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用】常见病小偏方第六十三册

常见病小偏方第六十三册

本常见病实用小偏方,是朱永库老人为了行善积德,在网上十几年来精心收集积累,简单整理编辑的,共有一百七十册,一万七千多
个偏方。药方太多了,需要者要下功夫在里面找方,不需要者就不要看了,(其中错别字很多,还未修改,)该偏方简单易懂.实用性
很强,就发表出来了(注意药方用时要对症,不可以乱用,要找医生看一下,乱用后果自负)。我正在把它编辑为电子书,免费发给有
缘人,供那些平民百姓中,有病而无钱去医院治的人用吧,行善积德,修无量功德,造福于平民是我最大的心愿。阿尼陀佛!


201.降压芹菜粥 内科 循环类 组成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少许。
制法将芹菜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至米烂成粥。再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主治高血压及冠心病等。
服法与用量每天早晚餐食用,连服7-8天为一疗程。(一般食用1-4日后,血压开始下降)<高血压> 高血压性头痛药茶方 内科 循环类

石楠叶茶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202.【组成】石楠叶1O克,川芎3克,白芷、天麻各5克,女贞子6克。
【功用】祛风通络镇痛。
【主治】①偏头痛,或眉棱骨痛,在左侧、或在右侧、或痛连齿颊、时作时止,可因焦急、情绪紧张而诱发或加重,如神经性头痛之

类。203.高血压性头痛,头晕等。
【制法】用上药5倍剂量共研细末,混匀。每日取药末3O克布包,置保温瓶中,用开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分次代茶饮用,1日内

饮完。
【宜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按语】《现代实用中药》用本方治“女子神经性偏头痛”。方中石楠叶功能祛风、通络、益肾。《本草纲目》用它“浸酒饮治头风

”;《本草从新》认为“祛风通利,是其所长”。女贞子功能补肝肾、强腰膝,《本草再新》谓其能“通经和血”。本品配伍擅治虚

风之眩晕头痛的天麻,长于行气开郁的川芎和对眉棱骨痛有显著疗效的白芷,共收祛风通络止痛之效。据药理研究,方中天麻、川芎

、白芷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镇静作用;天麻、川芎还有降压作用,故本方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也可有一定的疗效。<高血压>
鱼鳔当归汤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鱼鳔、当归各10克,红枣10枚。制法:将上3味水煎。用法:每日2次,可长期服用。功效:大

补气血。
204.主治: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 蜂蜜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蜂蜜。用法:每日80—100克,分3次服。功效:据报道,本品对低色素性贫血失效。治疗后血球与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增加。<贫

血> 小米龙眼粥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适量。制法:将小米与龙眼肉同煮成粥。待粥熟,调入红糖。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功

效:补血养心,安神益智。
主治: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贫血> 荔枝干大枣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205.原料:荔枝干、大枣各7枚。制法:将荔枝干与大枣水煎。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补气血。
主治:适用于失血性贫血。<贫血> 鸡血藤煲鸡蛋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鸡血藤30克,鸡蛋2个。制法:将鸡血藤、鸡蛋加清水两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煮成1碗后,加白砂糖少许调味。用法

:每日2次,饮汤,食鸡蛋。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主治: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贫血等症。<贫血> 山药天花粉汤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206.原料:山药、天花粉各30克。制法:将山药、天花粉同煎汤。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功效:补脾胃,生血。
主治: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5 内科 循环类 芹菜500克,苦瓜l0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高血压病初期。
207.<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7 内科 循环类 菊花10克,生山楂、草决明子(打碎)各15克。
[制用法]煎汤代茶饮。
[适应证]高血压兼有高血脂者。
208.<高血压> 红枣黑木耳汤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制法:将黑木耳、红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适量,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用法

:每日2次,吃木耳、红枣,喝汤。功效:清热补血。
209.主治:适用于贫血。<贫血>

210..治疗高血压的偏方6 内科 循环类 罗布麻叶30克。
[制用法]煎汤代茶饮,每日3次,每日1-2剂。
[适应证]高血压病初、中期。
.<高血压> 花生衣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花生衣12克。制法:将花生衣研碎,备用。用法:每日分2次冲服。功效:适用于再生

障碍性贫血和出血的患者。<贫血>
心悸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内科 循环类 疾病描述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

而发作。且常与失眼、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同时并见。心悸地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

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中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态

