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痘

青春痘  

2009-12-18 09:47:42|  分类: 青春痘 |字号 订阅

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痤疮症状又叫青春痘、面疱或粉刺、毛囊炎,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左右的人患过痤疮,年龄超过25岁,仍患痤疮的患者朋友应该及时的就诊。

痤疮的症状主要是有以下几种:
1、易出现部位: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及后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常对称分布。  
2、粉刺性痤疮的症状:初发者有白头和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位于毛囊口的顶端,可挤出,叫硬脂栓。  
3、丘疹性痤疮的症状:痤疮炎症可继续发展扩大并深入,表现为炎性丘疹和黑头粉刺者称丘疹性痤疮。  
4、脓包性痤疮的症状:表现以脓包和炎性丘疹为主者称为脓包性痤疮。  
5、囊肿性痤疮的症状:表现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内含有带血的粘稠脓液,破溃后可形成窦道及瘢痕称囊肿性痤疮。  
6、结节性痤疮的症状:脓包性痤疮漏治误治以后,可以发展成壁厚,大小不等的结节,位于皮下或高于皮肤表面,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硬,称为结节性痤疮,又称硬结性痤疮。  
7、萎缩性痤疮的症状:丘疹或脓疱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瘢痕者,称萎缩性痤疮。  
8、聚合性痤疮的症状:数个痤疮结节在深部聚集融合,有红肿颜色青紫,称为融合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

 
 
治疗痤疮痘痘的有效方法  
  2. 病因病机:肺热蕴蒸,血热蕴阻肌肤;过食辛辣,肥甘,胃肠湿热上冲;脾虚生痰,湿郁化热,痰热蕴阻。

    3. 诊断:本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好发于颜面、肩胛背部、上胸,皮损为毛囊性丘疹,呈黑头粉刺样,周围色红,用手挤压,有碎米样皮脂栓排出;少数为白色丘疹,以后色红、顶部发生小脓疱,破溃、痊愈、形成疤痕。有的形成结节囊肿、脓肿、窦道。

    4.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酒皶鼻、职业性痤疮相鉴别。

    5. 辨证论治:内治分肺经风热,治宜清肺散风,方用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茵陈蒿汤加减;痰湿瘀滞,治宜化痰健脾渗湿,方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外治用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等外搽。

         临 床 应 用

     一、辩证分型

    1、肺热血热型 治宜宣肺清热

    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2g,桑白皮12g,黄芩(huángqín)9g,栀子12g,生地12g,黄柏9g,知母12g,野菊花9g,净蝉衣9g,马齿苋(mǎchǐxiàn)15g,生甘草6g。加减:肝肾阴虚加知母、黄柏;冲任不调加醋柴胡、白芍、当归、益母草;脾胃湿热加苍术、薏苡仁;脓肿重加金银花、连翘、夏枯草;便秘加大黄。痤疮消退后,若面部留下色素沉着者,以本方加减制成粉剂,装胶囊(每粒0.5g) 以枇杷叶、黄芩、桑白皮清肺火;以生地、刺蒺藜凉血清心火;白芷,丹参活血行血;白术健脾燥湿;栀子清三焦之热。同时以本方煎洗面部,可达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之功效。 

 

枇杷清肺饮

  方剂如下:枇杷叶12克,桑白皮15克,黄芩、夏枯草、连翘各9克,银花15克,海浮石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或 枇杷叶l 0克 桑白皮l 0克 黄芩10克 栀子l 0克 野菊花l 0克 黄连6克 赤芍10克 白茅根3 0克 生槐米15克 苦参10克。有脓疱加公英,地丁;口渴加麦冬,玉竹,生石膏,知母;便干加大青叶或生大黄.1日1剂,日服2次.

枇杷清肺饮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组成】枇杷叶2钱,桑白皮(鲜者更佳)2钱,黄连1钱,黄柏1钱,人参3分,甘草3分。

  【主治】肺风酒刺。

  【用法】用水1钟半,煎7分,食远服。  

凉血清肺饮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g,丹皮9g,赤芍9g,黄芩9g,知母9g,生石膏30g,桑白皮9g,枇杷叶9g,生甘草6g。
  【功效】清肺胃经热。
  【主治】肺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痤疮、酒渣鼻。
  【各家论述】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生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

