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2 大黄牡丹汤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2 大黄牡丹汤
2010-06-02 00:00

基本信息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烊化芒;肠痈初起痛拒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趣记】黄涛担冬瓜忙
  对照:黄桃丹冬瓜芒
  【组成】大黄12克(四两) 牡丹皮3克(一两) 桃仁9克(五十个) 冬瓜仁30克(半升) 芒硝9克(熔化)
  【用法】水煎,芒硝溶服(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证见少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肠痈初起。多由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热结不散所致。湿热邪毒内结肠腑,血气凝滞,则右少腹疼痛拒按;热盛肉腐,脓液内蓄,故局部肿痞;病在肠,与膀胱气化无干,故小便仍能自调,至于时发热、自汗出而恶寒,系正邪相争,营卫失调使然。六腑以通为用。故当泻热破淤,促其消散。方中大黄泻火逐瘀,通便解毒;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二者合用,共泻肠腑湿热瘀结,为方中君药。芒硝软坚散结,协大黄荡涤实热,促其速下;桃仁性善破血,助君药以通淤滞,俱为臣药。冬瓜仁清理利湿,导肠腑垢浊,排脓消痈;是为佐药。本方 攻下泻热与逐瘀并用,使结瘀湿热速下,痛随利减,痈肿得消,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急性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输精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属于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者。
  【点评】①本方以少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②原方重用大黄和桃仁,而牡丹皮却为大黄的四分之一量。而本方是以活血祛瘀兼以清热为法,从而取得散结消肿之功;③用本方可治疗急性阑尾炎、膀胱直肠窝脓、痛经、闭经等
  【方论】本方治症属于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而成。方中大黄清热解毒,祛瘀通便;丹皮凉血散瘀为君,芒消助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为臣;桃仁、丹皮活血化瘀为佐,冬瓜仁排脓散结为使。五味合用,共奏泻热逐瘀,散结消痈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黄牡丹汤
大黄配芒硝,桃仁配丹皮!共同泻热逐瘀
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
方剂学选方案例集系列 ------ 大黄牡丹汤    肠痈
经方:大黄牡丹皮汤(急性盲肠炎、阑尾炎)
《大黄牡丹加味排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等肠痈疾病,诚有捷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