窦房结综合行政,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1,心包炎及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均属本病范畴。
211.、甘草黄泽汤
组方:水煎服日1剂。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龙骨牡蛎汤,待兼症消失后再服本方。
制用法:炙甘草、生甘草、泽泻各30克黄芪15克
212.、益气温阳活血汤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阴虚加生地,麦冬,五味子;下肢浮肿加车前子;早搏频繁加甘松。
制用法:党参、黄芪、丹参各30克补骨脂、附子各9克川芎12克桂枝、甘草各6克<心悸的疾病> 鸡汁粥治贫血 内科 循环类
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法: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

可。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功效:滋养五脏,补益气血。
主治:适用于老年体弱、病后、产后羸瘦、虚弱劳损等一切气血不足衰弱病。宜忌:伤风感冒或发热不宜食用
213.<贫血> 高血压治疗方山楂粥 内科 循环类 【来源】《粥者》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
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
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
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214.高血压治疗方海蜇荸荠汤 内科 循环类 【来源】《新中医》
【原料】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
【制作】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
【用法】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
【功效】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
215.高血压治疗方冰糖酸醋饮 内科 循环类 【来源】《新中医》
【原料】食醋100克冰糖500克
【制作】将冰糖放入食醋中溶化。
【用法】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功效】去淤生新,消食健胃,补中益气,清热去火。适用于高
血压偏于阴虚和血脉淤滞者。
【宜忌】溃疡病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216.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5 内科 循环类 泽泻2m克,地龙、夜交藤各120克,黑芝麻500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2次。
[适应证]高血压降压。
217. 高血压 内科 循环类 用向日葵盘半两,玉米须3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20天,神效。忌吃肥肉、蛋黄、过咸食

物。


218.低血压 内科 循环类
党参10克、枸杞子2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日服三次,连服半月。忌吃芹菜、海带、山楂。血小板少 内科 循环类
219.各种出血性疾病引起)花生红皮5克,红枣10个,加一碗水煮熟一次吃完,一日一次,连用10天。高血脂、高胆固醇 内科 循环类
220.山楂片10克,白菊花5克,开水泡饮,一日二次,一日二次,连用一个月,也可常用。忌蛋黄、肥肉、油腻。心脏病、冠心病 内

科 循环类
221.(早博、心律不齐)每日用猪心一个,切开,放入莲子芯2克,绿豆皮3克,包好蒸熟后,切片蘸调料,分早晚吃完,隔日一个,

连吃5个猪心。贫血 内科 循环类
222.杀乌骨鸡时,将鲜血流在一张干净白纸上,晒干再将干血揉成粉,用红葡萄酒调服,一次半汤匙粉,一日二次,连服半月。神经

衰弱各种治疗偏方 内科 神经类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223.沙参、玉竹各15克,粳米60克。将沙参、玉竹用布包好煎汤,去渣、人粳米煮粥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本方滋阴清热,宁心安

神,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
224.枸杞3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共煎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木方滋肾养

肝,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神经衰弱。
225.枣仁10克,黄花菜20根。将枣、菜炒至半熟,捣碎研成细末,睡前1次服完。本方疏肝健脾,宁心安神,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神经

衰弱。
[226.瘦猪肉250克,莲子、百合各30克。共放砂锅内加水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本方健脾养心,宁志安神,适用于心

脾亏虚所致神经衰弱。
227.]粳米、核桃肉各50克。将粳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稀粥后,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稀粥,再用小火煮数滚,见粥稠表面有油为度,

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连服数天。本方补肾助阳,宁心安神,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神经衰弱。
228.丹皮6克,焦山栀9克,柴胡6克,白芍、当归、茯神各9克,炙甘草3克,生牡蛎15克,钧藤12克,佛手片、酸枣仁各9克,远志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疏肝理气,凉肝宁心,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
229.枸杞子12克,菊花9克,大生地12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茯神9克,丹参15克,麦冬、酸枣仁各9克,制首乌、龟板各15克。日

1剂,水煎服,早晚服。本方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宁神定志,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神经衰弱。
230.党参12克,白术9克,生黄芪15克,茯神9克,炙甘草3克,当归9克,远志6克,酸枣仁9克,广木香6克,熟地12克,五味子4.5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补益心脾,调养气血,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神经衰弱。
231.附子4.5克,肉桂粉3克分冲,山萸肉9克,淮山药15克,仙灵脾、巴戟天各12克,制首乌15克,柏子仁12克,女贞子、生龙骨各

