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成长必经的“挫折教育”,家长千万别忽略!
有人说:个性就像弹簧。在逆境中,有的人可以积极面对,迅速恢复;有的人却深陷其中,难以释怀。我们的“个性弹簧”在面对逆境时,能不能迅速复原,体现着一个人的高情商。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的是情商。而今天我们要谈的逆商是情商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逆商的英文是Adversity Quotient,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战胜困难的自我恢复力。

第一次接触“自我恢复”的概念,是通过阅读苏妈的一篇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到自我修复力有两个神奇的特点:

一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我修复力(只是好多人不知道,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损耗掉了);

二是如果自我修复力不足,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重新获得。这种系统训练,可以从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


这么说来,自我修复力是可以在生活中培养的,而且这种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有时候老师和家长在孩子面对困境时候的反应和说话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逆境中的态度。

美国学校和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在逆境中的自我恢复力(Resillience),它是美国小学情商教育中的重要一课。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我的亲身所见、所闻、和所感,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1.不放弃的种子

美国小学早上的校园是很热闹的,上课前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嬉戏,很多家长也会驻足观看,为的是多些时间陪伴孩子。

刚好这天早上我值班,负责在操场上看孩子们玩耍。只见远处的一个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打篮球,孩子投了几次都投不进去,非常沮丧,转过身跟爸爸说:“Dad, this is too hard, I want to play something else (爸爸这个太难了,我想去玩其它的了) ”。

孩子正要跑走,爸爸叫住他说:“还记得你第一次荡秋千时的样子吗?当时你也觉得很难,可是在练习了很多次后,你就可以荡的很高很高!这个打篮球也一样,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变好,你难道不想再试试吗?”

孩子看着爸爸,眼睛闪烁出一丝期待,可是想了想后说:“爸爸,我还是玩别的吧!”

爸爸说:“那好的。”

孩子一转身跑去了最爱的秋千,他荡得好高好高,每次达到最高点时,都能听到孩子铜铃般的笑声!

这时上课铃响了,爸爸离开了,孩子也回到了教室上课。

第一个大课间的时候,我习惯性地从教室向窗向外望去。突然,我又看到了早上的那个熟悉身影,这个孩子又一次出现在了篮球场。原来他并没有放弃,他在一次次的练习投篮......


我的感想:爸爸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并没有训责孩子,而是帮助他回忆自己“曾经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小故事。当孩子没有选择坚持的时候,爸爸也没有强迫他,而是给他选择的自由。因为他知道这颗“不放弃”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孩子的心底!

2.学会解决问题


美国的小朋友会带午餐来学校,小朋友吃完饭后要自己收拾,自己整理午餐盒。这天放学时,Olivia的妈妈来到教室,原来Olivia把自己的午餐盒不小心给弄丢了。
教室寻摸了一圈后,还是没有找到,这时Olivia有点着急了,眼泪都快要溢出来。这是妈妈刚给她买的凯蒂猫的午餐盒,今天我还看她向别的同学炫耀来着。

我刚想过去安慰她,只见她的妈妈弯下腰,轻轻拍着Olivia说:“是谁把午餐盒弄丢的呢?” 

Olivia含着眼泪说:“是我自己”。

“丢了没关系,但是流眼泪可以找到午餐盒吗?”

Olivia伤心的摇摇头......

“你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午餐盒?” 

Olivia继续摇头。

“想一想,你带着午餐盒去过什么地方?” 妈妈问。 

这时Olivia眼睛一亮:“我去过餐厅,去过操场,还去过办公室,妈妈,我们去那里找一找吧!” 说着,Olivia拉着妈妈冲出了教室。

这位妈妈在面对孩子快要哭出来的情绪时,并没有马上提供帮助,而是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午餐盒?” 她在试图引导孩子来自己解决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是孩子从逆境中恢复的良药,当孩子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十足时,他可以在困境中更加冷静。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美国老师和家长让孩子们做一个“问题解决计划”,将遇到的问题,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每种办法的后果,和最佳解决办法,逐一列在这样的计划表上。帮助孩子系统的分析问题,慢慢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3.犯错不可怕