    2、脾胃湿热型 治宜清热化湿通腑

    方用三黄丸、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黄连6g,黄芩9g,茵陈12g,栀子12g,龙胆草9g,生山楂15g,生薏仁30g,生山楂具有抗炎、抗菌、抑制皮脂过度分泌及调整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白花蛇舌草30g,大黄(后下)9g。 注:清热解毒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在实验的体内外条件下均可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B4的生物合成,是花生四烯酸脂氧酶抑制剂,这一结果阐明了大黄素的抗炎机理。 大黄对于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同时它含有大量鞣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体液渗出,减轻水肿、注:胃肠湿热型应用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用药为苍术、白术、泽泻、厚朴、猪苓、茯苓、陈皮、生薏苡仁、生山楂等合用可燥湿健脾和胃、行气化湿,有效清利胃肠湿热;泽泻甘淡性寒,利水渗湿;生薏苡仁、生山楂健脾清热利湿、消食积、散瘀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白术、猪苓、茯苓具有抗炎、抗菌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泽泻具有利尿、抗炎及促进脂质代谢的作用。 厚朴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生薏苡仁、生山楂:具有抗炎、抗菌、抑制皮脂过度分泌及调整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

    3、清热解毒型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

        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银花9g,野菊花9g,紫地丁15g,蒲公英30g,黄连6g,黄芩9g,栀子12g,丹皮9g,赤芍9g,白芷9g (中药面膜含有白芷等成份,有助于斑色消退,故对黄褐斑有明显效果,)大力子9g,连翘9g,生甘草6g。

    4、血瘀痰凝型 治宜活血祛瘀,化瘀消结

   方用四物汤合桃仁 二仁汤加减: 当归9g,象贝母9g、丹皮9g,赤芍9g,桃仁9g,红花9g,夏枯草12g,制半夏9g,丹参12g,金银花9g,蒲公英20g,牡蛎(先煎)30g,生干草3g。

    5、冲任失调型

   张氏则认为女性痤疮乃肺胃湿热互结、复感外邪,致使气血壅滞,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所导致,采用用张志礼教授的经验方金菊香煎剂(金银花、野菊花、黄芩、生栀子、桑白皮、地骨皮、全瓜蒌、熟大黄、香附、益母草等)内服,治愈率93.3%,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有明显下降,且作体外试验说明金菊香煎剂有明显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冲任不调型应用自拟调经方加减,主要用药为益母草、女贞子、当归、丹参等。益母草、女贞子、当归合用具有补益肝肾、调和冲任、养血活血、润燥滑肠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母草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能有效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紊乱,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女贞子有抗炎、抗菌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有抑制雄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当归具有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丹参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应用后可使皮脂溢出降低,痤疮丙酸杆菌计数明显降低,其主要成分丹参酮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尚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及抗雄性激素作用。冲任不调型应用自拟调经方加减,主要用药为益母草、女贞子、当归、丹参等。益母草、女贞子、当归合用具有补益肝肾、调和冲任、养血活血、润燥滑肠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作用

    二、辨病治疗

    1、寻常型痤疮 肺热型(丘疹型):治宜清热宣肺, 常用方:

   〔1〕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15g,桑白皮10g,党参10g,黄柏5g、黄连5g、甘草5g,水煎服。 加减:如有结节或囊肿者加桃仁10g,红花10g,牡蛎、海藻各15g。

   〔2〕枇杷消痤饮枇杷叶15g、桑白皮15g,黄芩15g、生栀子10g、生地15g、白芷12g、丹参12 g,白术10g、川芍10g. 刺蒺藜12g、加减:肝肾阴虚加知母、黄柏; 冲任不调加醋柴胡、白芍、当归、益母草;脾胃湿热加苍术、薏苡仁;脓肿重加金银花、连翘、夏枯草;便秘加大黄。

    (3)痤疮煎剂 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芩12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2g,桔梗9g,牛膝9g,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9g。

     2、脓疤型痊疮 以清热凉血解毒法为主,常用方:

    (1)泻心汤加味 由大黄、黄柏、黄芩、知母各10g组成,脓胞多者加野菊花20g,连翘12g,丹皮10g。囊肿加夏枯草15g,皂角刺10g。

    (2)茵陈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9g,桑白皮10g,黄芩10g、生地30g,丹皮12g、赤芍10g、知母10g、茵陈30g,银花10g,蒲公英20g。

    (3)消痤饮 枇杷叶10g、桑白皮10g、黄芩10g、生地10g、丹皮13g、赤芍13g、大青叶13g、蚤休13g,虎杖、玄参10g、桔梗10g、防风10g、白芷10g,甘草6g,白花蛇舌草各15g,〔白花蛇舌草有抑制皮脂腺分泌作用〕注:虎杖消炎收敛作用强,抗病原菌作用明显。紫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炎消肿作用明显,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强。我常用虎杖、白花蛇舌草为主药,配以银花、野菊花、丹参、黄芩、连翘、紫花地丁、白芷、赤芍、牡蛎、天花粉、僵蚕、生甘草。14付为一疗程,可连用1~3个疗程。轻者只用虎杖20g、白花蛇舌草30g。开水泡后代茶,大都可在1~2个疗程内显效,惟囊肿性、硬结性或形成窦道、瘢痕者需要更长时间治疗,同时还须配合外治法。 (4)以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20g,野菊花2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2g,赤芍10g,黄芩tog,黄连sg,连翘9g,每日1剂,水煎服。