15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温阳、补肾、填精,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神经衰弱。
[方十]百合24克,青龙齿9克,生龙骨11克,琥珀粉3克(分冲),炙甘草6克,淮小麦15克,红枣5枚。水煎服,日1剂,2次服。本方适

用于神经衰弱。
232.制黄精、生玉竹各30克,川芎3克,决明子9克,制首乌、钩藤、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鲜马尾松叶60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

服。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
233.玫瑰花4.5克,滁菊花、佛花、合欢花、厚朴花各9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神经衰

弱初起。
234.菊花、炒决明子若干。其代茶泡服。本方明目、止眩、止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235.何首乌15—30克,或加络石藤、合欢皮各15克。水煎服,日1剂,晚上服。本方补肝肾,养脑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236.猪脑1只,川芎4.5克,白芷4.5克。将其放人开水后,蒸熟,服食。本方补脑行气活血,止头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237.干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盐、鸡汤、味精、葱姜汁适量。将干蛤士蟆油用温水泡开,择出黑线洗净,用开

水氽一下捞出,切成小丁;将菠菜洗净切段,放开水略烫一下;坐锅,放鸡汤,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葱姜汁、精盐烧开,撇净浮

沫,点味精,撒上菠菜即成。本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适用于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
238.]鹿角胶25克,煅牡蛎12克,桑螵蛸10克,人参25克,黄芪10克,当归30克,白芍、香附各25克,天冬12克,甘草6克,鳖甲、生

地黄、熟地黄各50克,川芎12克,银柴胡5克,丹参、山药各25克,芡实12克,鹿角霜10克,乌贼1000克,乌鸡肉15公斤,另有姜、葱

、料酒、精盐、味精适量。人参润软,切片,烘脆碾成细末备用,其余药用布袋装好,乌贼用温水洗净,同鸡爪,翅膀和药一起下锅

,注入清水烧沸后煮1小时备用。把鸡肉洗净,沸水焯后再洗净,切成条块,摆在100个碗内,加上葱段、姜块、盐、料酒,药汁适量

,上笼蒸烂,等鸡出笼后,拣去葱姜,鸡肉加入碗中,原汤倒入锅中,再加适量汤调入料酒、盐、味精烧开,撇去浮沫,浇鸡碗中即

成。本方补血、益阴、补气、调经,适用神经衰弱及月经不调之人食用。
239.鲜玫瑰花50克(干品15克),羊心500克,盐适量。先将玫瑰花放在小锅中,加入食盐和适量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羊心洗净,

切成块,用竹签串在一起后,蘸玫瑰盐水反复在火上烤炙,趁热食用。本方养血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症见惊悸失眠等症。
240.发好莲子200克,京糕25克,冰糖、香精适量。将莲子放入碗内加冰糖上笼蒸烂,取出沥净糖水,倒人汤碗内,把京糕切成丁,放

在莲子上。在净锅内放冰糖、清水,使冰糖化开,再放入蒸莲子糖水,烧开撤出浮沫,加香精,浇在莲子上即成。本方健脾补肾,宁

心安神,消食开胃,适用于神经衰弱,症见心悸、虚烦、失眠等症患者食用。
241.灵芝10克,银耳20克,冰糖250克,樱桃20粒,鸡蛋清1个,水蜜桃2个。将灵芝洗净,切成薄片,人锅内,加清水,小火慢蒸,取

汁两次,滤净杂质。银耳入温热水浸泡30分钟,折去根脚杂质,再放人温热水中泡胀捞起。樱桃去核,蜜桃去皮核切成片。将锅置于

火上,加清水400克,冰糖溶化,将事先搅散的鸡蛋清倒入冰糖汁中搅匀,待糖水中泡浮出水面时,用漏勺撇尽。将糖盛于蒸碗内,加

入灵芝汁、银耳、樱桃、蜜桃片,用湿棉纸封住碗口,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翻人盘内即成。本方补肝肾、益肺胃、健脑,适用于神经

衰弱、心悸头晕、失眠、慢性肝炎1、胃病、肺燥干咳等症患者食用。
242.猴头菌150克,黄芪30克,鸡肉250克,料酒、精盐、姜、葱白、胡椒粉适量。猴头菌冲洗后放人盆内用温水发涨,约30分钟,捞

