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抽风——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龙牡汤
userphoto

2023.07.18 四川

关注

1两臂痉挛抖动(芍药甘草汤29)——李克绍医案

孙某,女,中年,两臂乱动,昼夜不止,自己却不停的说:“累死我了!累死我了!由家人强按其手臂,才诊了一下脉,现已记不清什么脉象,也记不清处方是什么,只记得当时是以养血息风为治,服药后无效。后一老药工李树亭,给予一方:
芍药30克,甘草30克,服后竟获痊愈。
按:芍药甘草汤,用于发汗亡阳,在阳复之后的挛急证。本方除了养阴之外,还有缓解痉挛的作用,因此,据临床报道,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腹痛,腓肠肌痉挛等。《伤寒解惑论》《经方临证集要》
论:养血息风,为何无效?还是营血郁滞,寒涩不行,木气不疏也。五行之理,水生木者,是水中之阳,而生木气也。也就是厥阴之血行,用肾中之阳气,血行则肝疏也。芍药甘草汤,行血疏肝,自用肾中阳。甘草培土建中,交济阴阳。
从本条医案看,帕金森病,也是芍药甘草汤的典型症状。不只桂枝真武类汤,才是主要方。复习汗后诸方证。
芍药甘草汤——汗后亡阳,亡血中之温气,营血不行,风木枯燥,则病筋挛。(风木)
桂枝甘草汤——汗后亡阳,亡其心夜,阴中之清阳不升,木气郁冲好。(风木)
桂枝龙牡汤——汗后亡阳,君火离根,阳气拔根之躁烦。(少阴)
甘草干姜汤——汗后亡阳,中气虚寒,阳气离根之咽痛躁烦。(太阴)

2周身抽搐(芍药甘草汤29)——赵明锐医案

田某,女,28岁。患周身抽搐三年多,每天起床时发一作次。发作时四肢抽搐、蜷曲,舌强不能语,痛苦万状,必至两小时后才能逐渐缓解。或者在发作时能沉睡1~2小时,也能缓解下来。多方面医治,二年来没有效验。治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加勾藤、木瓜、当归等共服30余剂,后又以此方治成蜜丸,继服两个月,诸证痊愈,以后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患此较为严重的全身抽搐二年多,据说自患病以来概以镇惊、熄风、温筋发表之剂治之,不仅对证状毫无改善,而且越治越重。综合其脉证显然是津枯血燥,不能濡养筋脉所致。当是之时,滋阴养血尚恐不足,何况再久服大量温燥之品,重劫阴液,怎能不使病情恶化!
抽搐之证,属阴液不润和“寒则收引”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属感受风寒造成抽搐者概少。所以辨证需详,用药方能无误。如果一概投以镇惊、熄风、发表之剂,真是“南辕北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经方发挥》
论:引用上条按语的方式注解,前案为两臂抽搐,本案为全身抽搐。这样解有意义吗?
抽搐证,属于痉病,也是肝木风动之象。但《内经》言: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一身抽搐也会想阴盛寒旺,木陷风动,所以抽搐。肝主筋而藏血,其血不行,则肝郁不疏,风动则抽搐。所以抽搐风动之时,要辨证,是肾寒收引证,还是肝木枯燥证。所以辨证本身很难。可以去观附子类汤的抽动症医案,对比一下。

3肢体震颤(芍药甘草汤29)——史明训医案

患者,男69岁,因上肢不自主震颤半年,加重并出现左下肢震颤1月来诊。患者半年前始出现左上肢震颤,劳动时无症状,每遇情绪激动或休息时震颤明显。曾于市某医院诊断为震颤麻痹,服西药治疗无效。近1月症状加重,且左下肢亦出现震颤,致使走路不稳,伴头晕目涩,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辨证为阴血亏虚,筋脉失养。处以芍药甘草汤加味。
芍药60g,甘草15g,当归30g,鸡血藤30g,全蝎15g,蜈蚣2条(研末冲服)。6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震颤减轻,大便转软,头晕目涩症状消失,舌淡红,苔白,脉细。原方再进6剂。如此调治月余,共服40余剂,下肢震颤消失,上肢震颤亦明显减轻,唯于情绪激动时发作,能从事一般劳动。嘱其将上方制成蜜丸,间断服用,随访2年,病情稳定。
论:芍药行血,当归补血。这就是当归四逆汤,当归与白芍配伍的方义。

4痉病抽搐(芍药甘草汤29)——李桂材医案

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取得效验。曾治一例频繁抽搐伴头项强急,牙关紧闭患者,痛苦万分,抽搐止后全身酸痛。多项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为抽搐,辨证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以白芍60克,甘草30煎服10剂后,痊愈。余认为本方正合内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之意,确有止抽作用。
又治一例顽固性重症盗汗兼多梦易惊患者,兼有心悸,他医迭投玉屏风散等药物效,用本方合甘麦大枣汤加五味子、牡蛎,计服8剂治愈。《当代医家论经方》

5目瞤动(桂甘龙牡汤6)——郝文轩医案

李某,女,30岁,1986215日诊。左眼跳动,三月不愈,西医诊为眼肌痉挛,治而罔效。舌质正常,无苔,脉细而数,神情烦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润。自云病后服蜈蚣、全蝎等药反益剧,此虚风妄动也。宜静以制动,施以龙牡,今反予虫类搜之,其气益张,无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龙牡汤,复阳宁风,并加白附子引入头面,2剂而愈。《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神安筋柔,肌不再动矣。[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1):30]《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金匮》卷二:五脏风寒二,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本条左眼睑跳动,即是肝风内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喜欢的中医书
《伤寒论》113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章次公——居然诽谤黄师
桂枝甘草汤《伤寒论》最权威、最详细、最易懂的医案中医经方辨证
姜佐景妙解桂枝汤证
胡希恕四逆散合四物汤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