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的调查问卷--前言

在讨论和研究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看看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这么多年,还存在不符合常识和逻辑的情况,毕竟会计师事务所首先是做审计的,行业人才必须具备完成有逻辑审计底稿的胜任能力。

1)  审计监管的独立性—财政部既管会计有管审计,左手查右手的独立性问题显而易见;

2)  审计规范体系断层问题一目了然:

目前国内的审计规范体系存在“断层”,即在审计准则及其指南的原则性规定之下,直接就是底稿编制指南,缺乏“审计方法”作为中间层次,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导致两者缺乏衔接,也是导致“填底稿”盛行、审计过程缺乏逻辑性的重要原因。审计准则是普遍适用于整个行业,无论大中小型事务所的基本要求。审计方法体系则是各事务所结合自身特点将审计准则的原则性、框架性规定予以细化,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具体操作细则—“自有落地”审计技术(如国际四大所各自所有且各有异同的Audit Practice Manual含本所审计技术指引等,通过IT工具被嵌入在审计软件中)。没有“自有落地”审计技术,就不具备完成有逻辑审计底稿的胜任能力,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审计软件。

3)  审计行业人才教育地位应高于会计行业,但目前本末倒置:

会计师事务所是从事审计工作的而非会计工作或代编会计报表工作。审计既要懂审计准则又要懂会计准则,而财务会计通常不需要掌握审计准则。所以,审计行业发展地位应高于会计行业,这是常识和逻辑。80年代我们从学士到博士拿的都是经济学学位。80年代末,国家进行学科分类,将大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一分类对管理学及其子学科可是正面大于负面。一是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后经济管理招收的本硕博量很大,但大经济中只有三个一级学科,数量过少,导致申报硕士和博士点、重点课题、办杂志、发文章等都非常难。尤其是会计专业,几乎所有高校都招,因为市场太需要了,甚至有一阵子全国招的本科生中10%以上读的会计专业。但市场如此大的学科却一直寄管理学之下。因此,不断有同仁们呼吁要将会计学升为一级学科,否则太吃亏了。二是归入管理学的子学科太少过窄,导致全国各地的管理学教学研究都不那么健康。还经常出现金融、财务究竟是姓经还是姓管的争议,不少高校出现内部重复设专业的情况。三是与经济管理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科一级学科非常多,甚至在工科中也有管理科学等。这更侵蚀了从大经济学分出来的管理学,使后者的发展更难。这里更想说的是,结合以上常识和逻辑的阐述,难道不应该是首先将审计作为一级学科,下设会计和管理专业?

4)  执业注册会计师培训形而上学:

作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即审计培训配套的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的情况(北京,上海和厦门)。当初国务院委托清华大学牵头组建国家会计学院的初衷是审计基础教育,因为会计学在中国各名牌大学基本都有,但现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已被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培训、结业证书班和文凭班所充斥,所谓审计方面或者说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培训也往往围绕会计准则和各类管理技能开展,并没有审计技术/方法的分级分类分模块的系统培训,即上面提到的完成有逻辑审计底稿的系统审计培训。财政部中注协的综合百家排名并未检查授权事务所进行内部培训的实际执行情况。地方注协考培部一般只设一人,主要负责考试,至于重要的行业审计培训主要负责组织联络,并未有执行监督检查,所以上面提到的审计规范体系即“自有落地”审计技术的断层长期没有被发现也成为了情理之中。

5)  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人才地位不被认可:

2019年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传来大消息:确定46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其中,注册会计师对应会计师,即对应中级会计职称。还有湖北、四川、福建、广西、河南地区已确认注册会计师与职称的对应关系,其中湖北、四川、福建、广西地区,注会对应会计师或审计师;河南地区,注会考核认定为高级会计师;山东执业2年免试申报高级会计师评审,湖北执业5年,上海和陕西需要执行10年;还有青海地区对财政部高端会计人才持证执业注册会计师通过评审认定为正高级会计师。为什么全国不能统一?为什么北京首都将注册会计师对应会计师,即对应中级会计职称,难道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易程度能等同于中级会计考试?这充分说明了顶层设计的缺陷,我们并不认同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人才地位和审计行业的重要性(审计应高于会计,这是常识逻辑)。

6)  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环境,法律责任和四大国际所中国成员所的发展等等,请参考知乎等网络文章,《中国注册会计师也困在系统》一文(参考财新2019年发表的快递小哥困在系统一文撰写)。这里不一一阐述了,但总结来看,四大国际事务所中国成员所的内部管理系统,审计作业系统,档案存储系统等等,都是先期由境外机构投资。从四大国际事务所,在1994年左右撤办事处建中国成员所算起,27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资本推动型的大数据审计&咨询公司。而内资本土所仍停留在资本推动型的劳动密集型审计公司。这里想强调的是,内资本土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中国成员所相比最缺的是资本。没有资本,人才也就无从谈起,这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常识逻辑。

7)  近期国办30号文提出了持续提升审计质量,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这个非常好。但晚提了十一年(从201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ISA接轨算起),而且未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即审计行业列为等同于芯片等国家战略行业而给予资本支持(可以看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金融,能源,央企和国企包括上市公司基本由四大国际事务所中国成员所执行审计和内控咨询等,其已完成了在中国的全产业链信息审计咨询布局),是一个缺憾。也未将会计事务所行业的顶层设计的独立性问题即财政部既管会计又管审计,左手如何查右手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另一个更大的缺憾。

8)  此轮国办法30号文所引起的行业监管必须深入和方向正确,否则此轮由执业注册会计师挂靠引起的行业监管会导致中小所发展愈发困难,审计失败将向内资本土大所集中:

执业注册会计师挂靠监管清理后不深入到各会计师事务所按项目的工时成本管理(总分所一体化的基础)、自有落地审计技术—行业规范断层、分级分层分模块审计技术培训—行业漏洞和IT审计应用及审计软件—行业壁垒的话,中小所事务所生存将愈发困难,而内资本土大所(本土综合百家前三十)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在清理后仍超2百人,各类投标入围不受影响。但未来内资本土大所审计失败率将越来越高,【因为没有三个车轮子(自有落地审计技术、分级分层分模块审计技术培训和IT审计应用及审计软件)和按项目的工时成本管理(车轱辘)就不具备完成有逻辑审计底稿的胜任能力,大所也不例外】使得此次监管目标南辕北辙。因为内资本土大所只是综合百家排名的失真反映。从目前的审计失败率来看,有些内资本土大所是不及格的(不具备完成有逻辑审计底稿的胜任能力,),根本不应该有排名。

总之,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用什么理论来指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首先解决好上面提到的这些审计行业发展的常识逻辑问题,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报告平台”、每份报告409元、“卖章式”审计!会计所执业质量检查典型案例!
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已度过的十五年
突发!2家会计师事务所及1名注册会计师被处罚
上市公司重要子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因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资产减值测...
注册会计师的发展路线及就业前景
到底是什么毁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