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药】得了高血压,怎样用中药调理?值得一看!

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西医)的名称,一般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 130—139/85—89mmhg为临界点,仍在正常范围内;

  • 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一期;

  • 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二期;

  • 180—210mmhg为高血压三期。


如果血压从临界点慢慢向期靠近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了!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中风”的范畴,认为本病主由机体阴阳失衡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内生风、火、痰、瘀致病,病变主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发病初期以阴损为主,临床多见阴虚阳亢……后期阴损及阳,多见阴阳两虚(包括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等,症状复杂多变。


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气血协调,血压合适、稳定的状态,同时逐步消除症状。辩证上审证求因,以调和阴阳为宗旨,处方上多以“镇肝熄风汤”为参考,随证加减化裁,灵活多变。


此病虽由多种原因引发,其病因病机与发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调与此病关系密切。



高血压病因


1
 情志因素


中医理论历来重视情志和疾病的关系,正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的情志变化超过所承受范围,可直接影响阴阳气血失调,超过人体脏腑的调节能力就会发病。


如人在盛怒之下,“大怒伤肝”,因肝体阴而用阳,其性主生主动,喜条达,素体阳盛或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则发“眩晕”“头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2
生活失调


生活规律的骤然改变和时令季节失于调理,亦可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引发“高血压”病的发生。


饮食不节、过度饮酒、食晕、纵欲等都是导致气血阴阳失调的重大诱因。


其中,饮食失节在本病的发病因素中占有重大比例。过食肥甘原味伤脾碍胃,生湿酿痰,痰湿阻滞,风痰上扰,亦会引发“高血压”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忧思劳倦和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均可致气血虚弱。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失濡养,肝失濡养则虚风内动导致眩晕。


此外,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皆可引发“高血压”病。年老肾精亏虚和先天不足或房事过度耗精伤肾也是导致“眩晕”引发血压上升的一个原因。


淤血内阻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大原因,瘀血形成因素大致由外伤、出血、气虚、气滞、血热、血寒、情绪改变、生活失宜等七大因素。



高血压治疗


1
肝阳上亢型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则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重,脉玄或数......

     

治疗上主用“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法。


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怀牛膝、生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柔肝滋阴。


  • 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

  • 若肝肾阴虚甚者,目涩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玄细数者,酌加枸杞、首乌、生地、麦冬、玄参。

  • 若见目赤便秘,选加大黄、当归通腑泻热,眩晕剧烈、手足麻木、震颤者,加羚羊角、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熄风,清热止痉。



2
肝肾亏虚型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治疗上主用“滋养肝肾”法。


代表方剂:“左归丸”和“地黄饮子”加减,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活络。


  • 若腰膝酸软甚者,加盐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

  • 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夹有痰湿,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3
痰湿中阻型

  

临床表现: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上主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


代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苡仁、茯苓健脾化湿,天麻熄风解痉止眩。眩晕甚者呕吐频作,视物旋转,酌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复花镇逆止呕。


  • 若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豆蔻芳香和胃。

  • 若耳鸣重听,酌加郁金、菖蒲、葱白以通阳开窍。

  • 若痰郁化火,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中医治疗此病方法诸多,但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病情,辩证论治,脱离“辨证”,中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提醒朋友们,在用药前,请先咨询药师或医生。


作者:执业药师江建平 / 编辑:李方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学习笔记304
有调和肝胃作用的方剂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七)
眩晕学习材料
170.半夏白术天麻汤
健脾活血化痰治高脂血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