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并可兴奋心肌与脑神经,热病心力衰竭用附、桂则人畏惧之,用六神丸既能强心,又不遭谤。热病心衰或中毒性休克用之,每奏良效。
★单用真武汤治疗心衰,不如佐以治水三法为宜。
1.开鬼门法:(真武汤+越脾汤)鬼门,即汗孔。开鬼门,即宣肺透表,此法可使肺气得宣,营卫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濈然汗出。”作用在肺,故以真武汤为主方,配伍越婢汤;肺热明显者,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洁净府法:(五苓散加减)净府,指膀胱。意在行水利尿,使水邪从下消散,作用在膀胱。若右心衰竭,见腹水,严重小便不利,可配合五苓散加车前子、沉香、肉桂。此法的变通方是清代陈修园的消水圣愈汤,即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为治水名方。
3.去宛陈莝法:(真武汤+血府逐瘀汤)日久为陈,淤积为宛,腐浊为莝。去宛陈莝,乃散结通络,活血化瘀之意。心力衰竭有紫绀证、肝肿大、静脉压增高、下肢浮肿、舌质紫暗等,均提示有瘀血存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血不利则为水。”故必须在真武汤基础上,佐以去宛陈莝法,宜选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藕节、苏木等药。或配以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
★一病人因肺炎引发心衰,渐出现心肌积液、肺积水,呼吸困难,喘促不能平卧,便秘。先用大柴胡汤,大便通下后略舒畅,但仍觉胸中憋闷,平躺则胸口难受,晚上要起来坐五六次。改用大陷胸汤,生大黄及芒硝各10克,甘遂1克,先煎大黄及芒硝十分钟,用药液冲服甘遂。药后腹泻11次,而诸症尽去,反更有力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五苓散易为汤剂:葶苈子5~10克、党参15~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30克、猪苓10克、泽泻30克、白术12克、车前子30克(包煎)。
气虚自汗者加黄芪30克;阳虚加川附片10克、桂枝10克;水肿较重加郁李仁30克。
下腹肿胀加菖蒲15~30克;阴虚水肿去白术,加女贞子15~30克、白茅根30克、西瓜皮30克。
下焦湿热者加苦参12克;血瘀者加丹参15~3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血虚加当归15克,熟地15克、阿胶10克(烊化)。
合并感染者加银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半枝莲30克、黄芩15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8例,一般服药3~7剂即见效,连服2~3周即可控制心衰。本组28例中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和死亡各1例。总有效率为92%[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