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元御论目病
                                         序意
        玉楸先生,宰思损虑,气漠神融,清耳而听,明目而视。既遭庸医之祸,乃喟然太息,仰榱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昔杜子夏、殷仲堪辈,祸剧折肱,而未尝游思医事,后之病者,不能遁天之刑也。
         古之至人,视听不用耳目,自兹吾作庚桑子矣。杜门谢客,罄心渺虑,思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道,三载而悟,乃知夫圣人之言冥冥,所以使人盲也。

           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因溯四圣之心传,作《素灵微蕴》二十有六篇,原始要终,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岁在庚申(庚申 乾隆五年庚申,即公元1740年。)九月二十八日草成。

            悲夫!昔屈子、吕氏之伦。咸以穷愁著书,自见于后,垂诸竹素,不可殚述。使非意有郁结,曷能冥心于冲虚之表,鹜精于恍惚之庭,论书策以抒怀,垂文章以行远哉!


                                           目病解
  玉楸子中外条固,夙无苛殃。甲寅八月,时年三十,左目红涩。三日后白睛如血,周外肿起,渐裹黑珠,口干不饮,并无上热烦渴之证。延一医诊之,高冠严色,口沫泉涌,以为大肠之火,用大黄黄连下之,不泄。又以重剂下之,微泄,不愈。乃意外有风寒,用滚茶一盆,覆衣熏蒸,汗流至踵,不愈。有老妪善针,轻刺白珠,出浊血数十滴如胶,红肿消退,颇觉清朗,前医犹谓风火不尽,饮以风燥苦寒数十剂, 渐有飞白拂上,如轻雾蒙笼。伊谓恐薄翳渐长,乃用所谓孙真人秘方, 名揭障丹,一派辛寒,日服二次。又有熏法,名冲翳散,药品如前,煎汤热覆,含筒吹熏,取汗如雨,每日一作。如此半月,薄翳渐长渐昏,蟹睛突生外眦,光流似电,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病中虚,至今未复。

        此缘阳泄土败, 木陷火亏。 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 入通于肝, 开窍于目。 《灵枢· 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目官于肝而实窍于心,解精微论:心者,五脏之专精,目者,其窍也。盖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心藏神。肾为阴,心为阳,五行之性,阴静而阳动,静极则阴凝而为精,动极则阳发而为神。方其半静,精未凝也,而精之阴魄已结,方其半动,神未发也,而神之阳魂先生。 《关尹子》:精者魄藏之,神者魂藏之,即此理也。阴静则精凝而为幽,阳动则神发而为明,神魂者,肝心之阳,故并官于目。心以丁火而含阴根,降则化水,肾以癸水而含阳根,升则化火。火降而化浊阴,必由心而之肺,水升而化清阳,必由肾而之肝。有阳必升,无阴不降,升则下浊,降则上清。阴浊则暗,阳清则光,清阳之位,微阴不存,而后神魂发露而为明也。清阳上升,必由于脉,脉之沉者为经,浮者为络。头上经络,清升浊降,是谓纯阳,而诸脉皆属于目。 《灵枢·邪气腑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孔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是周身之阳,无不由脉而上升于目也。而诸脉之升,则由于心,以心主脉而窍于目,故诸脉在胸则皆属于心,在头则皆属于目,心目者,同为宗脉之所聚也。阳由脉升,则清明在上,以神生于阳而阳旺于火。少阴者,君火也,太阳者,寒水也,少阴以君火主令,降则下温而不寒,太阳从寒水化气,升则上清而不热。君火之降,必协甲木,甲木化气于相火,君令臣随,自然之理。君相之降,司之于金,金主收而水主藏,收令旺则君相之火由金而归水,神交于精。深根宁极,而后太阳之上升者,清虚而不乱,火清则神宇泰定,而天光发矣。手大阳以丙火而化寒水,升则火清。金气不降,则君火上炎而刑金,相火秉令,甲木亦逆,肺金被克,收令不行。火随经上,营血沸腾,白睛红肿,阳光散乱。清气陷遏,浊气郁升,云雾迷漫,乃生翳障。火退清升,云消雾散,翳障自平。阳衰气滞,云翳不退,障其神明,神虚不能外发,久则阳气陷亡,神去而明丧矣。

      左目者,阳中之阳也。阴阳应象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南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 阳者其精并于上, 则上明而下虚,故其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以东方者,金水既衰,木火方旺,清阳当令,神魂畅发,此升魂所以为贵而降魄所以为贱也。而阴魄右降,阳魂左升,全赖中气之运。中气运转,胃降脾升,则金收西北,阴从魄敛,木生东南,阳自魂发,浊阴归地,清阳上天, 《亢仓子》所谓清而能久则明也。阳衰土湿,中气莫运,则升降迟滞,四维不转,水陷火逆,是以目病。水陷则乙木与庚金不升,火逆则甲木与辛金不降。木主血,金主气,乙木庚金不升,则气血之清者下陷,甲木辛金不降,则气血之浊者上凝,翳膜凝结。中气未败,俟其浊降清升,则明复翳退,弗为害也。乃火已降矣,犹以苦寒泄于下,辛燥汗于上,内外铲削,元气败竭。辛金甲木,永不能降,庚金乙木,永不能升,则阳常下陷而阴常上逆。头上经络,浊阴冲塞,气血凝涩,津液堙瘀,翳障层生。阳神蔽锢,而光明 损矣。

