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屋漏痕”的效果原来是这样写出来的 难怪书法家都藏着不说

“屋漏痕”这种用笔技法听上去玄秘,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徐则金老师为我们讲解“屋漏痕”的秘密。

在咱们书法界,流传一句顺口溜,叫做“魏晋以后无书法”,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书法的技巧和基本功,在魏晋的时候就已经穷尽了,往后就不值得一提了。

我认为这样一边倒的论调实为不妥,书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艺术,把它局限地看待,是对自己艺术取法上的束缚。明清时期,诸多书法家喜欢用的“屋漏痕”这种技法,直至今天,这种技法仍受欢迎,普遍被名家大家所认可,如果仅将自己视线集中在“魏晋”,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我们初学书法的书友,可能对“屋漏痕”这个词比较陌生,这个“屋漏痕”是对一种用笔技法的形象比喻,它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犹如房子破了,在下雨天的时候,雨水顺着墙淌过之后,留下的痕迹。

“屋漏痕”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明清之前很少用,明清之后的书法家,很多人用这种技法,王铎就是善用此法的一位。大家看一下这幅字,在这幅字中,他大量地使用这种技法,这种技法准确点说是碑帖结合的技法,他写出来的字特别苍劲有力,这个技法也叫“墙面屋漏痕”,它非常形象。

《赠文吉大词坛行书》清·王铎

这种“墙面屋漏痕”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技法,还有一种“屋漏痕”是“棚顶屋漏痕”,介绍这种方法的人不多,而且会这种技法的人也不愿意多讲,导致我们大家认为它很神秘,很不好理解,其实我只要给大家一说,大家就会明白,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它就像变戏法似的,我不说你不知道,我一说破,小孩子都会。

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墙面屋漏痕”,这种技法一般是长笔画在应用它,或者说古人用的一种涨墨法。“屋漏痕”大家想象一下,一种是顺着墙漏,一种是阴在棚顶上,阴在棚顶上那种形态产生一种肌理效果,中间重四遍漫漶的效果。

王铎在很多字中,大量采取这种技法,这几个字很形象得采用“棚顶屋漏痕”的用笔方法,这种用笔方法其实很简单,在写的时候毛笔先蘸墨,后蘸一下水,这样的话就形成这种技法,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这种写法一定要用宣纸,而且是好一些的宣纸。

下面我我给大家写几个字看看,今天我拿一张宣纸,这宣纸能稍微好一些,咱们试着写两个王铎的字,这样大家会一目了然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墙面屋漏痕实际上,它就是增加一种涩势,这个是比较常规的写法,我们大家都会,用墨比较霸气一些,就可以了。

“棚顶屋漏痕”的写法,毛笔先蘸上墨,然后笔尖蘸一点水,写完等一会,在纸面就会出现这种肌理效果。

这样写法有个什么好处呢?可以丰富你的纸面变化,丰富字的变化、结构,产生一种肌理效果。(本文由徐则金先生讲述、三成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国展作品使用生宣创作的人越来越少了?
实用!90种寿字写法
美女书法家胡秋萍
派书法写法
戊书法写法
硬笔书法265:出,几乎所有的书法家写法都是这么写的,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