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徐伟祥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病变局限在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消瘦,病情迁延,轻重不等,容易复发。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通常为口服SASP(硫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会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少及溶血反应,并干扰叶酸的吸收,导致贫血、精子数量减少及形态异常等副作用,因此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重辩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一般可分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血亏虚、气滞血淤六型。湿热内蕴型症属湿热壅滞,传导失司,方用白头翁汤清热利湿,理气止痛,多用黄芩、黄连、秦皮等清热药;肝郁脾虚型症属肝郁气滞、横逆犯脾,方用痛泻要方疏肝理气,健脾止痛,多用白术、白芍、防风等柔肝养肝药;脾胃虚弱型症属脾失健运,治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和胃益气,多用扁豆砂仁、莲子肉等化湿健脾药;脾肾阳虚型症属脾肾阳虚,肠管不固,方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温肾健脾,涩肠止泻,多用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等收敛、补肾药;阴血亏虚型症属久泻伤阴,湿热未尽,治以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养阴清热,益气固肠,用生地、麦冬等养阴药的同时,配合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药;气滞血淤型症属肠络淤阻,腑气不通,治以膈下逐瘀汤行气活血,健脾益气,常用桃仁、红花、川芎、五灵脂等活血化瘀药。

  此外,在临证诊查之际,中医重视分清主次,辨明缓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初发或急性期,多属湿热蕴结,常见腹泻急性发作,肛门灼热,泻而不爽,里急后重,便后症减,以清热利湿治之;缓解期或反复发作者多为脾胃虚弱,肠道功能失调,常见大便稀溏,里急后重,便后症不减,以健脾益气治之。

  另外,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多在直肠、乙状结肠,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口服中药结合自拟灌肠方治疗,灌肠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可避免口服药因消化酶破坏药性,以及苦寒伤胃等弊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对肝脏的生化反应和对肝脏产生毒副作用,比口服给药吸收快,药物作用时间长,容易被吞咽障碍者及呕吐患者接受,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溃疡性结肠炎方:健脾敛溃散(附化裁)
溃疡性结肠炎难治,试试这张方子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
李德新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2015年5月5日播出《固护肠胃安然入夏
溃疡性结肠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