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茵陈蒿汤治伤寒阳明病
[导语]茵陈蒿汤治伤寒阳明病,但头汗出,腹满口渴,二便不利,湿热发黄,脉沉实者。

治伤寒阳明病,但头汗出,腹满口渴,二便不利,湿热发黄,脉沉实者。(经曰,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则不发黄,若但头汗身无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必发黄,黄者脾胃之色也,热甚者身如橘色,汗如蘖汁,头为诸阳之会,热蒸于头,故但头汗而身无汗,夫热外越则不 郁,下渗则不内存,便既不利,身又无汗,故郁而为黄,内有实热故渴,热甚则津液内竭,故小便不利,凡瘀热在,热入血室,及水结胸,皆有头汗之证,乃伤寒传变,故与杂病不同,湿在经则日晡发热,鼻塞,在关节则身痛,在脏腑则濡泄,小便反涩,腹或胀满,湿热相搏则发黄,干黄,热胜色明而便燥,湿黄,湿胜色晦而便溏,又黄病与湿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不 ,一身不痛。)茵陈(六两)、大黄(二两酒浸)、栀子(十四枚炒)此足阳明药也,成无己曰,小热凉以和之,大热寒以散之,发黄者,湿热甚也,非大寒不能彻其热,故以茵陈为君。(茵陈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故为治黄主药。)栀子为臣,大黄为佐,分泄前后,则腹得利而解矣。(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出,大黄能导湿热由大便出。)本方大黄易黄连,名茵陈三物汤,治同,本方加厚朴、枳实、黄芩、甘草、入生姜灯草煎,名茵陈将军汤(节庵)治同,本方去栀子、大黄,加附子、干姜,治寒湿阴黄。(前证为阳黄,如身黄而色暗者为阴黄,宜此汤,大抵治以茵陈为主,各随寒热用药,诸疸小便黄赤不利为 实,宜利小便,或下之,无汗为表实,宜汗之,或吐之,若小便清,是无热也,仲景云,发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宜小建中汤,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而除之必哕,宜小半夏汤主之,王海藏曰,内感伤寒,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病生黄,非外感而得,只宜理中大小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茵陈蒿汤 湿热阳黄,仲景〕治伤寒阳明病,但头汗出,腹满口渴,二便不利,湿热发黄,脉沉实者
茵陈蒿汤
《伤寒论》读书笔记之探析《伤寒论》中“头汗出”的病脉证治(三)
夜读伤寒-236(能发这么长?)
头汗出,脖子以下无汗,小便不利,口渴喜喝饮料等液体,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论》类方条文精编之栀子汤类方(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