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名录 龟板,桂圆,熟地 ,麦冬 ,当归,山茱萸 ,银耳,石菖蒲,龙齿,覆盆子 ,夜交藤...
龟板  
   本品为常用中药,原名"龟甲","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目前商品中,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分为"血板"和"汤板"二类,习惯认为以血板为佳。
  【功 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
  【主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性味归经】:咸甘,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甘,有毒。”③《药性论》:“无毒。”入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肝三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用药忌宜】: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本草经疏》:“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恶沙参、蜚蠊。”《药对》:“畏狗胆。”《本草备要》:“恶人参。”配鳖甲,养肝益肾、精血互化。配知母,滋阴降火;配元参,软坚散结;配黄柏,水火济之。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肉(龟肉)、血(龟血)、胆汁(龟胆汁)、腹甲所熬之胶(龟版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附注]
  1. 龟板胶Colla Carapacis Testudinis系龟板经熬煮浓缩加工而成的胶质固块。5~8月间将龟板浸入水中,使残肉腐烂与骨甲分离,表面的膜多脱落,然后洗净,用清水漂至无气味为止,晒干,放入锅中熬煮2昼夜,直至龟板完全变酥时,过滤,再浓缩,最后入模中冷却,切片晒干。本品为四方形扁块,长约2.6厘米,宽约2.5厘米,厚约0.8厘米,褐色略带微绿,顶端有老黄色略似猪鬃纹之"油头"。对光视之,透明,洁净如琥珀。质坚硬。以松脆、透明者为佳。龟板胶有滋阴、止血之效。
  2. 二仙胶(龟鹿二仙胶)Colla Carapacis Testudinis et Cornus Cervi为龟板胶和鹿角胶的混合物,再加枸杞、党参共同溶入,浓缩,入模冷却,切片干燥即成。本品为四方形的块状,长约2.5厘米,宽约2.5厘米,厚约0.5厘米。以色黑而坚硬、劈开有亮光者为佳。主治骨蒸、潮热、遗精、阴虚等。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见岸旁渔舟取龟板,用銛刀剜其肉,最为残酷。”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水龟》:“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华 始用龟版,而后人遂主之矣。”
桂圆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据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
  桂圆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作用】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历史】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桂圆药用】桂圆即龙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熟地  

   开放分类:植物、自然、中医、中药材、草本植物
  又名熟地黄、伏地、酒壶花、山烟、山白菜。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如六味地黄丸。补精益髓功效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
  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
  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药性说明】
  本品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
  【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用途】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中药配伍】
  1、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5、配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6、配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临床应用】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注意事项】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②《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来源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主,采无时。实青黄。”②《别录》:“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④《本草拾遗》:“麦门冬,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⑤《本草图经》:“麦门冬,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⑥《纲目》:“麦门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迟尔。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⑦《增订伪药条辨》:“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以枝头分大小耳。”


当归  

【性味与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功能主治】
  1、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2、用法与用量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6~12g。
  3、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4、制剂
  当归流浸膏
  5、配 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禁忌】
  1.用量过大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乙醚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2.过敏反应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3.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2.《主治秘诀》云: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须以酒浸,可以溃坚,凡血受病须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黄连、当归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
  3.李杲: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4.《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5.《韩氏医通》: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配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6.《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7.《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诸病虚冷者,阳无所附也,宜用之。温疟寒热,不在皮肤外肌肉内,而洗在皮肤中,观夫皮肤之中,营气之所会也,温疟延久,营气中虚,寒热交争,汗出洗洗,用血药养营,则营和而与卫调矣,营卫和调,何温疟之不可止乎。
  8.《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若血滞而为痢者,正所当用,其要在动、滑两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具当以此为君。

