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7-2 土壤的物理性质

本文内容为复旦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图文课件。如果你对该内容有兴趣,请扫描二维码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扫码进入☟

·  正  ·  文  ·  来  ·  啦  ·

同学们好!

前面我们学完了土壤的组成及其特征,从总体上了解了土壤。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与土壤有关的重要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物理性质是最基本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其它性质,例如土壤养分的保持、土壤生物的数量等。它包括土壤的颜色、密度和容重、质地和孔隙、结构、水分、热容量等等。下面我们来分别进行介绍。

拿到土壤样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其颜色,这可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一般,根据颜色,可以进行一些判定:这是黑色土壤。黑色程度与腐殖质含量呈正相关;白色土壤,白色与土壤中的石英、高岭石、碳酸盐、长石、石膏和可溶性盐有关;红色土壤,红色是土壤中含较高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黄色土壤,黄色是水化氧化铁造成的。

土壤密度和容重。密度大家都明白,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含有空气、水、矿物质和有机质。而且,正如我们这张图所看到,不同的土壤,疏密程度有很大差别。所以,在定义土壤密度的时候,会明确说明是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这排除了液相物质,同时还不含土壤孔隙,就排除气相物质,也就是只剩下单位容积固体土粒的质量。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方便,我们以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的质量称为土壤容重,这是包括土壤孔隙和水分的,是一个假的密度或者比重。而土壤的真正密度,应称为土壤固相密度或土粒平均密度。土粒,就是土壤的最小单位。

那么如何测定土壤的密度呢?当然,必须要知道土壤固体和土粒的总质量和总体积,然后二者相除就可以了。质量好说,将土壤在105摄氏度烘干称重就是了,之所以用105摄氏度,那是为了保证水分都完全蒸发。问题是,如何测土粒的体积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比重瓶排水法,也就是将已知质量的土样放入水中或其他液体中,排尽空气,求出由土壤置换出的液体的体积。然后,以烘干土的质量除以所求得的土壤固体体积,即得土粒密度。

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些相关物质的参数。岩石的密度为2.53.3/立方厘米;土壤为2.62.8/立方厘米;土壤容重呢,是1.01.5/立方厘米。土壤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肥瘦和耕作质量。土壤容重高,说明土壤紧实,孔隙数量少,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较差。所以,土壤容重小的土壤相对比较好。

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粒度。根据粒径,可分为砂粒(sand)、粉砂(silt)和黏粒(clay)。

在汉语当中,有两个字,沙和砂,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不知道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如果没有,现在想想,然后弄清楚也不迟。

土壤质地,是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土主要是大粒径的土粒组成,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缺乏有机质,保肥性能弱。如果施用速效肥,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因此砂土上要增施有机肥,并适时追肥。粘土则相反,主要是小粒径的土粒组成,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保肥性能好,但排水性能和通气性差,有雨水或灌溉时,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也会阻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壤土的质地,则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由于壤土是砂土和黏土的组合,根据其组合比例的不同,又可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四类。在野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进行测定,土壤加水充分湿润后,看能否搓成小球、小细条和小环。砂土,是无论加多少水,也不能搓成球的;壤土,可搓成小球,小细条,甚至小环,但弯曲的长度和易断裂程度不一样。粘土,可搓成小球、细长条,弯成小环,压扁后还没有破裂和缝隙。

由于地球上的土壤有很大的区域差别,因此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但一般都做成一个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我们以美国农业部的土壤质地三角图为例来进行说明。总体上,根据粉粒、砂粒和粘粒等三种粒级含量的比例进行划定,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比如,现在有一个土壤样品,经测定,粉粒占40%,砂粒占35%,粘粒占25%,那么它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按三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三条底边的平行线,三线相交点,即为所查的质地,壤土。

土壤结构,是土粒的排列、组合形式。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可用于分析土壤颗粒的胶结情况,分团粒、块状、核状、柱状、棱状和片状结构等。其中,块状结构体,长、宽、高大体相似,无明显的棱角,有机物质缺乏;对应地,核状结构体,也是长、宽、高大体相似,有机物质缺乏,但有明显的棱角。片状结构体,结构体呈扁平状,是由于流水沉积或某些机械压力所造成的,土壤有机物质贫乏。柱状结构体,棱角不很明显,主要发生在碱化层中;棱状结构,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土壤结构类型;棱柱状结构,则是在干湿交替频繁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这些结构体总孔隙度小,而且是非活性孔隙,结构体间通气孔隙大,成为漏水漏肥通道。在这样的土壤中,植物根系很难穿扎,干裂时常扯断根系,属于不良结构体。

而土壤的团粒状结构体,是经过多次复合团聚而形成的。一般,先是单个土粒,相互凝聚成复粒或粘团,再经过逐级粘结作用,依次形成微团聚体,微团粒,然后再经过多次团聚形成较大的团粒。具有团粒结构体的土壤,是良好的结构体,总孔隙度大,内部有多级大量的大小孔隙,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