    3、结节型痤疮 治宜清热活血软坚,方用

    白花蛇舌草枇杷饮加减: 生枇杷叶15g,桑白皮12g,白花蛇舌草50g,当归9g,栀子9g,白芷6g,黄连3~5g,生甘草3g,当归9g,丹参15g,皂刺12g,桃仁、红花各9g,黄柏9g,黄柏不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抑制作用,而且还可增强机体防御机能。

    4,囊肿型痤疮 治宜清热化痰散结为主,药用:

    当归12g,夏枯草、贝母、白芷、桃仁、红花各9g,昆布15g,牡蛎(先煎)30g,制半夏9g,白芷9g,生甘草3g。丹参15g(单味丹参饮对痤疮不同皮疹的疗效不尽相同,对炎症性皮疹和脓疱的效果最好,对囊肿型的疗效稍差,对粉刺型的疗效最差。)血瘀痰凝型(囊肿型):治宜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以复方三花丹芷汤加减:丹参20g,当归尾10g,赤芍10g,重楼9g,山楂12g,皂刺10g, 路路通10g,制半夏8g,浙贝10g。每日1剂,

    5,瘢痕型座疮 治宜活血化瘀为主,药用:

    当归9g、赤芍9g、红花9g、野菊花9g,丹参15g,皂角刺12g,马勃6g,牡蛎(先煎)30g。 热毒血瘀型(混合型):治宜清热解毒化瘀。以复方六花丹参饮加减:丹参20g,野菊花20g,苏花20g,赤芍10g,山楂15g,黄芩10g,重楼9g,皂刺10g,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6、聚合型痤疮 治宜清热凉血活血为主,药用:

    丹参30g、生地30g、土茯苓30g,甘草9g、丹皮9g、桃仁9g、红花9g、归尾各9g,夏枯草12g,黄芩9g,三棱9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三棱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莪术9g。(破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2.消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3.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4.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

   

 青春痘长在脸上不同位置的含义

额头

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双眉间

原因: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鼻头

原因: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鼻翼

原因: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改善: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右边脸颊

原因:肺功能失常。

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左边脸颊

原因: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

改善: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唇周边

原因: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改善: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饮食习惯。

下巴

原因:内分泌失调。

改善:少吃冰冷的东西。

太阳穴

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额头
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环有问题,可能是过于劳心伤神。这类的人脾气较不好,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充足,并多喝水,以达到泻心火的目的。
鼻子
如果长在鼻梁,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是长在鼻头处,可能是胃火大、消化系统异常;若在鼻头两侧,就可能跟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需要清热燥湿润肺。
下巴
表示肾功能受损或内分泌系统失调。女生容易在下巴周围长痘痘的可能是月事不顺所引起的,需要滋肾阴清虚热。
左边脸颊
可能是肝功能不顺畅,如肝脏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状况,需要泻肝火。
右边脸颊
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需要泻肺热。

中 药 治 疗 可 分 为 肺 热 血 热 型 、 肠 胃 湿 热 型 、 脾 虚 痰 湿 型 三 方 面 来 调 整 。 

    肺 热 血 热 型 : 如 痘 疹 色 红 是 属 肺 热 血 热 的 症 状 , 因 面 鼻 属 肺 , 肺 热 薰 蒸 , 血 热 蕴 阻 肌 肤 , 故 宜 用 凉 血 清 热 之 药 为 主 。 

    肠 胃 湿 热 型 : 乃 由 于 过 食 辛 辣 油 腻 之 品 、 生 湿 生 热 、 结 于 肠 内 不 能 下 达 反 而 上 逆 , 阻 于 肌 肤 而 成 , 治 则 宜 用 清 热 或 化 湿 通 腑 之 药 来 调 理 。

    脾 虚 痰 湿 型 : 脾 气 不 通 、 运 化 失 调 、 水 湿 内 停 、 日 久 成 痰 、 湿 郁 化 热 、 湿 热 夹 痰 , 凝 带 肌 肤 所 致 , 故 治 则 宜 健 脾 化 痰 利 湿 清 热 。 

    亦 可 用 防 风 通 圣 散 和 荆 防 败 毒 散 具 有 发 表 解 毒 、 消 肿 化 脓 的 功 效 。 

    以 个 人 的 经 验 , 如 果 女 性 因 为 生 理 不 顺 、 火 气 大 而 长 面 疱 、 粉 刺 , 可 以 使 用 桂 枝 茯 苓 丸 , 若 兼 有 便 泌 倾 向 , 则 用 核 桃 承 气 汤 , 若 体 力 很 好 火 气 大 者 , 青 春 痘 又 红 又 大 , 可 用 清 上 防 风 汤 来 调 理 , 又 麻 杏 薏 甘 汤 对 于 治 疗 化 脓 性 青 春 痘 亦 有 很 好 的 疗 效 。 

 

治疗:

常用热水洗患部,使皮脂减少.少吃脂肪及辛辣、油炸食物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内用药:

抗生素:内服药可选用美满霉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等;疗效好.