   9.《本草正义》: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应用】
  1.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药理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静脉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左心室内压均升高。山茱萸注射液能对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动物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山茱萸不同组分对免疫系统影响不同,水煎液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山茱萸总苷和熊果酸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抑制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成和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对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茱萸总苷500mg/kg,连续给药6天,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后的存活时间。而水煎液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可加速血清抗体IgG、IgM形成。
  (3)抗炎、抗菌
  山茱萸水煎剂对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渗出和组织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肿胀组织中PGE含量无明显影响,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轻肾上腺细胞损害。提示其抗炎机理与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对PGE合成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4)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
  山茱萸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简易处方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银耳
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性平,味甘、淡、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
  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10-12×9-10μm。
  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成竹刀采割,将鲜银耳以清水洗净后,晒干即成。
  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银耳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在银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肝糖。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的3/4银耳都能提供。银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钾、钠、镁、硫等,其中钙、铁的含量很高,在每百克银耳中,含钙643毫克,铁30.4毫克。此外,银耳中还含有海藻糖、多缩戊糖、甘露糖醇等肝糖,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扶正强壮的作用,是一种高级滋养补品
  质量上乘者称作雪耳。它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之补药。历代皇家贵族将银耳看作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
  功效: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妇女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等病症。它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功能,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它也是一味滋补良药,特点是滋润而不腻滞,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适用量:每次15克。
  温馨提示:银耳宜用开水泡发,泡发后应去掉未发开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呈淡黄色的东西。冰糖银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银耳能清肺热,故外感风寒者忌用。食用变质银耳会发生中毒反应,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银耳介绍:
  银耳,也叫白木耳、雪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银耳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另外,银耳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因此,我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炖猪肉时放一些银耳,这样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补身体,一举两得。
  银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所以银耳粉有抗老去皱及紧肤的作用,常敷还可以去雀斑黄褐斑等。可以单方做面膜,也可与多种面膜粉混合起到紧肤去皱的作用。
  银耳眼膜:
  银耳粉熬成浓汁,放在冰箱时冰镇,每次取3-5滴涂在眼角或眼周,润白去皱,增加眼部弹性。每日一次。
     
  石菖蒲
 【功用作用】    
  1,开窍宁神:主治痰浊上蒙,闭阻清窍引起的神志昏乱,癫狂,以及精神恍惚,健忘失眠等证。    
  2,化湿开胃:适于湿阻中焦,胃脘胀满,苔腻不饥;配伍黄连又治噤口痢。
  此外,取本品辛散除湿消痰之功,尚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痰咳失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用法用量】 3 ~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注:需要指出的是,本品由于辛温,故对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用量为干品3~10g,鲜品10~15g。石菖蒲属芳香药,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煎剂宜后下,注意不宜入煎,以免降低疗效。
  安神镇静茶:
  [组成]       龙齿9克、石菖蒲6克。
  [功效]        癫痫、癫狂、心神不宁、劳神过度、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悸等
  [制法]        每日一剂,装入纱布袋中放入暖瓶中,冲入600亳升开水,当茶渴即可。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烧者不宜饮用。
  
龙齿
  [性味] 涩、凉。
  [功用] 镇悸安神,除烦热。
  [主治] 惊悸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等证。
  [用量] 10g~20g。
  安神镇静茶:
  [组成]       龙齿9克、石菖蒲6克。
  [功效]        癫痫、癫狂、心神不宁、劳神过度、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悸等
  [制法]        每日一剂,装入纱布袋中放入暖瓶中,冲入600亳升开水,当茶渴即可。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烧者不宜饮用。

覆盆子  

  【性味】甘酸,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药性论》:"微热,味甘辛。"
  ④孟诜:"味酸。"
  【归经】《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
  ①《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②《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③《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④《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⑤《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强阳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
  ③《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选方】

   ①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②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百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名家论述】

   ①《纲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疑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书用之治劳倦虚劳等证,或补肾元阳,或益肾阴气,或专滋精血,随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为理也。"
  ⑤《本草正义》:"覆盆,为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谓益肾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语虽附会,尚为有理。《本经》主安五脏,脏者阴也。凡子皆坚实,多能补中,况有酸收之力,自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凡子皆重,多能益肾,而此又专入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仍即《本经》之意。惟此专养阴,非以助阳,《本经》、《别录》并未言温,其以为微温微热者,皆后人臆测之辞,一似凡补肾者皆属温药,不知肾阴肾阳,药物各有专主,滋养真阴者,必非温药。"    

夜交藤  
  【功 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主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②《饮片新参》:“苦涩微甘。”③《陕西中草药》:“性平,味甘。”
  入心、脾、肾、肝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燥狂属实火者慎服。
  【药物配伍】: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配生地,养血补阴;配天门冬、麦冬,清虚火、养心阴;配羌活、独活,祛风胜湿、舒利关节。

刺猬皮  
    [性味]苦甘,平。
  [功用] 凉血,解毒,止痛。
  [主治] 胃脘疼痛、反胃呕吐、便血、血痢、痔疮等症。
  [用量] 6.5g~13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枸杞红枣桂圆干龙眼肉泡酒四大配方
道家扶寿草还丹秘方
百合与什么搭配能补气血治失眠?
比当归便宜,比大枣补人!每天吃几颗,大补气血,还能健脾安神
男气女血亏损补救法
女性补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