择画笔工具,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在“黑白1”调整图层所对应的矢量蒙版上绘制出梨子的区域。

在绘制蒙版的过程中,为了更直观清楚的观察绘制区域范围,利用快捷键组合“Alt+鼠标左键”单击白色蒙版,可以将工作区的示图转化为蒙版的示图:

这样操作以后,整个画面都转为黑白,只有“被涂黑的区域”——梨子的部分除外,保留了它原本的颜色: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让整个画面只有梨子部分变黑白,可以把整个矢量蒙版变成黑色,再用白色的画笔把梨子部分涂抹出来。

3. 照片上色

由上一个例子可知,矢量蒙版可以精确地对画面中特定区域进行针对性调整。在给黑白照片上色时,它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我们以这张照片为例:

将上图导入到 PS 里,在图层蒙版中复制(Ctrl+J)得到一个图层,命名其为“背景附件”——这是步骤繁多、复杂的后期操作必备的一步,备份原始图层,以防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出现失误,对原图像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背景附件”图层上新建若干透明图层(Ctrl+Shift+N,重复多次),并用画笔工具选择合适的颜色来涂抹上色区域。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图层只针对某一类相似区域并只承载一种颜色。这么做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控制画面所需的每种颜色,并且方便观看每种颜色的上色效果。

在上色过程中,你可以通过鼠标左键单击图层左边的眼睛标识,让“背景”和“背景附件”图层不可见。

这样,你可以通过观察工作区的示图,来检查上色是否完善。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保留了原图的黑色,所以透明区域是代表了黑色。这样的检查方式不断穿插在整个上色操作的过程中,直到最终完成:

4. 照片改色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照片中的植物颜色来改变或强化照片中的季节特征。

我们以这张照片为例:

从人物的着装和植物的颜色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拍摄于秋季,但秋不够“深”,所以季节感不明显;你可以通过把植物的绿色换成金黄色,来强化季节感。

把图片导入 PS,鼠标左键单击图层面板下方正中间的“调整图层”图标,选择最下方的“可选颜色”,你可以在图层面板中得到“选取颜色1”调整图层和相应的属性面板:

接下来的操作主要在属性面板中完成。

鼠标左键单击在“可选颜色”属性面板中的“颜色”选项,出现下拉菜单,其中有 6 个有色通道和 3 个无色通道:

我们需要改变的主要颜色是绿色,所以首先选择绿色通道。

可以看到,在每个通道中都有“青色”“洋红”“黄色”“黑色”四个滑杆,将滑杆正中的白色小三角向左滑动表示减少该滑杆所对应的颜色,反之亦然。

在本例中,因为需要将植物的绿色变成金黄,所以需要针对画面中的绿色部分减少其青色,增加其洋红,增加其黄色;黑色滑块代表的是明度,所以暂时不用操作。

这样操作以后,画面中大部分绿色的叶子的色相会偏黄(或者干脆说,由绿色变成了黄色),但黄色本身的饱和度仍然不足。

所以,接下来我们选择黄色通道,并针对画面中的黄色部分减少其青色,增加洋红,增加黄色。

不难发现,这几个步骤的操作思路都是竭力将干扰主色调(黄色)的其它颜色减少,并提升主色调本身的饱和度。

最终调整结果如下图所示,是不是更有秋天的感觉了呢?

在数字化摄影后期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流行的照片后期色调总是会被更新的潮流所替代。但是,颜色的三要素作为调整照片颜色的方法内核是始终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知其原理才能让照片更加出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在海滩边拍摄小孩呢?谈谈我在海南三亚湾拍摄儿童的心得体会
PS渐变映射的奇葩用法
看图一起学习简单的Camera Raw 后期调整
草原大片摄影后期实例分享,超详细的教程!
手机摄影后期地图(下) | 果核小教程
【PS摄影后期教程】玩转“色相饱和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