中医治则:清肺热,祛肺风主,如清肺枇杷饮.(额头长)

中医的区分方法:、轻型痤疮

症状:初起痤疮,好发於面部及胸背,多为红色小丘疹,中央可挤出皮脂角栓,重者或出脓疮,以青少年多见。

食疗举例:百合绿豆薏米粥

材料:百合二两,绿豆四两,生薏米三两,白糖适量。

制法:百合洗净略浸,绿豆、薏米先加水十碗共入煲,以大火煲滚后转文火煮至五成熟,再加入百合,共以文火闷至酥烂如粥,再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除烦,也适用於轻型湿疹、风疹。

注释:百合性味甘、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生薏米性味甘、淡而微寒,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诸味与白糖共用,特别有清热的功效,适合於夏天服用。

二、肺风肺热型

症状:面、心口反覆大小不等的结节痤疮,或发热脓肿,表面多呈红亮色。

食疗举例:鱼腥草清肺汤

材料:鱼腥草四钱,蒲公英四钱,南杏一两,猪肺一个,猪瘦肉八两,生姜三片。

制法:猪肉洗净飞水,猪肺洗净去泡沫,鱼腥草、蒲公英以纱布包好,所有材料加水十碗共入煲,以大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二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肺热,解毒消肿。

注释:鱼腥草性味辛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南杏性味甘平无毒,有止咳化痰,润肺下气的功效;诸味与猪肺共用,特别有清肺润肺的功效。

三、血瘀阻滞型

症状:痤疮色偏褐,暗疮疤痕呈啡褐色,或凹陷不平,以女性为多见。

食疗:丹参桃仁乌鸡汤

材料:生地一两,丹参四钱,桃仁四钱,全归片三钱,香附三钱,乌鸡一只,生姜三片。

制法:乌鸡洗净去杂斩件,桃仁、香附以纱布包好,所有材料加水十二碗共入煲,以大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二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

注释:生地性味甘苦、寒,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功效;丹参性味辛、苦、寒,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桃仁性味苦、甘、平,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性味甘、辛、温,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香附性味辛、微苦,有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的功效,诸味与乌鸡共用,还能增强补血的功效。

 

 

 

概述: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咳嗽、咳痰、喘促为主要表现,依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两种。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意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时,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方1 苏子方

{处方组成}苏子30克、莱菔子20克、白芥子20克,五味子10克、橘红15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枳实10克、前胡10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甘草3克,姜栆为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方2 清肺化痰健脾汤

{处方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9克、薏苡仁30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咳嗽、气喘、发热,咯吐黄痰。

    方3 辛润止咳汤

{处方组成}半夏6克、细辛3克、生姜5片、炙远志6克、麦冬10克、炙马兜铃10克、炙枇杷叶12克、五味子6克、炒瓜蒌皮15克、天竺黄10克、炙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辛温散寒,甘凉清热。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克频作,喉痒无痰。

    方4 芎桃丹汤

{处方组成}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紫菀10克、补骨脂10克、半夏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温补脾肾,活血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卧、胸闷。

    方5 特别推介

{处方组成} 蚤休15克 黄芩15克 全瓜萎15克 马兜铃15克 石韦15克 广地龙15克 穿山龙15克 百部15克 青黛10克 海蛤粉10克 法半夏10克 橘红10克 麻黄10克

功用 清热化痰,镇咳平喘。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 

    方6 特别推介

{处方组成} 五味子10~15克 诃子5~10克 罂粟壳5~10克 白术12~30克 山药12~15克 菟丝子12~20克

功用 酸敛温补,止咳平喘。

主治 慢性气管炎。

加减 慢性气管炎属痰湿型者重用白术以增强健脾燥湿之能;属虚寒型者加干姜、附子、破故纸以温阳散寒;属痰热型者加黄芩、瓜萎、大黄以清肺化痰;属阴虚型者加百合、麦冬、生地以滋养肺肾之阴。若兼有表证者,可去诃子、罂粟壳,或减少两者用量。外感风寒者,可加入麻黄、紫苏;外感风温者,可加入银花、连翘;外感湿邪者,可加入藿香、紫苏。若用于咳嗽缓解期发作前的预防治疗,可减去诃子、罂粟壳再加用破故纸、台参。

