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被全网心疼的男人,刷屏朋友圈背后,我看到了1.5亿人正在被抛弃……

作者丨鱼籽酱·悠悠

01

“你可怜可怜我吧!”

这是一个老人无助的哀求声,响彻整个网络。

这是3月25日,疫情下的长春。

各小区封闭管理,独居的老人,菜吃完了,余粮也不多了。

他和往常一样去楼下买菜,却没想到超市大门紧闭,只能在网上买菜。

而且不收人民币!老人彻底懵了。

超市员工让老人用微信支付。

老人摸不着头脑:“啥微信?那上哪儿取?微信上哪儿取去?”

他像个迷失的孩子,茫然地向周围看看,想看看微信到哪儿取去。

“取不到微信,就买不到菜吗?”他快哭了。

只见对方说,不能用微信支付,就没法卖菜给老人。

老人只能站在超市门口,眼巴巴看着店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看到这个视频,无数网友心酸地落下了眼泪。

有网友说:我也在这里哭了,想到我爷爷。

突然想起了我爸,教了好几次用微信都不会,真的特别难,能不能帮帮他们啊!

年轻的时候或许他也意气风发,也许救过人,也许是志愿者,也是父亲、儿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却成了弱势群体。

好在,社区网格长忙完工作后,马上上门给老人送去了蔬菜包。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这只是被镜头拍到的老人,那没有被拍到的还会有多少老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而陷入生活困境?

吉林疫情,仍在继续。多日采取隔离措施,菜价高涨且一菜难求。

有人用各种app订好几个闹钟抢菜,依然抢不到,哀叹弹尽粮绝了!

有人抢了五天,什么都没抢到。

年轻人都抢不到菜,那独居老人又该怎样度过这艰难的时刻呢?

数字产品、网络、智能手机,这些文字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是如此陌生,更谈不上使用了。

在病毒面前,高龄老人是“高危群体”,疫情之下,他们更是“薄弱群体”。

为了生存,他们依然选择在陌生的智能化世界里艰难探索,只为不被这个世界抛弃。

02

2年前的武汉,那种悲怆和痛苦,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那个全家感染,在微博写下“你好”之后离世的老人,让无数人破防。

老人是退休教师,77岁。

女儿是单亲妈妈,28天前因疫情去世,家中只剩下老两口和13岁的外孙女。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疫情终没能放过苦难的他们。

可怜的老人四处求助,没有得到回应。实在没有办法了,为了让外孙女得到救治,他开始彻夜研究网络,好不容易在凌晨发出了“你好”。

我们很难想象,在社区封闭,沉沉暗夜里,老人是如何孤寂地摸索着学会了上网。

这些老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他们实在力不从心。

网络智能时代进入“快车道”,智能技术几个月一升级,半年一迭代。

我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是否注意到我们的父母已经被陷入了“智能迷失”?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上海做绿化工作,为了不给女儿找麻烦,春节前自己背着行李去火车站买票回老家。

他6次来到火车站,每次在售票口前排完长长的队,都没买到票。

老人问有没有站票,站着也要回家。

售票员说:“你去网上看看吧!”

大爷听完就崩溃了,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网上俺不会。”

无奈之下,他只好对工作人员下跪,求他帮忙。

看到大爷下跪的视频,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年轻人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却让他舍弃了全部尊严和体面。

曾经,他一人在外打工,养活全家人,背包一背,买张票就走了。

可是时代变了,他拿着钱却买不到一张回家的票。

近年来,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现象频频发生。

老人冒雨去交医保,却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手机支付。

曾经,孩子不赡养老人被嗤之为抛弃老人的不孝子孙,那么现在拒收现金难道不是对老人的另一种抛弃吗?

老人不会扫健康码,被拒乘。

隔着屏幕,从老人佝偻的背影就能看出,当时老人有多么落寞无助!

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64亿,其中,没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老人有1.85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56亿人从未接触过互联网。

有些老人即使接触过互联网,也只是上网浏览信息。

因此,各类微信小程序,各类APP,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他们仰望着它们,却无从入手。

网络智能的发展,颠覆了老年人一辈子熟悉的生活方式。

当有些老人不会刷行程码,被被防控员推搡,被拒乘公交地铁时,他们问:

“我犯了什么罪?”

是啊,他们又有什么罪呢?

他们只是岁数大了,眼花耳聋,记忆力减退,难道这是他们的错吗?

他们用了一辈子现金,搞不懂什么是扫码,更别说绑定银行卡,人脸识别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

很多老人,曾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了社会发展拼尽全力,却在社会快速运转中,沦为“数字难民”,被时代无情抛弃。

迷茫,慌乱,无助,害怕,崩溃,都无法诠释他们的内心。

进步之外的苍凉,犹如一堵墙,他们小心翼翼地跟上,却仍然处处碰壁。

03

疫情就像放大镜,对挣扎在底层的老人来说,显得更加残酷而窘迫。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底气。

在电视剧《欢乐颂》里,安迪的父亲很早就抛弃了她和弟弟,但到年老时,却倾尽亿万家财也要认下这个女儿。

这是他在商海沉浮多年后,终于认清人性的真相后,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钱财不是最重要的,儿女才是自己的“靠山”。

曾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养老院里的两个老人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其中一位老人有子女,电话打过去后,子女们马上赶到养老院,详细询问情况,并将老人接回家照料。

养老院担心子女会闹,赶紧赔礼道歉,并负担医疗费外加营养费。

另外一位老人没有子女,他只能躺在养老院里,被护工指责。

护工指责他瞎胡闹,摔伤了还得连累她们受累。

老人一声不敢吭,只能默默流眼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恩怨,就有恃强凌弱。

如何对待老年弱势群体,一直考验着整个社会的良心。

欺凌老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比如无儿无女的老人,因听力不太好,被护工拧耳朵、扇耳光。 

养老院老人去向护工要蚊香,被打得皮青脸肿,浑身是伤。 

无论是被智能产品抛弃,还是被打伤虐待,都是对这一弱势群体的霸凌。

曾看到过一篇《老人难》的小文:

老来最难改变的是习惯,

最难提高的是速度,

最难得到的是尊严,

最难说的是狠话,

最难保持的是健康。

其实老人图得并不多,只要我们:

看到前面踽踽而行的老人,稍微等一下他们;

遇到不会操作系统的老人,举手之劳帮一下他们;

为不会网络购票网络挂号的老人,留一些窗口;

为不懂微信支付的老人,留一些现金。

科技是冰冷的,但时代应该是有温度的,让他们体面且放心的老去,才是我们余生最该完成的使命。

点亮【在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参考来源:

抖音@芒果都市  抖音@洛阳网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说和尚是弱势群体 你信吗?
1942年河南大饥荒彩色老照片:饥饿的儿童们是最弱势和无助的群体
从“生存”到“尊重”: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演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
上门送平安!忻州消防筑牢弱势群体消防安全“防火墙”
老有所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