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对症,又对证,治疗必定有效!
吴茱萸汤合四逆汤
治疗头痛伴呕吐抽搐

董某,女,26岁,云南省昆明市人,2016年6月26日诊。

头痛伴呕吐、四肢抽搐2天。

患者于6月24日晚不明原因呕吐数次,并伴头痛,继而四肢不自主抽搐,抽搐时神志清楚。家属急送患者至本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输液治疗,第二天呕吐停止,但仍有头痛、干呕,四肢不自主抽搐数次,经相关初步检查,未做出明确诊断。

患者姐姐为笔者朋友,见患者头痛、干呕、四肢抽搐等症状不缓解,焦急万分,于6月25日下午致电笔者求助。笔者询问病情后,建议临时服用附子理中丸1颗,第二天来门诊面诊。

6月26日下午,家属送患者来门诊求治,告知前一天下午遵笔者电话所嘱,服用附子理中丸后,病情好转,四肢抽搐停止。现唯感头痛、干呕。患者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寸脉浮。

证系虚寒,既然服附子理中丸有效,故继续予附子理中汤加川芎、防风、茯苓、羌活、桂枝、泽泻等温中祛风止痛,2剂。因病证奇特疑难,发病急而重,故嘱患者2日后复诊,并嘱患者及时去医院行头部CT检查,以排除脑部疾患。

6月28日晚,患者前来复诊。诉服药2剂后,症状未进一步缓解,目前虽已无抽搐,但仍感时时干呕不止,并诉口中不停“冒清口水”,头痛剧烈,以头顶痛为主,服西药止痛药亦无丝毫缓解。已行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舌脉同前。

因患者痛苦叙述“口中清口水直冒、头痛、干呕”,笔者忽忆及《伤寒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条文,恍然大悟,如暗夜中忽睹光明,遂处以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

辨证:阳虚夹湿,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厥阴风木内动。

治法: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处方: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减。

方药如下:制附片15g(另包,先煎45分钟),吴茱萸12g,党参15g,生姜7片(自加),大枣12g,桂枝15g,茯苓20g,猪苓10g,炒白术15g,泽泻20g,干姜15g,炙甘草6g。

2剂,水煎服,一日半一剂。

6月30日晚,患者再次复诊,欣喜告知服上方仅1剂,头痛、干呕、口冒清水症状全部消失。后予温中健脾和胃法,调理半月,病未复发,遂告痊愈。


按  语

本案患者起病急,先见呕吐,继而头痛、四肢不自主抽搐,抽搐时神志清楚。结合时令,时值雨季,考虑患者伤于寒湿,故电话中嘱其试用附子理中丸,1剂而抽搐止。

但头痛、干呕依旧,再投附子理中汤加羌活、防风、川芎等祛风止痛之品,却未进一步好转。患者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寸脉浮,加之服附子理中丸后抽搐止,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明系对证,为何不效?

忽听患者倾诉口中清口水直冒,恍然大悟,联想到这不就是“吐涎沫”吗?《伤寒论》第378条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正是此证。

初起四肢抽搐,为厥阴风木内动之象,故当从厥阴虚寒论治。遂予上方,以四逆汤温阳气,五苓散利水湿,吴茱萸汤对“头痛,干呕,口冒清水”之症。

伤寒学派有“方症对应”之学,有见汗出即予桂枝汤、见口苦咽干目眩即予小柴胡汤、见项强即予葛根汤、见痞满燥实即予承气汤者,或有效验,但亦有不效。

不效者,究其原因,是对症而未对证。即虽有其症,但病机不符,因而不效。

若既对症,又对证,必定有效。本案患者首先符合虚寒病机,其次符合吴茱萸汤证条文症状,两者既合,1剂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中医经方 ▎吴茱萸汤临床新用
(二)当归四逆汤——头痛,头晕,眼角膜病
气虚和阳虚头痛
二仙汤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中老年女性头痛眩晕
吴茱萸汤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