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禅诗,道出心灵的故乡,灵魂的归宿

文/绿窗花影

“对我来说,内心宁静的话,守着几棵树一样可以过一辈子。它们可以成为永久的知己。

山色这么美,看一整天也不会厌倦。得到的愉悦,远胜过赚一千万,开奔驰和宝马。”

——没有一点慧根的人,无法说出这番话。

选择宁静淡泊,把富贵名利当作浮云,把自然草木认作故乡,这是一个摄影师的故事。他在四十岁时,告别城市,回归田园乡居,结婚生子,过上了悠闲的慢生活。

每日清晨即起,徒步去林中拍雾,拍四时景物。孜孜追求完美,艺术是滋养他灵魂的源泉。

想起米勒,那个朴实的画家,他三十五岁携家迁居至巴黎郊区,一住就是二十七年。劳动与作画两不相误。在原野上劳作,获得心灵的舒坦与自由。

米勒远离了他认为是杂乱荒芜的城市,也终于获得了属于他的成就。

繁华盛世几多诱惑,常常令人浮躁不安。偶尔走访山林,亲近草木,是城里人的向往。而真正把家安在僻静的乡野,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想要实现归隐,确实不太容易,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一些财力。

遥远的山村,仿佛遥远的梦境,美丽飘渺,可望而不可及。

而在古代,辞官归隐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北宋时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告别了叱咤风云的官场生涯。这也意味着纷芸的过往,终于落下了帷幕。余生的时日不多,返璞归真才是最好的归宿。

在南京郊外,修筑了一处“半山园”,他自号半山居士。此地距城里七里之遥,距钟山也是七里之遥。可步行往返于红尘与山林之间。可谓理想的居所,既不枯寂,又相对方便。换成现在,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栖身之处。

晚年的王安石,皈依佛门,笃信佛教,他写下了不少的禅诗。对于悠悠青山,一抹黛色,尤其情有独钟。近水楼台的钟山,更是他经常走访的地方。

随月出山去,

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

芳气著人衣。

正如他所写的诗句,王安石寻云伴月,流连山色花影 ,悠游于山水之间,一身芬芳诗意。

悠闲的隐居生涯,使身心放松,才思如泉涌,王安石写下了不少诗篇。

有一首绝妙的禅诗,题为《游钟山》,短短二十八字。其中一个“山”字,被重复出现了八次。倒也不觉得突兀,诗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我们一起来欣赏:

终日看山不厌山,

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

山水空流山自闲。

诗的意思简洁明了,就是说,呆在山中一整天看山,都不觉得厌倦。还心心念念,想买下一座青山,终老于山间。

等到漫山遍野的山花都已落尽了,青山依旧在,迎接朝霞,送走落日。溪水潺潺而流,山色明明暗暗,悠悠青山不动声色,它始终安然闲适。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多有着山水情结。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山,在诗人的笔下,风情万种,撩人心弦。它使人不爱不罢休。

曾经心怀天下的变革家,迟暮晚景之际,早已不再过问世事。他把满腔深情,倾注于令人仰止的青山。

此心安处是吾乡。青山是他心灵的故乡,也是他灵魂的归宿。

他甚至动念,想要买山。

只是一句打趣的话而已。因为情深所至,就想拥有它,耳鬓厮磨,朝夕相处。

山,其实不必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晚年悠闲,王安石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忘情于山水之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绚丽的山花,纷纷飘坠。片片花瓣委落于尘土,也随流水而飘逝,殊途同归,化为虚无。

荣枯变幻,生死相替。正如人世间的荣辱得失,贫富贵贱,兴衰变迁,皆反复无常。

山花溪水兀自流逝,只有青山悠悠,亘古不变,岿然屹立。

繁华落尽见真淳。始终不变的是青山,换言之,它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如果能够保持淡定从容,冷静理智,内心就不会被世俗名利,沉浮往事,各种琐碎所扰。

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安石的晚年,这份爱山的情怀,倒是很值得回味。

北宋黄庭坚,著名文学家兼书法家,他如此评论王安石:

“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绿窗花影原创诗词赏析,愿与你晨昏相伴,细数流年,看遍花开花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的一首禅诗,道出心灵的故乡,灵魂的归宿
王安石罢相后的一首诗,文中8个山字,却道尽平生的洒脱
山色轻呢
正值山花好时节…
中華經典禪詩三百首(七言)
古诗词日历 | 王安石《游钟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