每周五的早晨美国小学会有集会(Morning Assembly),通常由校长主持,各班小朋友们站好队向国旗敬礼。礼毕后,校长会宣布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信息,并且嘉奖一些表现好的同学。

上周五是学校的'Student of the Month(每月之星)颁奖,校长拿着荣誉奖状,宣读着每个获奖学生的名字。当校长读到“Nina”的时候,他不小心读成了“Tina”,校长立即纠正自己,并跟大家道歉:'I am sorry Nina, I made a mistake. But everyone makes mistake right? Is it okay to make mistakes?' 所有小朋友回答“Yes!” 

校长在纠正了自己的发音后,除了给Nina小朋友道歉,他还为全校的小朋友做了一个积极的示范:犯错不可怕,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大人的积极示范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等自己下次犯错时,想想校长的话,自己也会更加坦然。


4.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这让我想到今年家长会上的一个故事,Carol小朋友是个完美主义者,她每次给老师交作业时,眼神里都透露着战战兢兢,因为生怕老师给她圈出一个小错误。

家长会上和妈妈交流才知道,原来在家里爸爸对孩子十分严格,有一点小错误爸爸就会严厉指出,如果问题严重还会训责上几句,因此造成了孩子生怕犯错的完美性格。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锱铢必较”会让孩子在错误面前变得特别小心翼翼。

美国的心理治疗师Lynn Lyons提出:如果一个孩子从不犯错,那么他永远不知道如何来修复错误,并且做出更好地抉择。

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拥抱自己的错误,错误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变得坚毅和勇敢。一个勇于承担错误的孩子,势必在遇到困难时会更有勇气,更有富”弹性”!

5.正确的夸奖


刚开始当老师时,常常会夸学生“你真聪明!” 学生答对了一道数学题我会说“你真聪明”,学生有一个好主意,我会说“你真聪明”。直到一次的数学考试,坐在角落的Rachel在默默哭泣,走过去一看,Rachel一边揉考卷,一边抽泣着望向我说“这个数学太难了,我不聪明,我都不会做...'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句“你真聪明”在很多孩子心中种下了苦果:他们觉得“聪明'才是成功的必然,却忽视了“努力和勤奋”才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r. Carol Dweck说过:我们夸奖孩子的方式在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mindset),也影响着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
我后来学到的经验是,在夸奖孩子时,我们应夸具体的行为,而不仅是笼统的“你好棒!你真聪明!” 比如,我会说:“...同学写字时一笔一划,写的真漂亮;“...同学上课时眼睛看前面,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非常认真”;“小朋友把跌倒的朋友扶起来,并送她去学校的护士,她很有爱心”。

另外,在夸奖孩子时,我们要尽量夸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比如,学生数学考试得了100分,我们要告诉他:“老师看到你每天在数学课上做大量的练习,别的小朋友在玩你也不受干扰,你的努力让你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老师真为你骄傲!”  我们越向孩子强调什么,越在向孩子传递着怎样的信号。

这其实就是美国小学推崇的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认为“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表现得更有勇气。因为他们相信“努力”可以使一个人变强大,他们会告诉自己: 我要继续努力想办法,这样才能突破困难,走出逆境。
现在社会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能不能从小塑造孩子的“受挫力”,关乎着孩子今后的成长。

最后要说的是,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的以身作则,想要孩子有一颗坚强的心,父母要先做好表率。你的积极冷静、坚毅乐观,定能让孩子更加坚强!



作者小媛老师为美国公立小学老师,丰富美国课堂教学经验,创办公众号“美国小学的日常”(ID: usazhaolaoshi),欢迎大家关注!

编辑 | 一杰韩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一个有“弹性”的孩子,远比优秀重要多了!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夸奖孩子|孩子| 夸奖
怎样算是有效的“赏识”教育
如何对孩子有效地“赏识”教育_为您服务教育网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侵蚀孩子童年,不打不骂,后果却无法挽回
让宝宝更自信 这五件事家长一定要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