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虎加桂枝汤——温疟,暑疟,小儿瘅疟

4温疟——吉益南涯医案

吉益猷《险症百问》云:一妇人病疟,干呕不能食,又恶心,强食之,则必吐。发时,身体疼痛,寒少热多,呕吐益甚,试多与冷水,则呕吐稍止,于是作白虎加桂枝汤。令热服之,忽然振寒发热,大汗出而愈。

渊雷案:此案因白虎证不具而呕吐剧,南涯盖偶忆金匮温疟有时呕之证,故先以冷水试之,得冷水而呕吐稍止,则与本条之时呕正合,故用白虎加桂枝汤。观其得汤而病愈,可知仲景所记证候,皆由积验而来,可为用药之标准,此大论要略之所以可宝也。尤奇妙者,服汤后,振寒发热,大汗出而愈。《千金》不云乎:先寒发热汗出者愈。盖温疟本无寒,服药反先寒,则为瞑眩,瞑眩斯病愈矣。读《金匮》《千金》者,倘于其用药之标准,瞑眩之状况,精思熟虑,则每收奇效。《金匮要略今释》

5暑疟——丁佑之医案

杨国梁,年45岁。因暑热内伏,被新凉外触而发。其疟先寒后热,每日一发,寒少热多,口渴心烦,汗多气粗,病名暑疟。脉象洪数,右部尤甚,舌苔黄腻。此由暑热内蕴阳明,新感逗引而外渍也。治宜急清暑热,以顾津液,延恐津液干枯,变证百出,势已燎原,非辛凉重剂不能见效,拟桂枝白虎汤加味。

处方:桂枝0.9克生石膏30克(研细)知母12克银花9克连翘9克天花粉9克生甘草1.5克生粳米1撮。1剂知,2剂效,3剂愈。(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丁佑之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19827月)《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实用经方集成》

6疟疾——张志远录

民国时期,老朽见到观音禅院方丈白云女僧诊治疟疾,间日一发,缘发烧较重,据白虎汤加桂枝疗法,参考少阳,增入柴胡,计石膏45克、知母20克、桂枝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粳米100克,水煎。连服三剂,恶寒、发热、出汗停止,未再复发。这一小案,代表了北派伤寒家一脉传承的特色。《张志远临证精华录下》

7小儿瘅疟——卢宗强医案

1974年,刘永昌,男,4岁,发热20余天,午后较热,热高时两额微赤,饮食、大小便正常,诊断为瘅疟病,邪在皮肤分肉之间。

处方:生石膏17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9克,桂枝3克,服2帖,热略退,面仍赤,眼有些红筋,原方减粳米,去桂枝加葛根9,服3剂。热退大半,面赤红筋退,再将前方生石膏减为9克,葛根6克,加西洋参6克,服2帖热全退。(卢宗强.小儿瘅疟病汇志.广东中医,19581226

按:瘅疟与温疟同类,但程度不同。先热后寒,热重寒微者为温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甚或消烁脱肉者为瘅疟。瘅疟初期热在分肉者,其治疗与温疟同,可与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若邪热久羁,消烁气血津液,肌肉消瘦、精神萎靡者,则治宜扶元补阴清热,可选用石斛蝉花散加减。本例小儿瘅疟属邪在分肉、津伤未甚阶段,故初投白虎加桂枝汤热仅略退,尔后于上方去桂枝加葛根起阴气生津液,热乃大减。将上方减石膏、葛根用量,加西洋参大补气阴,2帖而瘥。《经方临证集要》《经方直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悸不安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344期】
陈潮祖揭示白虎加桂枝汤能治疟之谜
白虎加桂枝汤 主治 热痹 温疟
刘渡舟经方医案(白虎加桂枝汤证)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三)疟病方→白虎加桂枝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六五)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温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