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到!4个实用妙招,让你整个秋天不生病

8月7日是“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是秋季的开始。但这并不表示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这段时间正处于“长夏”期间,盛夏余威仍在,气候延续闷热、潮湿的特点。

 


立秋时节,民间有“晒秋”、“啃秋”、“贴秋膘”的习俗。

 

“晒秋”,主要是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有这样的习俗。因为平地少,农民便利用自家窗台、房顶架晾晒或挂晒农作物。

 

“啃秋”,也叫“咬秋”,寓意夏日炎炎酷暑难耐,时逢立秋,吃西瓜就可以紧紧咬住秋天,民间说法这样可以不生秋痱子。



“贴秋膘”,人在夏天没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夏天过后体重都会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吃各种各样的肉,以肉贴膘,补一下由于苦夏造成的营养不足。但肉食不宜多吃猛吃,在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滋阴润燥的肉食,比如鱼肉,鱼的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脂肪含量也低,有利于调理脾胃功能。此外,鸭肉、河虾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上说,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体也要顺应自然,避免大量出汗和体力消耗,收敛肺气,调整情绪,预防感冒。轻松e保教你几个小妙招,在“吃、喝、睡、动”4个方面科学养生。



 

立秋之后应少吃葱、姜、蒜等辛味食物。摄入过多,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适当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推荐大家可以吃这几种酸性水果,比如苹果、葡萄、柚子、山楂等。但是葡萄性寒凉,经常便秘、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应季的蔬菜,比如萝卜、莲藕、芋头、南瓜等也可适当多吃。

 

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也可搭配食用,例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总之,秋季应多吃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物。

 


 

燥气伤肺,耗人津液,引发口干、唇干、鼻干、咽喉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一提起“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喝水。

 

喝方面,若是只喝白开水,水分进入人体,很快会被蒸发排泄,不能完全“喝走”燥气。可以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常温的盐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温的蜂蜜水。这样做既能补充水分,还能预防秋燥引起的便秘。



 

立秋开始,自然界旺盛的阳气开始减弱,阴气逐渐增强。我们的睡眠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休息,能保护心脏,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秋季,小憩午睡也有助于调养身心,一般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午睡不宜选择阳台、树下、露天或有穿堂风的厅堂等地方,更不要穿无肩、无领或紧身衣午睡,防止出汗当风,引发肌肉关节酸痛、四肢僵硬。午睡时天气炎热,但也要注意适宜保暖,不要一时贪凉而生病。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要注意预防感冒,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秋季气候趋于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外出运动一定要注意防晒,注意补水。



秋季是夏到冬过渡的季节,这个时节我们要调整饮食,注意睡眠,劳逸结合,补充夏季的消耗,也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充分准备。







关于秋季养生,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秋季的饮食之道
用形气神生命观指导秋季养生
秋分|阳气收敛渐微凉,养肺保安康,推荐一款秋季经典小吃(附视频)
秋季是养肺好时机,做好这三点,轻松度过“多事之秋”!
秋意绵绵
秋季养生防秋燥五个妙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