    方7 特别推介喉痒咳嗽验方两则

  喉痒咳嗽的特点是喉头奇痒,痒之则咳,愈咳愈甚,咳点在声门以上,胸透肺部无病变。患者特别是某些过敏性体质者,或因粉尘、化学气体、气候突变等不良因素刺激所致,往往咳经数月不愈,一般止咳药罔效。

  方一:地龙、诃子、藏青果、乌梅、麦冬、防风、各10克,蝉衣、五味子、射干、远志各6克,粉沙参15克,每日1剂,加水煎服。

  方二:制僵蚕、射干、浙贝母、红花各10克,桔梗6克,黄芪、丹参、玄参各20克;咳声嘶哑、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者加牛蒡子6克,蝉衣3克,北沙参15克;胸闷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以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除用上述方药治疗外,对喉痒咳嗽宜食萝卜、梨、苹果等甘凉滋润之物,可缓解喉痒,使咳暂止。

     方8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验方组成:满天星 批杷叶 罗汉果 独脚莲 八角莲 吊天莲 不出林 臭牡丹 甘草各适量

功能主治: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的感染,物理、化学刺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症,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肢体酸楚等症。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指反复多次的呼吸道感染,病程超过两年,每年发病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有咳嗽、炎症、湍息、咯痰四大症状状,X线胸片显示间质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改变。本病属中医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治宜清肺祛痰,健脾化湿。

[概说]

    咳嗽是临床多发病。“咳嗽虽多,无非肺病。”肺为五脏的华盖,其生理特点是“清虚之脏”,可以接受五脏的精华之气,而不能受五脏六腑之浊气;可受大自然清灵之气,而不能受任何尘污之气;可经受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过度的寒、湿、热、燥诸邪气都能影响肺的功能。因此说它是“娇脏”。不论什么原因干扰肺气正常的宣发与肃降,都能引起咳嗽一证,也可以说,咳嗽既是一个以主证命名的证候,也是多种疾病中发生的一个症状。

从明代张景岳起,已明确把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型,一直沿用至今。

外感咳嗽,都有感冒的病史、症状。当然,也因外感的情况不同而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三个基本类型。风热咳嗽痰多呈黄稠;风寒咳嗽的痰多呈稀白痰,易于咳出;而燥热咳嗽一般咽喉发痒,干咳少痰,或量少呈白沫,或粘稠成块,难以咳出,甚者咳痰带血丝。内伤咳嗽,则是因其它疾病的干扰,使肺阴不足,肺气虚弱而发生。临床见证不一。常见的有肝火犯肺(因肝火灼伤肺脏,炼液为痰,阻遏肺气升降而咳)、肺肾阴虚(因久病阴虚,面生虚热,虚火灼肺而咳)、脾不健运(水枳为痰,湿浊上泛,阻肺而咳)、心肺气虚(气虚不足,难以宣清肃降,逆而为咳)等几种。

当然,咳嗽对于肺本身来说,是一个本能的保护性反应,因为咳嗽的震动,使气道运动,排出痰浊病邪,有利于肃清肺脏。因此,咳嗽的治疗原则,不能仅仅止咳,必须针对病因此痰、健脾、清肝、养阴、补气、温肾等皆可做为止咳的治则。《内经·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是这个意思。

[选案]

案一,气阴并亏之质,肝火最易升腾,外风乘之,引动枳饮,咳呛气急。曾投散风清热,气急渐平,而咳呛未已,痰多白沫,呛则气火上升,左边头痛,咽喉亦觉燥干。脉小数,左弦细,舌苔微黄,尖红而痛。火浮于上,清肃不行,急宜清肃上中,豁痰润燥。

沙参 苏子 杏仁 竹茹 蜜萎皮 川贝 白芍 白薇橘红 紫菀 海浮石 茯苓 冬瓜子 批把叶

(《巢崇山医案》)

案二,晨起痰先浓后薄,定是脾胃湿痰。早起便常薄而糖,亦是脾胃湿热,脾不健,湿不化,上蒸于肺为痰,下注于肠为泄。脉濡细而滑,舌苔黄而腻。治法宜健脾理胃。

茯苓 生冬术 姜半夏 冬瓜子 扁豆衣 橘红 瓦楞子 杏仁 川贝 甘草 竹茹 苡仁

(《金子久医案》)

案三,劳力伤阳,卫失外护,风邪乘隙入于肺俞,恶风多汗,咳嗽痰多,遍体酸楚,纳少神疲。脉浮缓而滑,舌苔薄白,恙延逾月,姑拟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

炙黄芪 炙防风 生白术 炙甘草 桂枝 白芍 光杏仁 家贝母 橘红 炙紫菀 蜜姜 红枣

(《丁甘仁医案》)

支气管哮喘

●发作期推荐食疗

方1、干姜茯苓粥:干姜5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粳米120克。将干姜、茯苓、甘草煎汁去渣,与粳米同煮成粥,日服2次,连服半月。适用于寒哮者。

