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之和解剂之调和肝脾之痛泻要方
方剂之和解剂之调和肝脾之痛泻要方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 下午 08:48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组成]   1、白术炒,三两(90g)    2、白芍药炒,二两(60g)    3、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4、防风一两(30g)
              [用法]   上四味细切,分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方解]    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


               君药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
               臣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
               佐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
               佐使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


               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2:“痛泄。”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临床报道]
               痛泻要方对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韩氏以此方加味治疗96例。处方:白术、白扁豆各30g,白芍18g,防风10g,陈皮、山药、麦芽各15g,枳壳12g,甘草6go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67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 90.62%。1年后随访86例,复发3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解剂—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和解剂-调和肝脾 白术芍药散
中药:调和肝脾白术芍药散 日志
痛泻要方: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
疏肝秘笈:只告诉你!
治疗腹泻的方剂(一):痛泻要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