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四圣心源》“中气”说从脾胃论治房颤

        基于《四圣心源》“中气”说从脾胃论治房颤


1

“中气”

释义


  “中气”一词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如“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虽未明言中气之义,但从中气之变推断可知与脾胃相关。黄元御精研岐黄之术,考镜灵兰之秘,于《四圣心源·天人解》篇言:“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阴阳之间,是为中气,中者,土也。”中气居于清浊之间,由脾胃阴阳相交氤氲而生,通连上下,似枢轴运转不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参与脏腑生化,调节阴阳升降。彭子益认为:“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四维即四象,心肺肝肾是也。《经》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土居中皇,为四象之母,脾乃太阴湿土,胃乃阳明燥土,脾胃升清降浊,纳化水谷,转输气血精微以荣养培育脏腑。《四圣心源》云:“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又言:“脾升胃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轴。”由此观之,脾胃与中气虽异体殊名,实乃一本而同原也,脾胃为中气运转之实体,中气乃脾胃升降之动力,中气经脾升胃降方能转运生化不息,脾胃秉中气之运纳化升降方能如常。


2

房颤发作的始动病机

中气不运

01 戊己升降反作,心神不宁致颤

1. 1 己土不升

  《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载:“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气血原本》言: “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己土左旋,精华上奉而化气血,乙木生发,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心神清明而有所主。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不升,一则肝血难生,神不得化,心失所主;二则宗气生成不足,无以贯注心脉运行气血,脉道瘀阻,心神失养;三则心血枯槁,心体失于濡润而生内风,风邪扰动,心旌摇曳,脉律紊乱,房颤则起。

1.2 戊土不降

  《四圣心源·劳伤解·精神》篇提到:“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阳神发露于心而根于肾水,戊土右降,谷精归于肝肾而化阴精,坎水萌滋,上承心火,水火既济则神发而不飞扬。胃气不降,阴精不生,坎水无根,心火上炎,神气浮越,心无所主,复加浊阴上逆,气上冲心,搅扰心神,心中悸动不安,脉律乍疏乍密,散乱无序而作房颤。

02 阴阳燥湿偏见,心神动摇致颤


2.1 土湿阳虚

  《四圣心源·劳伤解·阳虚》言:“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阳生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升,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原。”脾阳蒸动,己土上行,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乙木温升而化阳气,故脾土健运乃能化气生血,阳气充足,心脉得温,血流通畅,心神清空无滞,搏动不失其常。若土湿中气不运,肝脾不升,阳气无以生化,温煦失职,水谷消迟,津液难化,酿生痰浊,痰湿伏留,壅阻血脉,变生瘀血,痰浊、瘀血上扰于心,心神动摇,房颤则发。

2.2 土燥阴虚

  《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胃为阳土,性喜柔润,胃阴足则善通降,戊土下降,金水收藏,阳气蛰封,阴平阳秘,气清神明。若土燥阴虚,胃体失于濡润,浊阴不降,金水不藏,阳失其守,“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阴虚无以敛阳,虚火内扰,阳神外越,心脉促动,房颤作矣。


3

运中气、调脾胃

治疗房颤

3.1 培补中气

中气衰弱乃房颤发作的始动病机,故治疗时首当培补中气,以复枢机,可予小建中汤、理中汤、炙甘草汤、归脾汤治之。气为血之帅,中气不足,血行无力,日久易于形成瘀血痹阻心脉,瘀血阻于脑络又可发为中风,当在疾病未发之前予以重视,益气补中之余配伍活血化瘀之品。

3.2 和胃降逆

戊土失和,浊阴不降,上逆冲心,心神摇动而发房颤,可有气上冲胸感,兼见胃脘不和之症,当和胃降逆,平冲定悸。房颤胃气上逆,寒湿中阻者可予半夏厚朴汤,湿热内蕴者予连朴饮、霍朴夏苓汤,寒热错杂者予半夏泻心汤。若胃气不降,打嗝、嗳气者,酌加枇杷叶、旋覆花;反酸、烧心者,可予乌贼骨、煅瓦楞。

3.3 燥湿运脾

中气虚弱,土湿痰浊作祟扰乱心神引发房颤者,当注重溯本清源,益气健脾以治其本,化湿祛痰以治其标。方可参合二陈汤、温胆汤、升阳除湿汤、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化湿,祛痰泄浊。若痰浊痹阻心脉而见胸闷痛者,可伍瓜蒌薤白半夏汤、小陷胸汤。不思饮食、腹胀纳呆者酌加生麦芽、生山楂、炒神曲、鸡内金醒脾和胃,消食化滞;脾虚湿困、四肢倦怠者稍予紫苏梗、白豆蔻、砂仁、苍术、甘松芳香醒脾,以助运化。

3.4 升提脾气

脾虚清阳不升,宗气不运,心神失养而作房颤者,当益气健脾,升提清阳,以升陷汤、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治之。脾虚气陷,肝血不化,酌加滋养阴血之品如酸枣仁、柏子仁、阿胶、白芍;若血虚心风内生,养血之余稍佐蝉蜕、僵蚕、地龙、全虫之属以熄风宁心。

3.5 濡润胃阴

胃体阳而用阴,阴虚戊土不降,金水之阴精不藏,阳神失敛而飞荡,房颤则发,宜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阴,敛阳安神,方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若阴虚阳浮,神不潜敛,可予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重镇潜阳,安神定悸,诚如黄元御所言:“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


4

小结

  房颤发病机制复杂,并发症多,治疗颇为棘手,目前西医治疗存在弊端,而中医药有一定优势,可改善并发症状,控制心室率,减少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生肝血以养心神,充裕宗气以贯心脉,心神清明,血脉和畅,搏动不失其常。然脾胃纳化升降权在中气,中气一败,百病由生,脾胃升降反作,燥湿偏见,气血不足,实邪内生,扰乱心神,摇曳心旌,则发房颤。施治时首当培补中气,和胃降逆或升提脾气以复升降,燥湿健脾或濡润胃阴以平阴阳,升降调则清浊复位,燥湿平则戊己和谐,中气善运,气血周流,脉道通利,心搏有序而房颤不发。

参考文献:

[1]黄元御. 四圣心源[M].孙洽熙,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135.

[2]胡影,程晓振,胡木,等.基于《四圣心源》“中气”说从脾胃论治房颤[J/OL] .辽宁中医杂志.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21.1128.R.20220707.1535.026.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花解酲汤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之气,致气...
养好脾胃固根基
基于“脾失备化”理论,探析脾瘅火热病的病因与病机
《黄帝外经》丨卷五·第二章:五行生克篇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79)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