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天地玄黄,人生五伦,三纲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常识,在历史发展进城中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传承文化血脉的作用。

“天地玄黄,人生五伦,三纲五常”三个词不可混为一谈!天地玄黄讲的是人类对宇宙最初的认识,人生五伦讲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三纲五常讲的是儒家讲的伦理。现在我们分别来讨论:

天地玄黄

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第一句。虽然《千字文》是启蒙读物,但是所讲的知识,都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

2,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对仗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

3,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四书》和诸子百家等等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

人生五伦

1,人生五伦是指古代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2,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君义臣忠,乃是上下相怜(关怀,提携),虽有位次而德业(道德和术业)互钦(钦慕),相扶相携,同舟共济,共荷道义,才是君明臣贤之道;父子有亲,乃是慈孝相继,父慈子孝,缺一不可之道;兄友弟恭,乃是长幼有序,礼义相悌之道;夫妇有别,乃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平等相爱,相濡以沫之道;朋友有信,乃是以正相契,义气相投,互谅互让,肝胆相交,荣辱与共之道。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思想,在大家的认识里,或许就是封建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但它具体是什么意思?

1,“三纲”的观念,源自法家,但法家其实也是源自儒家。

西汉董仲舒开始,儒家才有了三纲五常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一看到这三句 ,可能大家就会联想到愚忠、愚孝,先别急,再看看下面。

2,什么是“五常”呢?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为道之心。就是博爱,仁慈。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自己对亲人的爱推广及人就是仁。

义为道之动。义者宜也。合乎道德规范的言语行为就是义。仁如果说是道德观念的话,义就是这种道德观念的具体执行,仁和义一般并用为道德的代表,所谓“仁至义尽”。

礼为道之用。礼是为了约束和规范道德而制定的基本的生活礼仪和准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你这个道德从哪里表现出来,总不能光靠嘴吧?

智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自私自利,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仁的意义,才会去践行仁道。

信就是诚信。讲信用,不虚伪。信近于义,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立国、立人之本,这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基本美德。

3,五常与五伦是有联系的。

“常”的意思是“不变”。佛家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是说,一切都在变化中,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但儒家认为,人世间有永远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常”,也就是“不变”。儒家认为,人应当坚持五个永远不变的原则,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从五伦中来的,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但三纲不是孔子提出的,而是董仲舒提出的。儒家后来为人所诟病,与此有很大关系。董仲舒认为,在五伦之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重要的。把这三种关系规范好了,一切的社会关系就都理顺了。于是,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原则,即,为臣为子为妻者要绝对服从为君为父为夫者。这就是所谓的三纲。

小结

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总体来说,这些传统文化,一半是属于社会生活中认可民风习俗约束,演化为乡规族规,另一半作为统治者惩恶扬善的手段。

最要紧的,是要弘扬“德”、“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伦观念的再认识
读《文化与人生》
董仲舒巫术化儒家价值观
唐文明 | 五伦观念的再检讨——再读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师为生纲,圣为人纲——五纲六伦论
李存山:重视人伦解构三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