方2、罗汉果柿饼:罗汉果、柿饼各4只,冰糖5克。罗汉果洗净,加柿饼,放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加冰糖,饮服,每日3次。适用于热哮者。

●缓解期推荐食疗

方1、花生粥:花生50克、山药30克、百合15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将花生洗净捣烂,加山药、百合、粳米同煮为粥,加入冰糖,即可服用。本方适用于肺虚者。

方2、蒸山药:新鲜山药250克。饴糖适量。将新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皮,放在蒸锅中蒸熟后倒入饴糖,即可食用。山药补脾胃,益肺肾,补而不滞,可以常食。

方3、虫草老鸭汤:老鸭1只,虫草12根,酒、葱、姜、盐、味精各适量。将老鸭宰杀后,净毛、去内脏,洗净,填入虫草及葱姜调料,加水适量,用火煨2小时,即可食用。

支气管扩张

●推荐食疗

方1、百合枇杷膏:新鲜百合3000克,枇杷1000克(去皮、核),蜂蜜300克。百合洗净与枇杷、蜂蜜同置锅内加水拌匀,用文火焖酥,然后用微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冷却。每日2次,每次2食匙,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咳嗽、咯血鲜红、口干咽燥者。

方2、银耳鲜藕粥:银耳50克,鲜藕500克(去节),糯米50克。藕洗净后绞取其汁,银耳和糯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将稠时加入藕汁,至熟时加入冰糖适量。此方适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干咳少痰者。

慢支阻塞性肺部疾病

●推荐食疗一

方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方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推荐食疗二

方1、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白糖,连服数月有补益脾肺之功。适用于稳定期肺脾气虚者。

方2、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克,麦门冬9克,粳米50克。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

方3、人参胡桃汤:人参3克、胡桃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稳定期脾肾阳虚者。

支气管哮喘如何“治标”? 

冷哮

(1)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痰清稀而少,色白呈泡沫状,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弦紧或弦滑。

(2)基本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窍

(3)基本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麻黄6g,射干6g,生姜3片,细辛3g, 紫菀9g , 款冬花9g,五味子3g,半夏9g,大枣5枚。

(4)随症加减:痰多者加橘红9g,白芥子9g,吐痰少而喘甚者加三子养亲汤(苏子9g,白芥子9 g,莱菔子12g)合葶苈子9g;肢冷脉弱者加制附子9g,干姜6g;咽痒打嚏严重者加辛夷9g, 苍耳子9g;恶寒鼻塞流涕者加苏叶9g,桂枝9g,川芎9g。

①兼恶寒身痛等表证者可改用小青龙汤(麻黄6g,桂枝9g,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3g,白芍9g,半夏9g,甘草6g)以温肺化饮。

②痰多胸闷脘痞纳呆者可用二陈汤(陈皮9g,半夏9g,茯苓9g,甘草6g,乌梅6g)以健脾化痰。

③经过治疗后,表解而喘渐平者可用苏子降气汤(苏子9g,橘红6g,半夏9g,当归9g,前胡9 g,厚朴9g,肉桂6g,炙甘草9g,生姜3片,大枣15g)以化痰顺气。

④发作后,咳嗽痰沫甚多者可用冷哮丸(麻黄,杏仁,细辛,甘草,胆星,半夏,川乌,川椒,白矾,牙皂,紫菀,款冬花,神曲糊丸,生姜汤服,每日6g)以温肺化痰,缓图根治。

热哮

(1)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胸高,气粗息促,咳呛阵作,痰浊稠黄胶粘,咳吐不利, 胸膈满,烦闷不安,面赤口渴,口苦喜饮,身热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基本治法:宣肺清热,化痰降逆

(3)基本方药: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6g,石膏15g,生姜3片,半夏9g,甘草3g,大枣5枚。

(4)随症加减:痰多者加胆星9g,瓜蒌9g;发热者加金荞麦9g,板蓝根9g,鱼腥草15g;肺阴已伤,痰热未清者去麻黄加沙参9g,玉竹9g,川贝母6g。

①表解而喘仍不平,痰热留恋于肺,咳嗽痰黄稠者可用定喘汤(麻黄6g,白果9g,桑白皮9g, 款冬花9g,半夏9g,苏子9g,黄芩9g,杏仁9g,甘草9g)宣肺清热,化痰平喘。

②哮喘伴腹满大便不通,呼吸气粗,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者可攻下平喘,可用厚朴大黄汤(厚朴9g,大黄6g,枳实9g)。

③形气未虚,喘气而痰不得出,但坐不得卧者可用皂荚丸(皂荚,蜜为丸,以枣膏和汤送服),每日6g,以涤痰利窍。

④喘急较缓,正气虚而痰浊未清者可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9g,代赭石15g,人参6g,甘草9 g,半夏9g,生姜3片,大枣9g,以扶正降逆,顺气化痰。

支气管哮喘如何“治本”?

