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考侬!普陀这几座架在苏州河上的桥,你都了解吗?

普陀区境内有众多跨越苏州河的桥梁,它们共同构成苏州河上亮丽而独特的风景,苏州河两岸也因为这些桥梁跨越了天然的屏障,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体。

考考侬,长寿路桥、江宁路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昌化路桥……苏州河上这几座大家耳熟能详的桥,你了解吗?

今天

小编为你讲讲这几座桥的故事

看看这些桥是不是

留下过你的身影

承载着你的记忆?

长寿路桥

位于长寿路东端的长寿路桥, 是1949年后在苏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混凝土桥,为联系市内东西向交通的重要桥梁。长寿路桥于1951年5月开工,1953年9月建成通车。桥长101.4米, 宽20.1米, 载重20吨。同时辟建的天目西路,接通上海火车站。未建桥以前,据附近两个渡口统计,每天有上万人摆渡,工人深夜交班也须渡河,船少人多,拥挤不堪,遇到冬天黑夜风雪交加,更是有生命危险,因而被工人称之为“摆阎王渡”。

苏州河渡口

长寿路桥建成之初,给附近往来两岸上班的工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人流增加日渐拥挤。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配合长寿路拓宽改建,在保留长寿路桥的基础上,区政府决定在南北各新建一座机动车桥。该工程于1997年11月开工,1998年9月,北桥合拢;同年10月,南桥合拢;12月, 南北桥正式竣工通车。长寿路桥的拓宽大大缓解了跨河交通的拥堵状况。

1953年建成的长寿路桥

长寿路新貌

昌化路桥

上海解放初期,虽然当时上海在经济上还十分困难,市政建设资金十分缺乏。但市领导眼见广大工人上下班和北郊农民向市区送菜都要乘坐渡船,既耽误时间又很不安全,常常发生因过于拥挤导致乘客落水事件,就动手建了一座7孔木桥,以解燃眉之急。

1988年的昌化路桥

苏州河上的昌化路桥,是连接“中远两湾城”和市中心区的桥梁,昌化路桥初为7孔人行术桥。桥长40米,宽3.8米。因桥身跨度小、净空低,容易发生撞船事故,1974年9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长48.98米,宽11.6米,桥面载重15吨,桥下船只通行无阻。

昌化路桥夜景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有关部门决定拆除狭窄的老桥重建新桥。不仅拓宽桥面满足行人和车辆通行的需要,又适应两岸住宅群发展的需要,把桥建成既实用又美观的景观桥。于2001年9月建成通车。桥虽未加长,然加宽到24米,宽度增加了75%。而且采用防锈蚀强度髙的新型材料,并在灯光、装饰等方面加以美化。

昌化路桥新貌

武宁路桥

1954 年,上海市工务局为解决附近近百家工厂的生产运输和近万名工人的出行问题,决定新建武宁路桥。1954年5月1日开工,1956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武宁路桥初建时桥宽14米,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3孔桥梁,中孔一跨过江,边孔跨光复西路成立交形,桥长85.5米。武宁路桥建成后,成为连接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

武宁路桥

随着市区交通流量的增加和沪宁高速公路的建成,原有桥梁的通行能力不堪重负,成为该地区的交通“瓶颈”。1966年,采用双曲拱梁将桥面拓宽至19米,两侧人行道各2.75米,载重15吨。2000年,武宁路桥再次扩建。2008年为配合世博会要求对整个桥体进行了“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

2001年拓宽的武宁路桥

为迎接世博会,2008年又对整个桥体进行“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使武宁路桥成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

大桥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表面贴金雕塑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体现武宁路桥这个交通枢纽像伟大母亲一样,带给人们和谐、甜美、宁静的气息。

武宁路桥新貌

作为上海的西大门,改建后的武宁路桥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桥梁的细部装饰上,双雀报喜图预示着风调雨顺、宝瓶圆柱上的荷叶纹理象征祥和与安宁。忍冬、石榴、唐草、莲花等敦煌壁刻上出现的卷草纹饰的使用,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桥侧采用的精美东方韵味大纹饰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立面外观和细部造型的作用,也使得桥身整体更加饱满。

江宁路桥

位于昌化路桥不远处的江宁路桥原为始建于1929 年的5孔木桥,因临近原中央造币厂而得名“造币厂桥”。后因年久失修,木桥朽损,车辆行过时桥身摇晃严重。

原中央造币厂建成时的全景

20年代中央造币厂外景

1949年4月,在老桥西首约20米处重建木质排架简支梁桥,全长50.62米,宽5.49米,梁底标高7.08米,载重8吨,改名江宁路桥。1953年在木桥侧加宽2.13米作人行道,并进行加固修理,但木质结构终究不能适应日益繁忙的交通运输需要。1968年,江宁路桥予以拆除重建,新建桥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形梁结构,主桥为3孔,主孔航道宽36米,梁底标高7.13米,满足了船只通航的需求。桥身全长321.2米,宽19米,载重20吨。

江宁路桥于1996年被鉴定为危桥,老桥于2012年3月前拆除完毕,2012年4月开始新桥建设,2012年11月主体结构贯通,2012年12月恢复交通。

江宁路桥新貌

曹杨路桥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该桥被日军炸毁,随后修复。1949年3月,桥西侧另建一座木桩木面5孔临时木桥,称“曹家渡西桥”,原桥遂称“东桥”,并改为人行桥。1964年9月因木桥损坏严重而被拆除,1973年春节,又拆除已呈危险的西桥,架设临时钢桥以通行。1976年,市路政局在东桥位置建造市区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

曹杨路桥

1980年竣工通车,桥长323.8米,一跨过河,主跨46米,桥宽20米。河中不设桥墩,以桥北之曹杨路命名为“曹杨路桥”。拆除重建后的曹杨路桥为预应力变截面箱形连续梁大桥,河中不设桥墩,梁底标高8.1米,可确保船只通行无阻。1997年,为了适应已拓宽的曹杨路、江苏路交通状况,曹杨路桥拓宽工程作为市、区联手实施的市政项目启动。前期拆迁工作由普陀、长宁两区政府负责,工程费由市政局承担。拓宽工程于1999年6月竣工。拓宽后的曹杨路桥主桥长96米,宽32.5米,成为连接曹杨路、江苏路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

曹杨路桥新貌

苏州河从远方流到脚下

一路穿过沿岸的老街与新桥

承载着老一辈普陀人的回忆

除了这些桥

你还了解其他桥梁的故事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哦~

素材整理:朱翼、吴兴婷

(部分文字来源于上海普陀城区史、影像上海)

编辑:朱翼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谣说唱:苏州河上老多桥
苏州河上的桥(三)
苏州河的桥
沪说 | 镜头中的上海这些年(5)卫星地图上苏州河上的桥
苏州河(10)苏州河上的桥(2)
#呼吸的碎片# 乔茗星:武宁路桥到亚利山大三世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