       《灵枢·决气》:气脱者,目不明。气统于外而根于中,人身下则肾气,上则肺气,中则胃气,外则卫气。气盛于外,故悉统于卫,而卫生于谷,故并根于中。卫气夜行于阴,昼行于阳,常随中气出入。其行于阳也。平旦寅初从足太阴之经而出于睛明,睛明在目之内眦。故目张而能视。卫出于目,则上下中外之阳随而俱升,阳盛则日月淑清而扬光矣。中气亡泄,诸阳俱败而不升,故目不明也。五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以血藏温气,升则化火,魂舍于血而神生于魂也。二十难:脱阴者目盲,以阳根于阴,阴脱则阳根绝也。而究其根本,悉关中气。
后世庸工不解,或谓火盛,或谓阴虚,是以天之中央在燕之北与越之南也。至于火退昏翳,全由阳败,而再服清润,不亦谬乎。眼科如《原机启微》 ,一字不通。张子和、刘守真之论,更属荒诞。薛立斋妄载《医案》之中,赵养葵、吕用晦等谬加赞扬。继以《证治准绳》 、 《眼科全书》 、 《审视瑶函》 、 《银海精微》 、 《龙木禅师》诸书,真介葛卢、管公明所不解也。而九域传诵,业此名家,从此目病之人,皆变离朱而为瞽旷矣,何图天壤之间,又有孙真人《秘谈》一书,更出诸人之下。今《千金》具在,岂思邀仙灵,而为此厉鬼耶!庸愚醉梦,习之以胶人目,谓非酷欤!

       眼病悉在经络, 其赤肿疼痛, 皆手太阴足少阳二气之逆冲也,法宜清胆肺而降冲逆。至于中虚下寒,则全宜温燥,白珠红肿,当行其瘀血,浮翳初生,先破其滞气,自应随手病除。乃不事此,妄以汗下亡阳,致使中气颓败,翳障坚老,何哉!


                              目病根原
         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金水为阴,阴降则精盈,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精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阳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之阳上达九天,阳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舍神也。《灵枢经》语。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精明。《素问》:夫精明者,所以别白黑,视长短。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阴不降,则云雾暧空,神气障蔽,阳陷而光损矣。

       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阴化而为清阳;火金随戊土右降,则阳化而为浊阴。阴暗而阳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后世庸工,无知妄作,补阴泻阳,避明趋暗,其轻者遂为盲瞽之子,其重者竟成夭枉之民。愚谬之恶,决海难流也!慨自师旷哲人,不能回既霍之目,子夏贤者,不能复已丧之明,况委之愚妄粗工之手,虽有如炬之光,如星之曜,安得不殒灭而亡失乎!

         然千古之人,未有如师旷、子夏之明者,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也。古之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夫未象可察,则象为糟粕,无形可视,则形为赘疣。官骸者,必敝之物,神明者,不朽之灵。达人不用其官用其神,官虽止而神自行,神宇泰而天光发,不饮上池而见垣人,不燃灵犀而察渊鱼,叶蔽两目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如是则听不用耳,视不用目,可以耳视,可以目听。此之谓千古之明者,何事乞照于庸工,希光于下士也!

        眼病疼痛,悉由浊气逆冲。目居清阳之位,神气冲和,光彩发露,未有一线浊阴。若使浊气冲逆,遏逼清气,清气升发,而浊气遏之,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作疼。而浊气之上逆,全缘辛金之不敛。金收而水藏之,则浊阴归于九地之下,金不能敛,斯水不能藏,故浊阴逆填于清位。金水逆升,浊阴填塞,则甲木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头目之痛者,甲木之邪也。甲木化气于相火,随辛金右转而温水藏。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烁,故白珠红肿而热滞也。

       手足少阳之脉,同起于目锐眦,而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清则上升,浊则下降。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其气皆升;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其气皆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足三阳病则上逆。凡下热之证,因手少阳三焦之陷;上热之证,因足少阳胆经之逆。故眼病之热赤,独责甲木而不责于三焦也。其疼痛而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旺;其疼痛而不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虚也。
赤痛之久,浊阴蒙蔽,清阳不能透露,则云翳生而光华碍。云翳者,浊气之所郁结也。阳气未陷,续自升发,则翳退而明复,阳气一陷,翳障坚老,而精明丧矣。其疼痛者,浊气之冲突。其盲瞽者,清阳陷败而木火不升也。
         木火之升,机在己土,金火之降,机在戊土。己土左旋,则和煦而化阳神,戊土右转,则凝肃而产阴精。阴精之魄,藏于肺金,精魄重浊,是以沉降;阳神之魂,藏于肝木,神魂轻清,是以浮升。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自然之性也。
         脾升胃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轴,水火升降之关键。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燥湿寒热之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


目病方药
柴胡芍药丹皮汤
黄芩三钱,酒炒 柴胡三钱 白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左目赤痛者。
百合五味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研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右目赤痛者。
热甚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
或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龙眼十个,肉
煎大半杯,热服。
治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
桂枝菖蒲汤
柴胡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菖蒲二钱
煎半杯,热服。
治瞳子缩小者。
乌梅山萸汤
五味一钱 乌梅三钱,肉 山萸三钱,肉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瞳子散大者。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三钱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目珠塌陷者。
芍药枣仁柴胡汤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首乌三钱 枣仁三钱,生,研 柴胡三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目珠突出者。


        医书自唐以后无通者,而尤不通者,则为眼科。庸妄之徒,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甚可痛恨!谨为洗发原委,略立数法,以概大意。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若内伤不精,但以眼科名家,此千古必无之事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卷十
《四圣心源》卷十妇人解
牛润琪:温习«四圣心源 » 2
四圣医学解丝集·四圣心源解丝·七窍解·目病根原
胎妊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