肺虚

(1)临床表现:每因气候变化而引发哮喘,平素怯寒自汗,发作前打嚏、鼻塞流涕,苔薄舌胖嫩, 脉细软。

(2)基本治法:补肺固卫。

(3)基本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12g,防风6g,白术9g,桂枝6g,白芍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4)随症加减:咳喘反复者加当归9g,诃子6g;白痰咯吐欠爽者加半夏9g,陈皮9g,苏子9g; 短气汗出加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9g;心悸少寐者加百合9g,茯苓9g,远志6g;哮喘稳定时可服参蛤散6g(人参,蛤蚧)益气养肺以扶正。

脾虚

(1)临床表现:平素嗽而痰多,食少脘痞,倦怠,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往往因饮食失当而诱发,苔薄白舌胖嫩,脉缓弱。

(2)基本治法:健脾化痰

(3)基本方药:六君子汤

党参9g,白术9g,茯苓9g,陈皮6g,半夏9g,甘草3g。

(4)随症加减:便溏形寒肢冷者加肉桂6g,干姜6g,怀山药9g,肉豆蔻6g;腹胀胸闷纳呆者加木香9g,白芥子9g,干姜6g;少气而面色白光白乏力者加黄芪12g ,当归9g,白芍9g,龙眼肉6g。

肾虚

(1)临床表现:气逆易喘,短气息促,痰吐白沫,动则心悸,腰酸肢软,脑转耳鸣,男子多遗精,早泄,尿频夜尿尤甚,尿色清,苔薄白舌淡嫩,脉沉细微。

(2)基本治法:补肾纳气。

(3)基本方药:附桂八味丸加减。

附子3g,肉桂3g,熟地黄24g,山茱萸12g,怀山药12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紫河车粉3g(吞服),胡桃肉9g,补骨脂9g,蛤蚧3g。

(4)随症加减:形寒肢冷,动辄喘甚加紫石英15g,坎2条;喘甚则遗尿加五味子6g,益智仁 9g,泽泻9g,煅龙骨15g,煅牡蛎30g;大便溏薄加干姜6g,肉豆蔻9g,白术9g,茯苓9g; 喘甚汗出如油者加人参6g,五味子9g,代赭石15g。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中医药在治疗痤疮中效果显著,相关治疗经验的报道也较多。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

1. 1 从热论治

1. 1. 1 肺胃蕴热 面居人体高位,与风性上行之性相关,又肺主皮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因胃经起于颜面部而下行过胸,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且肺外合皮毛。久食肥甘辛辣使肺胃积热循经上蒸,上熏于面而成痤疮[ 1 ] 。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所述:“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

1. 1. 2 心经郁火 心其华在面,心火不得发越,必循其经上燎其面。故《内经》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而刘完素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疮疡,皆属心火”。心中郁火是导致面部痤疮的主要病机[ 2 ] 。火热郁遏,致气血瘀滞,津停痰阻,也是痤疮形成并难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 3 胃肠湿热 因过食膏粱厚味,胃肠积热,阳明壅滞日久则生热,在下则为便秘,上蒸则发为痤疮。当代医家裴永清先生亦将此病病机归结为“阳明主面”一句话[ 3 ]

1. 1. 4 肝经郁热 此型多见于月经来潮前出现痤疮或加重者[ 4 ] 。妇人以血为本,肝体阴而用阳。月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以致肝失血养,肝气易郁,郁久化热化火,上炎于面部而发为痤疮。

1. 1. 5 肺经血热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述:“此证由于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谓:“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1. 2 从郁论治

1. 2. 1 肝气郁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郁乃痤”。青年时期生长发育如木之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5 ] ,故情志易动,肝气冲激,郁则气滞,怒则伤肝,“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气血上冲,郁结于肌肤而产生痤疮诸证。

1. 2. 2 气滞血瘀 外邪入侵或肺经风热,邪毒凝滞,阻塞毛窍,或因病久气血凝集,宣肃失常,致气血壅滞,气滞血瘀。

1. 2. 3 痰瘀互结 痤疮患者大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多瘀。或因病久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痰[ 6 ] ;或因肺胃积热,久蕴不解,蒸湿生痰,痰与血搏结,痰瘀互结聚积于面则形成各种难治性痤疮内阻而发于面部,且皮损多表现为结节。

1. 3 从虚论治

1. 3. 1 脾胃虚弱 有学者[ 7 ]按照东垣的脾胃阴火学说,认为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气虚;或因过用寒凉药物,克伐脾胃之气,而致脾气不升,则湿气不化,湿邪下流于肾,扰动肾中龙雷之火,以致龙雷之火上犯。上乘土位则消谷善饥,循阳明经而上熏于面,则面起痤疮。

