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事聊天,大家认为高三比较苦、累、经常加班,压力大。相对于高一、高二需准备实验(费时、麻烦、危险)、做实验(担心失败被学生嘲笑、担心硫酸烧破裤子),准备竞赛课等烧脑活计而言,高三相对而言就比较简单。职业生涯最后一届高三,由于我的学生大都是高一高二期间学的比较扎实、宽泛灵活的,我要求他们在高三阶段“收敛着点儿学” —— 一切向高考答题规范靠拢。少问类似“为什么我不能这么答?”“我手艺精湛,也不允许直接拿烧杯对着容量瓶口倒溶液么?”这种问题。所以,高三于这些聪明的学生而言,何尝不是一场修行呢?时间被按天计算,天天都是“三点一线”;上课就是做题、听讲解、改错,课下还是写作业、改卷子,学习行为单调;知识方面新鲜内容大幅减少,规范化、套路化训练很多……年轻人总是不那么容易理解像静坐、诵经、行脚等貌似机械重复性的修行活动的意义所在。简单的事情,能够做到无差错地重复一万遍,就是不简单!貌似用来PUA流水线操作工人的话,确实隐含有人生的哲理。新上岗的职工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在日本叫“入社教育”。多年前看过NHK报道一家大企业的入社教育,居然是带年轻人去寺院“坐禅”。新入职员工一排排地端庄静坐在蒲团上,按照师傅的教导,双目微闭、默念心经。起初阶段,师傅手持戒尺游走于其间,不时矫正一下这个、那个的坐姿。坐禅达标叫“入定”,据说一个人在入定后可以具有无穷的力量。检查你是否入定的办法是,师傅在未被觉察的情况下走到坐禅者身后,举起戒尺、猛烈地抽打其后背。是啊,要做好一件事情,心有旁骛是很难胜任的,你必须专注。高三伊始,满腔热情。体育课,请假、写作业,晚上,熬夜、做题。高考不是“百米冲刺”,它是一场马拉松!需理性对待、从长计议。日本那马拉松名将“起跑即用冲刺速度”的传言绝不是真的,我之前的公号文章曾经计算、论证过。人家是按照训练的节奏、不受别人干扰地去跑“自己的马拉松”,才取得冠军的。你的高考备考,也应一样——踏好自己的节奏,不被别人带歪。每天坚持锻炼,有体育课的日子认真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日子也要自己规划出一段户外运动的时间、并认真践行你的规划。如此,一方面不至于高三一年间积劳成疾,最终难以坚持(过去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健壮的身体直接有利于提高当下的学习效率。想我30岁参加日语一级考试,40岁还得参加职称认定必需的计算机考试、外语考试;50岁参加一轮次又一轮次的驾校考试。目前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更是得面临求职测试,以及左一样右一样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考试……所以,高三是你提炼考试策略、修炼考试技能的大好时机。提前准备(吃饱睡足、备好文具、提前到场、按时入场、循节奏做琐事、及时涂卡并借机休息大脑、反复阅读审题、慎重下笔、有重点地检查)的习惯。不对题目中的无关内容过分好奇,多读可以少想,省去脑力、提高答题效率。多想一下可以少写不少字数,于是时间节约了、卷面整洁了。很多提示,请翻看本号有关考试的十几篇短文。细细体会、认真实践,修成正果。高三,主要就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要求去做。虽机械简单,但无需额外费脑。比如书写,1就是1,2就是2,带圈的你就带圈写,写H要3笔、中间要抬起笔2次,写E、F时要注意最后一划别落在底线上,否则不易辨认。你写下的每一个字、符号,甚至说每一笔,都是要替你得分的。除了你自己的老师,其他阅卷人不可能跟你心有灵犀,去费事辨认你的“龙飞凤舞”。学化学,做化学检验,必须有“取样意识”。不管不顾地把一份样品一下子消耗完,除了你的爹妈会容忍,别人不可能容忍。所以,必须先说“取**物质少量,再去进行最佳的操作、描述你期望的现象和结论”。“用平衡原理解释”,阅卷人脑袋里装的第一个必需信号是“化学平衡表达式”。同一个事实,“用周期律解释(理解)”跟“用原子结构解释(理解)”的要点是大不同的。模拟一次、模拟一次,却总把字写错、把符号写得难以辨认,那还叫修炼吗?高三,你都很快18岁成人了,必须把握自己、调控自己,做好应该做的事,问心无愧,就是胜利的高三、圆满的高三。比人家得分多,你会虚妄;比人家分少,你会气馁,情绪不佳,连续好长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对待自己家长,不必客气。说的是该麻烦的事,得麻烦他们。有一位同学在学校住宿不是很适应,家长表示可以附近租房住。但他不舍得让家长来回奔波,选择自己忍受。这真是没有必要。高三,考试比较多,对于每次的成绩,你紧张,家长也紧张,甚至比你还要紧张一些。有时候考后难免“唠叨些没用的”,你就权当他们释放自己的压力了,轻声应着即可。高考,你没有经历过,老师本人大多是经历过的。另外很多老师送过毕业班,甚至送过多届,所谓“阅人无数”。所以你觉得很难过的坎,到老师这里也许“一语点破梦中人”。你高三的成绩,老师也很看重。有困惑要主动去跟老师沟通,免得老师总是替你担心。当教师是良心活,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学生考不好的。但比也要有界线感。老师毕竟不是你的父母,不会无条件、无底线地迁就于你。比较恰当的模式是把老师当成自己未来的老板。世间最铁的人际关系,除亲情外就是两类:战友、同学。君子之交淡若水。在校期间没说几句话,几十年后相见依然是老同学。同学中的好朋友之间可相互倾诉以缓解某些压力,也可交流志愿、一起憧憬未来。要有“学习共同体”意识,你高考的竞争对象不是身边的同学,是那一操场、一操场的全市同龄人。理想化、简单化的日子减少,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的可能性减小。开始担负必要的责任、开始学习忍受委屈、开始习惯于接受无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