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艳!西藏唯一的纳西族乡,藏着千年来的另类景观

今天的这个地方,要从澜沧江说起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在进入横断山脉之后,变得蜿蜒曲折

沿途流域区多为民族集聚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习俗风情、宗教信仰各具特色

绽放出多姿多彩的人文风貌

而就在其流域的河谷两边

也就是离丽江城600多公里的西藏芒康地区

居住着两个以盐为生的民族

上游是藏族,下游是纳西族

这也是西藏境内唯一生活着纳西族的地方

而他们的信仰也各有不同

上游的藏族多信奉天主

下游的纳西族多信奉佛陀

两个民族、两种信仰

却在这里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和佳雷 摄

盐井,一个质朴无华的地方YANJIN ZHIPIWUHUA

这里是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地处西藏的东南端

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平均海拔在2400米左右

刘祺 摄

历史上,芒康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

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盐井纳西民族乡就坐落在澜沧江边

和佳雷 摄

由于受河谷型地理位置的影响

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独特

纳西民族乡境内

北起拉久西,南至木许的澜沧江两岸

走进这里,宛若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藏民、纳西人都很亲切

当你在路边与他们相遇

他们会很热情的跟你打招呼

这样的朴实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制盐工艺

SHIJIESHANG DUYIWUER

刘祺 摄

澜沧江在西藏境内长达500多公里

却只在盐井这个长度2公里的河道边

出现10多口天然盐泉眼

涌出的泉水,富含盐分

制盐术在这里代代相传了千年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

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场地

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祺 摄

至今为止

这里保留了世界上唯一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

就是用凿井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而得到的盐

是远离海洋的内陆获取食盐最传统的技术之一

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卤水源

相同的加工器材和相同的加工技艺

制出的盐却呈红白两种颜色

@国际在线频道

当你从远处眺望这里

层层叠叠分布在澜沧江东西两岸

与江水和山色融为一体的盐田

一定是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地方

而这些盐田

就建在江水汹涌的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

眼前的这幅壮美之图

让人的目光在它身上停留了下来

富有红黄色调的民族式建筑

加上朱红色的江水和色彩凝重的悬崖

以及蔚蓝色的天空

这样相互映衬着那些独特的盐田

便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美景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XIZANG TIANZHUJIAOTANG

这里坐落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教堂有着浓重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印记

外部的墙是大片大片纯粹的白

屋檐是砖红色

一眼能看出是典型的藏式土木结构

当你走进去里面

内部装饰是西方哥特式高大拱顶

天花板上绘制的是《圣经》题材的壁画

外部则是藏式民居常见的式样

西方建筑艺术与藏族特色建筑

在这里得到了罕见的结合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中西风格

听盐井天主教管理委员会主任鲁仁弟说:“1865-1930年左右,由法国巴黎传教会创建并管理。1930-1949年法国传教会把它传给了瑞士的修会,由他们来管理,直到1949年。盐井天主教堂从创立到1949年一直由外国传教士在担任传教并管理。1949年后,就散了。三中全会以后,也就是大约1982年以后慢慢恢复。现在整个上盐井村共有650多名信徒。主要以藏族为主,也有个别的纳西族、汉族。”

作者后记:

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让更多人对这里充满了向往

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

还有其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

这个横断山的峡谷里和谐共生

上千年以来

他们追寻着祖先的足迹和生活方式

从大自然的馈赠中汲取营养

雕琢着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

然后在生生不息的岁月长河里

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还有大胃王一定要挑战的“加加面”
山的那边是天堂
雪域高原的天主教堂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
千年盐井与西藏唯一的基督教堂
单车骑行滇藏游纪~从云南入西藏的最后一段路day7:飞来寺-盐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