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陵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关心支持。2015年2月9日,市信息办正式成立,一年多来,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办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进,我市先后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全国“互联网+智慧城市”百强城市,智慧城市及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2014-2016)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完成,以“多规合一”、政府权力清单为代表的一批智慧应用项目落地开花。下面我就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主要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的建设框架是“平台+应用”,包括智慧民生、智慧政务、智慧产业三大领域。我市智慧城市主要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即“一张网”,建设市-县区-乡镇(社区)三级政务网络;“一片云”,建设市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一个平台”,建设市公共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与公共基础数据库;“一个突破口”,建设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项目;“一批示范应用”,重点实施一批有针对性、迫切性、惠民性智慧应用示范项目。

二、主要工作

(一)升级“一张网”,市-县区-乡镇(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以成功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宽带铜陵建设,截至2016年9月底,全市光纤覆盖率达94%,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约53.1%,拥有3G基站数1235个,4G基站数1711个,移动用户数115.8万,移动电话普及率约72.7%,3G/4G移动电话用户数73.4万,3G/4G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约46.1%;大力推进“全光枞阳”建设,全面提升枞阳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枞阳县通信网络已于7月16日零时顺利并入铜陵本地网;积极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市—县区—乡镇(社区)的三级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基本建成,市、县区有关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终端超过3000台。

(二)形成“一片云”,在全省率先建设基于双活架构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于2015年12月建成投运,部门业务系统正有序迁移,共建共享效果初步显现。截至9月底,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已为33个部门的42个业务系统及门户网站分配了159台虚拟服务器,共节约财政资金投入1400余万元;市云中心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11月底建成。

(三)搭建“一个平台”,政务及惠民信息大数据加速汇聚。建成城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建筑物、电子证照等公共基础数据库框架基本建成。首批18家重点数据共享单位已有478类、5769万多条数据入库并可共享交换,其中与公安、工商、质监、民政、统计、住建等11个部门实现部分数据动态共享;在空间地理数据方面,已累计完成50平方公里兴趣点数据采集,约1000平方公里矢量化地图数据制作,完成8个试点社区88.25平方公里2.5维地图数据制作;电子证照库正在加快建设,已完成13类电子证照制作。目前,市政府数据中心数据总存储达23T,数据共享的种类,尤其是动态对接的单位数量均处于全省前列。

(四)主攻“一个突破口”,智慧城市微模型初步构建。以“六易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社管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全面带动智慧城市“五个一”工程实施,已实现55个城市社区的全覆盖。“易治理”模块,推进“多网合一”,奠定了智能化城市管理的基础,55个社区重新划分了社区基础网格管理边界,划分了823个网格,配备了786个基础网格员。共采集人口信息46.2万条、房屋信息25.3万套、楼栋信息10003栋;“易治理”平台PC版、手机APP已成功上线,网格化管理四级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居民可通过APP上报事件,自动进入12345市长热线处理流程,“以地管房、以房管人、人楼房关联、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社会大治理模式预期目标初步实现。“易办事”模块,社区“一口式”平台首批120个事项已在幸福社区等55个社区上线,累计受理办件4476件,办结3023件;其中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和市住建委等部门事务可在社区“一口式”平台直接办理,全程信息化率高达81%。民政、残联类部分事项办理已取消纸质材料受理。“易服务”模块,按照构建“门网线端”服务体系的要求,支付宝、微信铜陵城市服务平台共上线便民服务事项70项,是我省上线最早的城市,“易铜陵”APP上线事项151项;智慧铜陵、铜陵公安在线、铜陵市人民医院等一批微信公众号影响广泛。“易生活”模块,“易铜陵”市民服务网及其APP移动端均已上线试运行,具备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家政服务、为老服务、公益服务、居民随手拍(12345市长热线随手拍)等应用功能。“易决策”模块,重点项目管理系统PC版、手机APP己在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完成测试并上线。“易考评”模块,基本完成开发,正在结合社管平台应用优化流程。

(五)推进“一批示范应用”,信息化应用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严格项目审核,突出资源共建共享、坚持项目惠民导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批复立项财政性投资信息化项目57个,总申报投资为22462.57万元,核审后投资为18674.8万元,核减资金3787.77万元,核减比例16.86%,其中,已建成重点项目30个,主要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市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及公共服务平台、市“多规合一”联合审批系统、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市智慧交通联网中心工程、市新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市智慧港航一期工程、长江大桥固定治超监测站信息化工程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深化智慧城市“五个一”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网络强基工程、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信息惠民深化工程、智慧政务提升工程、智慧产业壮大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积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努力实现让城市感知更加透彻,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让发展更加科学,让人民更加幸福,全力助推“四个富有”城市建设。同时,也欢迎媒体和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问题

一.近年来,中央和省里面都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请问我市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进,初步实现了“一号一窗一网”目标。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专项实施方案》,此方案包括“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政府权力运行监管”、“多规合一”、“五证合一”、“综合执法”、“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6个子方案,形成了放管服改革“1+6”政策体系,我市也成为省内首个出台贯彻落实5月9日全国全省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系统改革方案的省辖市。

2.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建设。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准,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相关证明信息等跨部门互认共享,极大简化了群众办事的前置审核环节,目前,全市已完成低收入家庭证、五保证等13类电子证照制作,率先打通社区“一口式”与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系统接口,民政、残联类部分事项已取消纸质材料受理,流程优化效果初显;通过社区“一口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分类受理的多个业务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进行“一口式”受理,实现了政务服务就近办理、同城通办的目标;率先将公共服务平台与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整合为一个服务平台,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截至目前,全市40个部门256大项、503小项,行政审批事项均可以实现网上指南公示、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在线办理等功能。

3.突出移动端服务。已全面梳理移动端便民服务事项323项,计划年内上线事项228项。目前,支付宝、微信铜陵城市服务平台共上线便民服务事项70项,易铜陵”市民服务网及其APP移动端均上线151项。市民还可以通过“随手拍”功能,用手机随手拍照,进行事件上报,上报事件进入12345市长热线的事件处理流程,打造政民沟通互动新渠道,创新全民共治的社会大治理模式。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平台与易铜陵APP的对接、支付宝授权登陆对接、水费的查询缴费等项目的实施。

二.请问,正在城市新建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及体验馆主要功能是什么?

建设智慧城市运用管理中心是国家提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系统工程之一,它以城市大数据为基础,用图表和数据展示城市运行状态,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市智慧城市体验馆主要包括序厅、综合管理厅、智慧政务区、智慧产业区、智慧民生区五大部分,它的建成能够使广大市民深切感知智慧成果、切身体会智慧应用。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及体验馆项目自今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陵城市超脑正式宣布上线 科大讯飞用A.I.让城市更智慧
华炬地方债|专项债券项目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大数据平台对于智慧城市有多重要,看看丰宁智慧新城就知道!
1.6亿,又一政务类数据中心项目开工
2014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通报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