出洗净,切成薄片,发猴头的水用纱布过滤待用。鸡肉洗净后剁成约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块;黄芪用温毛巾揩净后切成薄片;

生姜、葱白切成细节。锅烧热下猪油,投入黄芪、姜、葱、鸡块共煸炒后,放人盐、料酒、发猴头的水和少量清汤,用武火烧沸后,

再用文火烧炖约1小时,然后下猴头菌片,再煮半小时,撒入胡椒粉。先将鸡块放在碗底,再捞猴头茵片盖在上面,汤加盐调好味盛入

即成。猴头为山珍之品,其肉嫩,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不仅为宴席珍馐,亦是高级滋补之晶,有助消化、利五脏的作用。其内含

有多糖及多肽类物质,具有抗癌作用。此汤菜配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黄芪与鸡肉,其功效增大。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消化不良,

消渴证患者食用。
243.红螺肉枷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适量。将红螺肉去杂,加入少量去粘液物质,洗净,切成片,放

人沸水锅内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注入清

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人豆苗、葱段,再煮一会,加入味精,起锅装碗即成。佐餐食用。红螺肉含丰富的蛋

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等作用,配以山珍之晶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此汤含有较

高的蛋白质、碳水化事物,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养肝明目、滋肾补中的功效。常可治疗脾胃虚弱、神经,衰弱、两目

昏花、视物不清等症。<神经衰弱>
神经性头痛中药方剂 内科 神经类 中药处方(一)
【244.方名】神经性头痛方。
【组成】全虫、地龙、甘草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二次,早晚服用。
【备注】此方善治神经性头痛。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头痛> 癫痫常用有效偏方验方 内科 神经类 癫痫
癫证以精神恍惚,语无伦次,喜怒无常,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秽洁不知,不识羞耻;痫证发作,突然昏仆,昏不知人,

手足抽搐,胸背强直,目晴上视,口吐白沫等。常用的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245.猪心1个,九节菖蒲10克。猪心洗净,用竹刀劈开,九节菖蒲为末,人心内,加水煮汤,喝汤,食心。本方养心,益智,化痰开窍

,适用于癌症。
246.]榛蘑120克,白糖90克。用水煮榛蘑,滤汁,加白糖,口服5次,随意饮之。本方祛风,活络,补虚,主治羊痫风。
247.鸡蛋黄、人乳汁各15克。将蛋黄与乳入杯中和匀,1次食之。本方养心安神,益气补血,适用于癫痫。
248.白鱼10克,竹茹15克,黄酒100克。将白鱼、竹茹、黄酒入砂锅内,煎剩20克,待温,互次服之。本方清心涤痰,治癫痫。
249.红茶、明矾各500克,糯米100克。生将糯米加少许水煎煮,待米开花后取其汁备用;将红茶、明矾捣碎,研末,用糯米汁调匀成

丸如赤豆大小,发病期服49粒,小儿服27粒,浓茶送服。本方补虚、祛痰,适用于癫痫。
250.水蛭12克,虻虫9克,桃仁10克,大黄、癀虫各9克,地龙15克,僵蚕9克,全蝎6克,蜈蚣2条,花蕊石20克。水煎服,日l剂,分2

次服。本方化瘀活血,适用于外伤癫痫。
[方七]天麻、川贝母、半夏各9克,茯苓15克,茯神9克,丹参15克,麦冬12克,陈皮9克,远志6克,菖蒲9克,制南星、全蝎各6克,

僵蚕g克,琥珀末2克(分吞)、朱砂1克(分吞),竹沥30克(分冲),生姜汁9滴(分冲),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除痰定

风,适用于风痰发痈。
251.天南星100克,僵蚕120克,白附子100克,红花120克,法半夏、全蝎、桃仁、天竺黄各60克,天麻50克,黄莲30克,蜈蚣50克。

以上药物共同粉碎后研为细面,加粉合剂压片,每片重0.3克。1—3岁,每次服4片;4-7岁,每次服6片;8—14岁,每次服8片;成人

每次服10片,均为每日3次,白开水送服。本方平肝熄风,化痛止抽,适用于肝风偏胜的癫痫。
[方九]羚羊角10克,钩藤12克,桑叶10克,菊花12克,白芍9克,生地12克,甘草9克,川贝母10克,竹茹12克,茯神9克。水煎服,1

