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之清热剂之清脏腑热之葛根黄芩黄连汤
方剂之清热剂之清脏腑热之葛根黄芩黄连汤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下午 01:10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     1、葛根半斤(15g)   2、甘草二两炙(6g)   3、黄芩三两(9g)   4、黄连三两(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方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是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表未解而里热炽,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

              君药葛根甘辛而凉,入脾胃经,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重用。
              臣药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佐使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热利自愈。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
              葛根黄芩黄连汤能解表清里,然从药物配伍作用看,以清里热为主,如尤怡所云:“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葛根黄芩黄连汤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简称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痛,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
                                      热痢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兼呕吐,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夹食滞,加山楂以消食。
              3.现代运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4.使用注意  若虚寒下利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尤怡《伤寒贯珠集》卷2:“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治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盖风邪初中,病为在表,一入于里,则变为热矣。故治表者,必以葛根之辛凉;治里者,必以芩、连之苦寒也。”
              [临床报道]
              用葛根芩连汤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
              疗效标准:参照 1992年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学术会上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本组56例,用药2个疗程,痊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8例,疗效较好。[常建国,等.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体会。甘肃中医  2000;13(3):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解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葛根黄芩黄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3)
《方剂学》学习笔记108
方剂辨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第二十一
一味清热除烦的中药:黄芩|每日一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