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是“丹田的实质”,知道的人却不到1%

诚信  互助  感恩

我们知道丹田的训练分为“顺式呼吸和逆式呼吸”,顺式为养,逆式为用,顺式是吸气入肺,而后实“丹田”,逆式是吸气入肺,同时提住“横隔膜”,使内脏下砸至胯,令“丹田”充实,可使重心稳固,合住身劲。

无论是“顺式呼吸”还是“逆式呼吸”,其实质就是“横隔膜”升降带动内脏运动,从而改变身体的“重心”。我们吸气入肺,肺部会如同气球般膨胀,然后推动“横隔膜”下行,内脏下行至腹部,使得腹部充实。“逆式呼吸”,需要用力把“隔肌”提住,在肺部达到一定气压以后瞬间释放。“横隔膜”崩弹式下行,带动内脏冲击胯部,带动一身之劲力。

在发劲瞬间,主动呼气会使得肺部气压减小,膈肌获得的对抗压力相对减小,内脏向下产生的冲击力自然会减小。正确的做法是,在吸气进肺,达到一定气压以后,“膈肌”发放瞬间有个“咬气”动作,此时会加速内脏向下的冲击力,产生更大的冲击力。这种方式可以带动整个身体的体重快速下砸,形成的劲力称之为“千斤坠”。我们在与对方对抗时,用的就是这种劲力,打击到对方的一刹那,身体的重量随之也到了,产生透劲,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将身体挂在手上进行打击”,对功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很多武术爱好者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气”的作用,但实际上“气”是为“横隔膜”服务,“横隔膜”摧动内脏,“内脏”带动人体起落,过于强调“气”,反而不能形成整体劲力。特别是在打连续劲力的时候,如果用气去驱动,是无法形成快速的连续打击的,气的交换需要时间,没有办法衔接好肢体的速度。同时“气”对肌肉的影响比较大,会使肌肉紧绷,而此时如果通过“意”来控制,可以使身体的“筋骨”崩弹,既有速度也有劲力,能够形成更好的效果。


· 陆功翰老师劲力展示

我们看到形意拳谱中的记载,打崩拳时,气是自动往里走的,不需要去管呼吸,可能大家会感觉到不可思议,但确实是这样的。出拳时,“横隔膜”是崩弹式往下运动的,它就像风箱一样,使肺部快速进气。所谓在“在气则滞,在意则灵”,用气打拳,趋于呆板,用意打拳,表现灵活,且能够形成“灵劲”,也就是“颤劲”,所谓“灵劲上身天地翻”,可见这种劲力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师专栏】解析“闭五行”练法,讲述较丹田的实质,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传武技法!
[转载]一部尽泄天机的武术典籍
传统武术如何练就强大的“千斤坠”劲力!
气功减肥(本人亲身体验月减20斤)
吐纳呼吸法真正的道家吐纳呼吸法
分享一段民国时期的形意拳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