日1剂,分2次服。本方平肝熄风,清热止抽搐,适用于肝风偏盛的癫痫。
252.大黄(酒蒸)、黄芩各24克,煅礞石30克,沉香15克。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12克,每日1-2次。本方通腑涤痰,适用于“

痰痫”。
253.青礞石360克,全蝎60克,地龙400克,胆南星、白矾各240克,二丑600克,天麻、沉香各100克,红花180克,钩藤、清半夏、桃

仁、生大黄各120克,石菖蒲2500克,人工牛黄10克。将石菖蒲2500克,水煎5次,去渣,合并煎液,再将其余药物,共研粉碎为细面

,掺入此药液中,制颗粒压片,每片重0.3克。1-3岁,每次服4片;4-7岁,每次服6片。8—14岁,每次服8片,成人每次服10片,

均为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本方化痰止痛,适用于痰火偏胜的癫痫病人。
254.木香10克,槟榔、青皮各9克,陈皮10克,莪术9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大黄5克,炒香附、二丑各10克。将药制成水丸,每日1

丸,白开水送下。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食滞所致之癫痫。
255.当归10克,川芎9克,赤芍6克,桃仁9克,红花、生地各10克,牛膝12克,柴胡10克,枳壳9克,橘梗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

服。本方活血化瘀,适用于因瘀血所致的癫痫。<癫痫>

256.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患病早期可用鲜生姜1块切开,不断用切面上下交替轻擦患侧即口角歪向侧的对侧牙龈,

直至牙龈有烧灼感或温热感为止。每日2—3次,1—2周为1疗程。<面神经炎>
257.帕金森综合征偏方 内科 神经类
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

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帕金森综

合征>
258.治疗慢性骨髓炎一法 内科 神经类 处方与用法:
海马1个,阿胶15克,芒硝50克,黄蜡150克,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5克.母鸡1只。母鸡去内脏存毛,将上药装入鸡腹内,封好

用黄泥外糊1厘米厚,晾至半干,用桑柴烧烤,先用文火后改武火,烤至鸡熟,约需3一4小时。鸡熟后剥去泥土,将药取出研成细末备

用。
用法:早晚各服1次,以红糖水送服,每次3~5克。1料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1-3个疗程。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骨髓炎> 天麻擅治眩晕 内科 神经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天麻可镇静、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对心肌缺血有保

护作用。天麻尤其对多种原因所致眩晕有良效,同时治疗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有不错作用。家庭中的常用服法和偏方主要

是:
259.、研粉服:将天麻研成细粉,或至0中药店购买天麻粉。每次服2克,每日2次。
260.、煎水服:取天麻6~9克,加水一大碗,小火煎至半碗服用。第二次煎煮可加水大半碗,小火煎至半碗饮用。每天服两次。
治头痛眩晕偏方取天麻15克,童雌鸡1只,处理干净。将天麻放入鸡腹中,炖(或蒸)两小时,食肉,饮汤。<眩晕> 多发性神经炎药膳

(一) 内科 神经类
261.双仁煲鹅肉配方:
薏苡仁30g,桃仁1Og,鹅肉400g,胡萝卜150g,绍酒lOg,酱油20g,姜lOg,葱15g,盐4g,素油30g。
制作:薏苡仁洗净,除去杂质;桃仁洗净;鹅肉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切4cm见方的块;胡萝卜洗净,切4cm见方的块;葱切段,姜

切片。薏苡仁放入碗内,加水50ml置蒸笼内蒸熟待用。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人姜、葱爆香,随即加入鹅肉、盐

、酱油、胡萝卜、桃仁、熟苡仁(连同苡仁汁液)、盐炒匀,注入清水300ml用文火煲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鹅肉50g。
功效:健脾利湿,除痹缓急。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2.牛膝炖凤爪
配方:牛膝lOg,黄芪20g,大枣6枚,鸡爪250g,姜lOg,葱15g,盐4g。
制作:牛膝洗净切段,黄芪润透切片;大枣去核切片;鸡爪洗净去甲尖,姜切片,葱切段,牛膝、黄芪、大枣、鸡爪,同放炖锅内,

放入姜、葱、盐,注入清水500ml。用武火烧沸,文火炖熬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爪50g喝汤。
功效:补气血,通经脉。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3.党参麦芽茶
配方:党参20g,麦芽15g,大枣6枚。
制作:党参洗净切片;麦芽洗净去杂质;红枣洗净去核,切片。党参、麦芽、大枣,同放炖杯内,加水200ml,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

