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有关痰饮的论述及其临床运用(一)

一、《金匮》详于饮而略于痰

大多条文论述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外寒内饮:小青龙汤)

论述痰的条文较少(痰者,淡也)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1.肺痈发病则是外感风热毒,内有水饮(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肺痈病篇末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

2.常见水饮病因的病种:奔豚(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胸痹、妊娠(呕吐清水,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二、痰与饮的比较

1、形成

(1)相同:均由脾胃功能失常

A.脾胃功能正常,则“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B.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常与水饮有关,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

(2)不同:

痰成于津液——脾胃不运

饮成于停水——更兼三焦火衰(三焦为行水之道路,又为肾之火腑,其所以能蒸化水气,全赖火气有权,衰则水势滔天,自非津液凝聚之比,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2、症状区别

(1)痰:吐唾稠粘,但随气变幻,与所挟之六气而殊其象。(有偏阴偏阳不同)

风痰:色青而浮沫多泡——津液鼓涌之象

寒痰:色白而较稀——津液不行之象

热痰:色黄而浓厚——津液熏蒸之象

湿痰:色灰滑而易出——津液为阻之象

燥痰:坚结涩而难出——津液消灼之象

火痰:痰中带血或白如银丝——火盛刑金,血络受伤;或火旺灼津,真阴欲竭

(2)饮:所吐清稀,但随所流之地而异其气。(所吐皆清稀,性必阴寒,故与温药和之)

停留部位不同而异其名

流注于胁——咳唾引痛——悬饮——胁为肋膜所居

流于四肢——身体重痛——溢饮——因腠理而达

流于胸膈——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支饮——胸膈乃横膈胸中之膜。

由脾胃下注——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狭义痰饮 

3、病患部位

(1)相同

犯肺——喘咳         犯肝——胁下支满

犯脾——痞满         犯胃——呕(因痰者所吐为稠粘;因饮者所吐为清稀)

(2)不同

犯心:痰——神识昏迷,蒙蔽心窍,甚则癫痫(温胆汤、涤痰汤);饮——心悸不宁(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犯肾:痰——唾液黑而咸冷(赖良蒲名医喜加牡蛎);饮——脐下悸动(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4、治法

(1)痰从六气立论

常法——宜攻;变法——因正虚而致宜补,所谓见痰休治痰,调其虚实。(健脾:六君子汤)

(2)饮从火衰立论

常法——宜温(病痰饮者,当与温药和之);变法——火未甚衰,当然去其邪(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

注意:非痰非饮(非痰之粘稠,也非饮之清稀)

时吐白沫(癫痫)——脾肾气虚不能摄津液

自出风涎(中风后遗症)——一则风犯廉泉开而不闭

三、饮证的诊断

1、主症:排泄物——咳唾清稀(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肝寒犯胃兼有水饮)

夫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小青龙汤证咳出清稀之物

2、饮证咳嗽

咳紧(百日咳),咳引头痛、胸痛,面红,作呕,咳出眼泪,咳出小便,痰白稀,喉中有水鸡声。

3、从呕与渴的关系

先渴(水饮内停,津液不上承于口)后呕(拒之)为水停心下

呕家本渴(呕吐损失津液),渴者(因呕吐而水饮暂时去也)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4、从服热药的反应看

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饮化也),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

5、从水饮停留部位所表现的症候

痰饮(狭义)——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人素盛今瘦(胃肠)

悬饮——咳唾引痛(胁下)

溢饮——身体疼重(四肢)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胸膈)

6、局部恶寒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小青龙汤,少见胃脘怕冷,阳虚水饮,苓桂术甘汤,张海峰临证心得)

7、头眩:头眩的特点是起则头眩(湿邪也会引起,兼有口粘舌苔厚腻,小便短黄;气虚,神疲乏力,脉弱),或头如物冒,昏冒而神不清,或头眩吐涎沫。

A.《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弦),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帕金森,某病理阶段也可以从水饮论治),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B.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起则)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作形容词,并不是指这个病名),其人苦冒眩,泽泻汤(眩晕病)主之。

C.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8、悸:筑筑然动,或由气虚,或由停水,有心下悸与脐下悸之分,关系心肾两经(神经官能症)。

A.《原病式》云:“水衰火旺则烦渴,水停心下则悸”,悸乃水乘火位,水有余也。

B.《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C.《伤寒论》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D.《奔豚病篇》: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E.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F.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惊悸病》

      《病理学》:由是观之,心下悸属心,脐下悸属肾,其证状虽不一,总不外乎气虚与停水所致,较之血虚因惊而悸,血少而怔忡不宁者,迥然不同。前贤有怔忡即悸之说,似未尽然。《红炉点雪》: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

9、水饮动于经脉证:身瞤动(身体筋肉跳动)、振振欲擗地(形容身体颤抖,站立不稳,欲倒于地) 

A.《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B.《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C.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D.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肌肉跳动),防己茯苓汤(肾病综合征)主之。《水气病》

10、色诊(陈修园)

面带虚浮,其色黧黑,或出现水斑(颜、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舌质淡润,苔多水滑。 

11、脉:沉弦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气病篇》

12、小便不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13、结合西医的诊断:如渗出性胸膜炎(肺结核病人,经胸穿、抗痨治疗后胸闷、短气减轻,但仍有午后低热(状如阴虚,从湿热论治没有依据),晚上汗出热退,能出全身,无明显恶寒,舌苔不厚,舌质红,脉弦偏数某医处之青蒿鳖甲汤不见效,会诊之,胸片提示右侧少量积液,思考湿证不明显,阴虚存在,考虑阴虚夹有水饮,在青蒿鳖甲汤的基础上合用千金苇茎汤(治水饮的方子,也能反证肺痈有水饮),5贴后反馈热罢)

--------------------------------------------

注:本文根据伍老视频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有悸的条文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064
【真传一刻】第43期:马家驹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苓桂枣甘汤,我是这样理解的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二
《伤寒论》之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