如果土壤质地或者结构不好,怎么办?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来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这与提供植物养分的肥料是不一样的。这些改良剂有人工的,也有天然的。如施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聚丙烯酰胺,除改良土壤结构外,还可蓄水保墒。天然的,有从有机物中提取的腐殖酸盐、树脂胶、多糖醛类。另外,施石灰调整酸性土壤pH值;施石膏抑制土壤中的Na+HCO3-CO32-等离子;施用有益微生物来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近些年,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也日益受到了重视。生物炭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调控营养元素的循环,生物炭本身的孔隙度,对土壤保持养分离子的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孔隙结构及水肥吸附作用,也使其成为土壤微生物的良好栖息环境。我们知道,土壤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都可以形成木炭。而我们这里说的生物炭,它不是一般的木炭,是可以垃圾废料生产生物炭。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动植物废料,麦秆、种壳和粪便等,以及人类制造的垃圾,如污泥甚至生活垃圾都能派上用场。所以,生物炭被认为是具有双重减碳效果。但也有人反对推广生物炭,因为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持久而严格的证据表明,生物炭能使土壤更为肥沃,生产生物炭的过程,也会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排放氧化亚氮这样威力强大的温室气体。

根据水分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通常可分为结合水、吸持水和重力水。结合水是靠水分子氢键的作用紧紧地附着在土粒表面的,成为一层水膜,植物一般无法利用,所以是植物无效水。吸持水,是当膜状的吸湿水充满土壤毛细孔隙后,靠毛细管力而保持的土壤水分。植物能利用这些水,是植物有效水。植物如果出现缺水征兆,甚至萎蔫(粘)时,土壤所含的残留水量,是土壤有效水与无效水的分界点,这一点称为萎蔫点。而重力水,是存在于大孔隙中的水因重力作用而下移,进入地下水潜水层。重力水停留在土壤中的时间短,植物的利用有限,属于植物过剩水。重力水排除后留下的可供植物利用的含水量,则称为田间持水量。我们可以理解的是,田间持水量,等于植物有效水量,加上植物萎蔫点。

很容易理解的是,土壤持水特征与土壤质地有关。一般来说,土壤粒径越小,土壤颗粒的总量和孔隙总量就愈大,土壤田间持水量也会随之增加。但由于结合水增加,植物萎蔫点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较粘的土壤中,植物的有效水量反而会降低。如此看来,土壤有效水量最高的土壤,只能是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的壤土了,也就是这个图上靠近中央的部分。

墒,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或者是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者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来表示。当今,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专门的土壤湿地传感器进行实时的原位测量,其工作原理就是测定两个电极间电阻的变化。一般来说,土壤湿度越大,电阻越小。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是横插入土壤的,而且会平行在不同深度插入好几个。这是因为,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变化很大。

再来看看土壤空气。土壤,由于局部孔隙的存在,不易交换,所以空气是不连续的,孔隙之间的空气组成往往也不同。土壤空气来源于大气,它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空隙中,但其性质与大气圈中的空气明显不同。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这是由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以及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好气性分解,消耗了土壤孔隙中的O2,同时产生了大量CO2。土壤与大气中N2的含量大致相当。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土壤空气的相对湿度接近100%。土壤空气中还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土壤通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孔隙度、孔隙分布以及充水孔隙的比例。孔隙度高的土壤,在水分长期过多时通气性也会很差,而中等以下孔隙度的土壤在水分适宜和孔隙大小适中时,其通气性也可很好。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如果地上覆膜,则土壤会比裸露地的CO2浓度高,O2含量也会减少。

土壤的热容量,是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对于特定土壤来说,其固相物质的容重变化很小,而其含水量变化就比较大了,又加上水的热容量本身就比较大,所以水分对土壤热容量的影响很大那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度比较低。为了在这个时期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往往在农田中会覆盖地膜。这样,一方面改进了近地面的光热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地膜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的作用。

2006年,我国的青藏铁路实现了全线贯通。如何使长达550公里的冻土层保持稳定,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冻土在夏季会因融化而体积缩小,这样路基会出现破裂或塌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在铁路两侧插了很多叫做“热棒”的柱子,如图所示。这也应该算是中国工程师的伟大发明了。说破了原理,就比较简单。在这些热棒里装有液态氮,当夏季的白天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氮蒸发吸热,变成气态氮,气态氮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而到了夜间,温度降低,气态氮又冷凝成液态氮,沉入棒底。这样,通过热棒的单向导冷作用,使冻土维持低温。大家注意呀,这里是高压下的氮,所以夜间的低温足以将氮气液化。

好,有关土壤的物理性质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題
【养花先要选好土】
古树生长地土壤环境调查内容
你了解常见的土壤基质吗? | 塔莎课堂
一张图告诉你沙土、壤土、黏土土壤性质及施肥方式!
虾塘养殖——土质决定成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