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加附子汤——鼻衄,乳漏,寒疝,脚挛

27、鼻衄——李师舫医案

孙某某,男,35岁。1956年10月病鼻衄,出血盈斗,两昼夜不止,曾服寒凉止血剂无效。脉微,口淡,身无热,二便自调,给服桂枝加附子汤2剂痊愈。

按语:鼻衄属热者固多,属寒者亦有之。本案出血盈斗,用寒凉止血,寸功未建。又观脉微、口淡、身无热象、二便自调,虚寒之机明矣。阳虚不能固摄血液,亦致鼻衄,故服桂枝加附子汤药到病除。临床用本方治衄血,应以脉迟芤微、苔白、尿清为辩证要点。《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亡血者,有脉弦而大者,也有沉弦者,也有浮弱者之别。鼻衄者,火炎上热,肺金失敛,则离血离经外溢。也有下寒,胃气不降,肺气失敛,气逆上泄,而血离经外溢者,此外溢者是阳气上泄也,也就是衄见是血,实为气逆上泄。其治法有用寒凉泻心汤者,也有温热附子剂者,也有甘草干姜温中剂也。

本条医案,用寒凉止血不行,又用桂枝加附子之温剂。此鼻衄者,不是上热失敛,所以寒凉泻火不效,而是下寒上逼,气逆不降而阳气上泄,冲逼营血而外溢之衄,桂枝加附子汤,温下寒以建中,胃气下降,则阳气收敛,血郁气降也。

胃逆不降,心火上炎,火刑肺金,肺气失敛,上热则会衄血,此用寒凉泻火则已。若是下寒逼其上阳,阳气不降而上泄,气逆上冲而亡泄,血随气逆而外衄,此用泻热不愈,必温下寒也。附子温下寒以建中,白芍泻相火以清上热,生姜暖血,甘草补中,阴阳调和则衄止。

28、乳漏——戴建林医案

孙某,女,38岁,1985年9月17日诊。患者生三子,未育已十载。半年前双侧乳房乳汁自溢,点滴不断,量少色清。白天内衣浸湿,需更衣1~2次,至夜乳溢自瘥,能安然入睡。乳房不胀不痛,治疗无效。肢软倦怠,精神不振,嗜睡懒言,畏寒喜温,月经减少,近2月未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治拟温阳敛阴以缩乳,以桂枝加附子汤化裁:桂枝9克,白芍15克,熟附片6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8克,生麦芽20克,大枣10枚,生姜4克。

服6剂,乳漏减少大半,觉口渴欲饮,去生姜、龙骨、桂枝,附子减半,加麦冬9克,白人参3克,9剂。乳漏停止,精神渐振。以十全大补丸善后,月经来潮,诸症悉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997按语: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虚不固,则阴不自守,汗出、乳漏诸症迭现。本案乳漏量少色清,伴神倦懒言,畏寒喜温,舌淡,脉缓,阳虚证见,故用桂枝加附子汤以温复阳气,并加龙骨、牡蛎以增固摄阴液之功。阳固阴藏,则乳漏自止,经水亦随之而通矣。《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29、寒疝——周连三医案

某,因寒冬涉水兼房事不节,诱发睾丸剧痛,多方诊治无效而就诊。症见面色青黑,神采困惫,舌白多津,喜暖畏寒,睾丸肿硬,剧烈疼痛,牵引少腹,发作则小便带白,左睾丸偏大,肿硬下垂,少腹常冷,阴囊汗多,四肢厥冷,脉象沉弦。此乃阴寒凝聚,治宜温经散寒。处方:炮附子(先煎)、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各30克,黄芪60克,大枣12克。12剂。

兼服:当归120克,生姜250克,羊肉1000克。上方服后,阳回痛止,参加工作。

按语:房劳伤肾,又加涉水,更伤肾阳,使阴寒凝聚,经脉失煦而拘急,《内经》所谓“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也。用桂枝加附子汤在于温阳散寒,阳回则痛止。《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房事不节而伤内寒,冬季涉水而伤外寒,温则阳通而寒伤则阴凝,内外俱寒,寒从其类而凝结,木郁筋缩,则睾丸剧痛,牵引少腹。小便白者,肾寒于内,肝泄于外,此为失藏,肾寒无疑。房事虚于内,失藏而内寒,涉水伤于外,经阳伤外寒,阴阳俱伤,典型的伤寒。

寒则温之,桂枝通经阳之寒,生姜温血海之寒,附子温少阴之寒,调和阴阳,则阳通则不痛。

30、脚挛案——金广辉医案

李某,女,59岁,2013年4月11日初诊。10年来反复双腿抽筋,抽后疼痛,夜间加重。近1年发作频繁,痛苦不堪,曾服中药、输钙、针灸等治疗而不效。刻诊:反复双侧腓肠肌痉挛疼痛,夜间发作为主,平素有手足发凉及肌肉关节疼痛之症,睡眠差,二便可。现服用通络止痛胶囊、甲钴胺、维生素B、钙尔奇D片等药。查体无阳性体征,舌淡红,苔白腻,脉涩。中医诊断:脚挛(阳气亏虚,寒湿内盛,筋脉失于温养)。西医诊断:腓肠肌痉挛。   

治则:温经散寒。

处方:白芍50g,甘草20g,附子15g,干姜20g,桂枝25g,仙灵脾25g,巴戟天15g,狗脊15g,木瓜20g,防已10g,杜仲20g,天麻15g,羌活10g,葛根30g,麻黄10g,赤芍10g,龟板10g,牡蛎40g,酸枣仁20g。4剂,水煎服。

5月13日二诊:药后抽筋完全消失,睡眠欠佳,效不更方。上方去防己,加酸枣仁25g,夜交藤30g,继服4剂。药后症未再发。

按语:患者每晚腿脚抽筋,辨为阳虚为主,正虚邪盛,寒湿内生,筋脉失于温养而见脚挛急之症。给予桂枝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以大剂芍药甘草汤为君,加桂枝附子四逆汤为臣,佐以仙灵脾、巴戟天、狗脊等补肝肾,祛风湿;使以龟板、牡蛎镇潜,共奏扶阳祛寒、通经止痉之效。应药功显,效如桴鼓。

该患者为老年人,肝肾之气大衰,恐单用芍药甘草汤难以获胜,故加用补肝肾之品效果更佳。本案采用《伤寒论》经方与时方结合,根据病机用药,且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形成经方与时方联合,神机默运,圆机活法。《经方临证实践录》

论;本条医案,就是一个芍药甘草汤证。虽然用桂枝附子又加味治愈了,也仍是芍药甘草证。即使按语说的再好,也是芍药甘草证。不是因为病时间长了而需要加味,恰恰是因为时间长了,而更能证明这就是芍药甘草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位古今名医从医论医案点拨,如何学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一张方,恢复四肢阳气!阳气一通,关节不痛,寒湿皆消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
名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22
王自立医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