1. 3. 2 肺肾阴虚 素体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天癸相火过旺,致肺胃血热上熏面部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 8 ]。此型以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本,肺胃血热为发病之标。

2 经方论治

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 、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 、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 、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 ;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 。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 。祛湿类2个,清热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 。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

2. 1 清热方剂

2. 1. 1 枇杷清肺饮 源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基本方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生甘草、人参(现多不用)组成,用于治疗肺胃蕴热所致痤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清肺饮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病灶分解吸收,并具有激活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枇杷叶、桑白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黄连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9 ]

2. 1. 2 仙方活命饮 出自《外科发挥》,亦有谓出自《妇人良方》,主治痈疽初起,红肿热痛或已成脓而未溃者,仙方活命饮正是集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瘀散结诸法于一体的方剂,妙在疏风清热解毒之同时,又能豁痰、化瘀、散结。本方适用于痤疮属阳证而体实者[ 10 ]

 

 

2. 1. 3 龙胆泻肝汤 出自《医方集解》,原方功在清泻肝胆湿热实火。有研究表明[ 11 ] ,龙胆草、黄芩、连翘、丹参对痤疮丙酸杆菌明显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制大黄、栀子、黄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过敏的作用;丹参、连翘、制大黄均有改善局部微循环,活血化瘀散结,减轻毛囊口角化程度。本方适用于肝火挟湿热上逆而发的痤疮[ 5 ]

2. 1. 4 银翘散和银翘解毒丸 两方均出自《温病条辨》。银翘解毒丸系按银翘散方组方制成的丸药,其功用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以温病初起。药效研究发现,两方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均可用治肺经血热型痤疮[ 12, 13 ]

2. 1. 5 泻白散和加减泻白散 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方清泻肺热,主治肺热咳喘之证,《卫生宝鉴》将泻白散去粳米、甘草,加黄芩、知母、麦冬、五味子、桔梗,名为加减泻白散。药理研究表明[ 14 ] ,泻白散中的桑白皮、地骨皮均具镇静、抑菌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药物、食物中毒,代谢产物中毒均有解毒功能,且具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作用。后方则较钱氏泻白散加强了清热泻肺作用。用于治疗肺经蕴热型痤疮。

2. 2 理血方剂

2. 2. 1 血府逐瘀汤 源于《医林改错》,原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兼气滞之证。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多种治疗方法不愈,痤疮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从瘀论治。经临床验证[ 15 ] ,血府逐瘀汤具有扩张毛细血管,使瘀血和渗出物等病理产物吸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 2. 2 桃红四物汤 出自《医垒元戎》,功具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本方在调血养血的四物汤基础上加桃、红二药,调血中寓活血之意,养血而无留瘀之弊。适用于痤疮反复出现并伴有斑痕者[ 16 ]

2. 3 补益方剂

2. 3. 1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前者源自《小儿药证直诀》,三补三泻的药物组合,以滋补肾阴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并酌加清热凉血之品可用于治疗各型痤疮。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汤有抗炎、降血脂等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代谢及提高微量元素含量。有报道知柏地黄丸具有调节内分泌、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17 ] 。两方均适宜阴虚火旺型。

2. 3. 2 二至丸 出自《证治准绳》,由女贞子、旱莲草组成,具有益肝肾、补肝血的功效。实验研究发现,二至丸除能增强免疫功能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延缓衰老及镇静等作用[ 18 ] 。对于肝肾不足的痤疮患者,常可配合使用本方。

2. 4 除湿方剂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彭氏认为[ 19 ] ,胃肠湿热型痤疮临床较为多见,如炎性浸润明显,伴有大便秘结的丘疹性、脓疱性痤疮尤宜;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血热型痤疮予以清肠通腑亦有益于肺热的清除,也可用之。

2. 5 和解方剂

2. 5. 1 逍遥散 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具调理肝脾(胃) 、表里双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有研究表明[ 20 ] ,“肝郁”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功能紊乱而表现出的一组症候群,逍遥散可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整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肝郁脾虚的症状,使气血生化有源,气机条达舒畅,血亦因之流通无阻。本病的发生,与肝郁血气失和,复感风热毒邪外袭而成。因此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本,气血调合,则痤疮乃平。

2. 5. 2 小柴胡汤 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杨氏等[ 21 ]认为,此症与肝肺郁热有密切关系,总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而化热,郁热循经上蒸于面部而发为痤疮,以小柴胡汤调畅气机,发散郁热故可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痤疮的治疗经验谈
黄芩清肺饮之痤疮运用
治疗痤疮妙方
养阳气 痘痘的成因,在于脾胃虚寒
痤疮汇总贴
纯中药治痤疮,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