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碳中和从中国火到全球,Nature坐不住了 | 一起读Nature & Science

从今年开年以来,碳中和这个词,就一直热度不减,还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碳达峰,出现的频率也特别高。有网友要我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话题。因为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很火,由于中国的影响力太大,所以在全球也火了。我现在不是有这么一个专门给大家读Nature和Science杂志文章的栏目吗?所以,我还是按照这个套路,给大家读读Nature上的文章。当然,是和碳中和讨论有关的文章。



中国的承诺

在2020年9月2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第一次宣布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

之后的每次国际大会上,中国都更加坚定地重申碳中和目标,直接表现出,我们要在“碳中和”这件事情上“说到做到”。不管你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讨论,如何争议,如何耍赖,如何甩锅,我们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和速度去做。

2020年12月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中和”被列为2021年度国家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与扩大内需、反垄断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并列。



中国的承诺影响了世界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承诺2050年为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最后期限。早些时候,中国宣布2060年为自己的净零排放。一场辩论也正在印度进行,就像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总共有124个国家,这是202个接受调查的国家,发布在上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这124个国家做出了净零排放承诺,这是在11月将要在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举行的世界气候峰会之前做出来的。先于联合国峰会之前的活动,包括一场“竞相归零”运动,争取届时让其余的国家也加入。

根据1997年的《京都气候议定书》,高排放国家可以抵消其排放量,碳交易允许高排放国家减少其净排放量,而不实际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碳总量。如果高排放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措施,世界可能仅在技术意义上达到净零排放。巴黎目标,控制气候变暖的目标,就不太可能实现。

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

“清洁柴油”和“清洁煤”——不可能是清洁的。这就被用于用来粉饰那些破坏环境的政策。还有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技术,以及从天然气中制造“蓝氢”可以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实际情况是,使用生物燃料和生物质会增加能源、水和杀虫剂的消耗,并恶化空气污染。我们必须转向100%可再生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 | 净零排放竞赛:各国的碳中和目标
缩减碳排放:中国应在何时开始?
【热点研报】兴业证券:布局碳排放行情
这次,澳大利亚不跟了
讲座预告 | 米志付:国际贸易与碳排放
【观点】遏制全球变暖,仅仅净零排放不够,需要“气候恢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