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绩效管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由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亟需解决,所以当管理学者提出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比绩效考核更好的提升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时,企业往往忽视了前面提到的三个阶段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条件,盲目地追求所谓更加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在不具备一定管理基础的情况下追求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反而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企业在赚取第一桶金后迅速发展,在98年的时候,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五千万左右。当时该企业的老板提出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引进了一位某跨国医药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

这位总经理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引进了他原来服务企业的成套的绩效管理制度。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制度和管理规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这家企业的应用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本来是希望在很好的发展势头下,借助职业经理人的力量迅速突破亿元销售大关,但是经过两年的运作,不仅没有实现目标,反而导致骨干大量流失,销售业绩下滑,企业错过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家企业作为当年保健品行业的新生力量,采用了很多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内的营销人才,用简单“大包制”的方法极大的调动了这些人才的积极性,带动了企业的迅速发展,当然也引发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但是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后一步到位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在解决不规范问题的同时,由于过于超前,反而制约了企业的灵活性,既增加了大量的管理沟通成本,又使企业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企业的管理问题往往都带有系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更是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从系统性上来说,表象上是企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制,但其本质可能是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思考与定位,关键问题可能在于缺乏管理的环境、高层管理者的承诺、职业化的经理、职业化的员工。

比如说绩效管理问题,很多企业寄希望于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来解决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定位本身存在认识偏差,再科学的管理机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管理的环境氛围以及管理者与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也会对管理机制的适用性提出挑战。


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绩效管理重心


当一个企业表现出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机制时,企业盲目地基于“人事互动阶段”对人的价值的判断,设计所谓科学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但如果企业老板或者管理层对人的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人仅仅等于力的输出者”这一阶段时,可以设想这个体系对于这个企业而言是超前并且不适用的。

另一方面,从阶段性上来看,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管理的重心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会表现出人治的特点,老板往往会身先士卒来带动员工。这个时期,绩效管理的重心首先不是规范化,因为追求规范可能会导致规矩太多损害企业的活力,重心应该放在强化角色和情感维护上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量职业经理人和新员工进入企业,表现出与创业团队、老员工在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冲突时,就说明企业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这个时候绩效管理的重心就应该放在建立标准、规范,优化流程、素质,提高效率上。

当企业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会出现组织僵化和官僚化的特征,这个时候则需要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牵引文化创新、学习创新,提高融合力与竞争力。

所以,有效的改进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绝不是一锤子买卖,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推进的过程。管理的原则在于解决问题,而衡量解决问题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在于适用性,有些看起来很先进的方法工具可能并不一定适用于某个特定的企业。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形成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当我们以咨询顾问的角色进入一个企业并试图诊断企业问题时,通常会以一个既定的规范管理的模式或者规范管理的组件去一一对应并提出这个企业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之所以存在问题是因为不符合我们既定的所谓最佳管理实践。当然,我们会给它扣一个很大的帽子,叫做不能支撑企业战略实现,功能缺失或者体系落后等等。

但是,假如我们换一个标准去衡量,也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我们以员工的状态来衡量,或者以组织绩效的提高来衡量,你会发现一个可能算不上有管理体系的、看起来乱糟糟的公司,可能组织绩效一直在高速增长、员工士气一直很高,那么不符合最佳管理实践的那些问题还是问题吗?你敢保证按照你规范的要求改进以后会达到或者超过现在的状态吗?

华为任正非在《管理的灰度》一文中有这样的相关诠释“我们要有管理改进的迫切性,但也要沉着冷静,减少盲目性。我们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长期后悔的事。不能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管理改革要继续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

对此,我的理解是当企业遇到问题时,如果不能结合实际需要适时建立、创新管理机制与体系,将会使问题走向不确定性,导致后患无穷。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合时宜的盲目追求管理机制的先进性、完整性,同样可能自寻烦恼,甚至破坏巨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形势下烟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企业绩效考核为什么会失败
如何激发员工的动力?“三个公平”一定要做到
如何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员工执行力?
对话:过冬防寒的绩效和薪酬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