煎煮15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血,益脾胃。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4.木瓜桃仁蒸石斑鱼
配方:木瓜15g,桃仁6g,石斑鱼500g,料酒15g,姜lOg,葱15g,大蒜lOg,白糖lOg。制作:木瓜洗净切成薄片;桃仁洗净,去杂质

;石斑鱼洗净去鳞、鳃、内脏。石斑鱼放在蒸盆内,加入料酒、盐、白糖,抹匀,放入姜、葱、木瓜、桃仁,注入清水300ml。蒸盆置

蒸笼内,武火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行气,补气补血。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5.茯苓白鹅汤
配方:茯苓15g,黄芪30g,当归、菟丝子、川牛膝、杜仲、木瓜、白术各lOg,熟地20g,白鹅肉500g,料酒20g,姜10g,葱15g,盐5g

。制作:以上9味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白鹅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切5cm大小的块;姜拍松,葱切段。白鹅肉、药包、

姜、葱,同放炖锅内,加入盐,放入清水1000ml。炖锅置武火烧沸,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食法:每8小时服1次,每次服200ml汤。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补虚。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6.<神经炎> 指甲治手足抽搐 内科 神经类
取人指甲6克,洗净阴干,放在瓦上焙干研成细末,用100克黄酒一次冲服,可治手足抽搐。<抽搐> 清府息痛汤 内科 神经类
组方: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细辛、全蝎等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配当归益气以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赤芍凉血活血,以敛川芎之过
散;细辛辛温疏夕卜风、全蝎辛平熄内风。内外并治,共奏补虚、通络、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应用于因气虚而致瘀阻脑络、络脉不畅所致的偏头痛。<息痛> 多发性神经炎药膳(二) 内科 神经类
267.归芪木瓜鸽肉汤配方:当归lOg,黄芪20g,木瓜20g,鸽2只,姜lOg,葱15g,盐4g,绍酒25g。
制作:当归、黄芪洗净切片;木瓜洗净切片;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鸽肉、当归、黄芪、姜、葱、盐,同放炖

杯内,加水300ml。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鸽肉50g,喝汤。
功效:滋肾益气,祛风补血。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8.木瓜蒸鹌鹑
配方:木瓜20g,鹌鹑4只,姜10g,葱15g,盐4g,绍酒20g。
制作:木瓜洗净切片;鹌鹑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鹌鹑、木瓜、姜、葱、盐、料酒,放人炖杯内注入清水250ml

。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半只,喝汤佐餐食用。
功效:补五脏,利湿热。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69.配方:干姜10g,羊肉50g,大米250g,盐3g。
制作:干姜切细丝,羊肉洗净,切丝;大米淘洗净去泥沙。干姜、羊肉、大米、盐,同放炖锅内,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即

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用于面神经炎风寒型患者。
270.牛奶生地牡蛎饮
配方:生地15g,牛奶250g,牡蛎100g,白糖20g。
制作:生地切片,牡蛎肉洗净切片。生地、牡蛎,同放炖杯内,加入白糖,注人清水200ml。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25分钟,再加入

牛奶即成。
食法:每日1杯,喝牛奶吃牡蛎肉。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面部神经炎患者。
271.天麻蒸乳鸽
配方:天麻10g,红花6g,桃仁6g,乳鸽2只,姜10g,葱15g,盐4g。
制作:天麻润透切片;红花、桃仁洗净;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乳鸽装入蒸杯内,放入天麻、红花、桃仁、

姜、葱、盐,注入清水200ml。蒸杯置武火上,用大气蒸笼内蒸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乳鸽半只。
功效: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用于面神经炎患者。
272.<神经炎> 肋间神经痛药膳1 内科 神经类 活血黑豆汤
配方:丹参10g,红花6g,桃仁6g,陈皮6g,黑豆150g,猪瘦肉250g,红萝卜250g,姜10g,葱15g,盐5g。
制作:丹参洗净,切片;陈皮洗净,切丝;红花、桃仁洗净;猪肉洗净,切3em见方的块;萝卜洗净,切5era见方的块;黑豆出杂质;

