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张建伟老师以温胆汤治疗失眠医案探析

笔者有幸跟随张老师门诊学习,张老师随证加减应用温胆汤多获佳效,现将其以温胆汤治疗失眠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1

失眠症(多年不寐案)

  高某,女,51岁。2021年3月28日就诊。自述八九年余寐差,入寐难,每日只睡一二小时,多梦,偏头痛(左侧),服西药助眠多年,胃糜烂史,日间倦怠,面色萎黄,恶甜食,二便正常,舌边尖红,苔白滑有齿痕,脉缓。方用温胆汤汤加减:

陈皮15g 清半夏10g 茯苓20g 生姜10g

枳实15g 竹茹10g 柴胡15g 川芎10g

苍术10g 黄芩10g 厚朴15g 生麦芽15g

炙甘草10g 羌活10g

服药六剂后寐差明显改善,继服6剂后诸证皆轻,夜间睡眠可至5小时余,自述劳倦后腰困痛不适,视其苔上齿痕已消,舌质偏暗,原方化裁为:

陈皮15g 清半夏10g 茯苓15g 生姜10g

枳壳10g 柴胡12g 川芎10g 生麦芽15g

当归15g 炒白芍 15g 炙甘草10g 菟丝子15g

生牡蛎20g 川牛膝15g

     服药六剂后诸证愈。

:《灵枢经》云“邪在胆,逆在胃。”且胃不和则卧不安。患者自云患胃糜烂多年,且苔白滑有齿痕,恶甜食,可知其中焦脾胃虚寒夹湿,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寒之要药。与茯苓、苍术配伍,以温胆散寒,化湿和胃。《本草纲目》卷一在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中,将半夏列入温胆药之一。陈皮辛苦温,辛行温通,与厚朴相配,既能燥湿,又行木理气健脾和胃。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说:“方中一味生姜,足以散胆中之寒。”生姜治失眠似不可解,其实《诸病源候论》已经给出答案:“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未和,故生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苦心烦而不得睡者,心热也;若但虚烦不得卧者,胆冷也。”用黄芩以解心热,竹茹除烦止呕,枳实理气。其对气机的调摄作用主要在于通降胃气以利胆气,配伍柴胡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条畅气机。又因其有偏头痛证,予川芎,羌活,配麦芽,炙甘草温脾和中,调和诸药。

2

 体会

 胆为中精之腑,通联五脏,调节六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它内通于肝,外连于小肠,是脏与腑之间的奇恒之腑。原方中加柴胡,宣畅少阳枢机。观其方,柴胡轻清宣散,善开郁结,黄芩清肃沉降,两药相伍,一升一降,调畅少阳枢机。也体现了小柴胡之法。清代罗东逸《古今名医方论》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不喜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夫病后,或久病,或寒热甫退,胸鬲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熇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实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土家湿热反乘而木不得升也。如是者,首当清热及解利三焦。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阳,而臣以甘草、生姜,调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陈,下以枳实,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渗,致中焦之清气,且以驱邪,且以养正,三焦平而少阳平,三焦正而少阳正,胆家有不清宁而和者乎?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若胆家真畏寒而怯,属命门之火衰,当与乙癸同源而治矣”。


   
       张建伟,副教授,主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史各家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各家学说与临床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文献研究,多年来主讲《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主持省厅级项目三项发表核心期刊十余篇参编国家级教材五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
梅国强:细说从小柴胡汤到温胆汤
名医妙谈|“温胆汤加减”,巧治失眠症!
中医鬼谷子医经(12)
JT叔叔讲温胆汤
邪在少阳,小柴胡汤无效而温胆汤有效,辨证要点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