姜切片,葱切段待用。猪肉、萝卜、黑豆、丹参、红花、桃仁、陈皮、姜、葱、盐,同放炖锅内加水1000ml。炖锅置于武火上烧沸,

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猪肉、黑豆各30~50g。
功效:补气血,化瘀滞。适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的患者食用。<神经痛> 黄鳝血治口眼歪斜 内科 神经类 黄鳝血加少许麝香涂面

部。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口眼歪斜>
坐骨神经痛中药方剂 内科 神经类 中药处方(一)
273.【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

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中药处方(二)
274.【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中药处方(三)
275.【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

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中药处方(四)
276.【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

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中药处方(五)
277.【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中药处方(六)
278.【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中药处方(七)
279.【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

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中药处方(八)
280.【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

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中药处方(九)
281.【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

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中药处方(十)
282.【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

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中药处方(十一)
283.【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

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中药处方(十二)
284.【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

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中药处方(十三)
285.【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中药处方(十四)
286.【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

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中药处方(十五)
287.【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坐骨神经痛> 神经官能症中药方剂 内科 神经类 中药处方(一)
288.【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
【方名】益心定志汤。
【组成】当归身10克,紫丹参12克,白檀香5克,细砂仁3克,酸枣仁6克,炙远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蛎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言庚孚方<神经官能症> 神经衰弱中药方剂 内科 神经类 中药处方(一)
289.【辨证】气阴两虚,虚热内扰,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安神。
【方名】百麦安神饮。
【组成】百合30克,淮小麦30克,莲肉15克,夜交藤15克,大枣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冷水浸泡半小时,加水至500毫升,煮沸2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不分次数,欲饮水时好取此药液饮之。
【出处】路志正方。
中药处方(二)
290.【辨证】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热忧心神。
【治法】清肝解郁,养心安神。
【方剂】清肝宁心汤。
【组成】钩藤15-30克,丹参30克,合欢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夏枯草15克,酸枣仁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鼓述宪方。
中药处方(三)
291.【辨证】阳不入阴,阴阳失调。
【治法】引阳入阴,交通阴阳。
【方名】加味半夏汤。
【组成】法半夏12克,秫米(高梁米)30克,夏枯草10克,干百合30克,紫苏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中药处方(四)
292.【辨证】心肾不交。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名】交泰饮。
【组成】黄连6克,肉桂6克,玄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彭宪彰方<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医方大全 内科 神经类
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293.[中医偏方一]
沙参、玉竹各15克,粳米60克。将沙参、玉竹用布包好煎汤,去渣、人粳米煮粥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
本方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
[中医偏方二]
枸杞3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共煎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木方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神经衰弱。
294.[中医偏方三]
枣仁10克,黄花菜20根。将枣、菜炒至半熟,捣碎研成细末,睡前1次服完。
本方疏肝健脾,宁心安神,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神经衰弱。
295.[中医偏方四]
瘦猪肉250克,莲子、百合各30克。共放砂锅内加水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
本方健脾养心,宁志安神,适用于心脾亏虚所致神经衰弱。
296.[中医偏方五]
粳米、核桃肉各50克。将粳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稀粥后,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稀粥,再用小火煮数滚,见粥稠表面有油为度,温热服

食,早晚各1次,连服数天。
本方补肾助阳,宁心安神,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神经衰弱。
297.[中医偏方六]
丹皮6克,焦山栀9克,柴胡6克,白芍、当归、茯神各9克,炙甘草3克,生牡蛎15克,钧藤12克,佛手片、酸枣仁各9克,远志6克。水

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疏肝理气,凉肝宁心,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
298.[中医偏方七]
枸杞子12克,菊花9克,大生地12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茯神9克,丹参15克,麦冬、酸枣仁各9克,制首乌、龟板各15克。日1剂

,水煎服,早晚服。
本方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宁神定志,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神经衰弱。
299.[中医偏方八]
党参12克,白术9克,生黄芪15克,茯神9克,炙甘草3克,当归9克,远志6克,酸枣仁9克,广木香6克,熟地12克,五味子4.5克。水

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补益心脾,调养气血,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神经衰弱。
300.[中医偏方九]
附子4.5克,肉桂粉3克分冲,山萸肉9克,淮山药15克,仙灵脾、巴戟天各12克,制首乌15克,柏子仁12克,女贞子、生龙骨各15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病小偏方第六十册
药方
民间偏方大全(一)
神经衰弱医方大全
【民间偏方】内科 / 循环类疾病中医方案50篇(上)
糖尿病验方和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