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大夫在线CEO 王航:互联网行业实践分享

2017-07-25 15:00


谢谢大会主办方,我们还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以及医疗行业的实践,首先我简单以我们自己为例,来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因为大家已经走过了十一年的历程,我们在进入这个行业,自身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行业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一些关键点,在最初的时候,其实我们只是在设想,能否在医疗行业里面聚集患者的意见,为其他患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就医的引导,说白了有点像一个医疗行业的大众点评网,那么这样一个基于医生的口碑平台,是我们最初的一个初衷,为此我们建立了可以结构化的经验分享平台,这之后我们会发现,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有一大需求是当医生和患者都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第一位的需求,其实是患者向医生发起咨询,去询问医生,希望找到一些解决方案,针对自己的病情,这个时候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医生跟患者的交流系统,而这个交流系统的背后,很关键的一个核心的环节就是要有一套医患之间的匹配系统,如果没有,大家就能看到在三甲医院门口一般来说你不会发现,有一些医生是永远都挂不上号的,黄牛都把这些号炒到一千块钱,两千块钱或者更高,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上如果不想重蹈覆辙的话,必须要去匹配双方的需求,所以这就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率先推出来的一个网上分诊系统,它让大牌医生开始在网站上,互联网上活跃起来,因为它不会有大量的小病,而跟自己的专业方向都很匹配的这些病例,才能找到这些二级市场,所以医生才会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

  

还有一块在互联网医疗现在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点,就是院后的疾病管理系统,这个方面我们也是在2010年开始做这个方面的尝试,这个方向更是代表着未来十年的一个方向,就是当互联网,患者的需求,特别是常见病慢性病成为整个社会主流需求的时候,互联网上长期的疾病管理系统将会成为一个热点的领域。那么医疗在最近几年也让整个互联网平台覆盖人口数快速的上升,这也是这两年移动医疗快速发展,因为可上网人群从一个亿快速的扩展到现在七八个亿的人口,所以当整个省规模扩大六七倍,这样的数字。那么从目前来说,整个互联网医疗,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它的覆盖率是非常高,所以整个互联网医疗在社会上也越来越受关注,我们自己的数字是这样的,我们差不多现在服务过,就是我们在平台上患者上传过病例,不算浏览者,上传过病例的患者有三千五百万人,每一天在医生和患者发生的服务量有二十万,在医生这个方向,现在在网上能够提供服务的医生数大概在十五万人,这些其实都是互联网带来的覆盖率所产生的红利。举个例子来说,像协和医院大概有54%的医生,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跟自己的病人产生沟通,有很多大牌医生,他的互联网平台的访问量,一天的访问量大概在四千三百多人,比它的门诊量要大出N倍。那么围绕刚才这个主题,互联网在这些年来为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改变,主要是这样几步,一般来说互联网跟任何一个行业结合都会有两三部曲,第一打破信息壁垒,当流程跟互联网产生结合的时候,比如说以下订单的流程,跟互联网产生结合的时候,就产生现在的淘宝,而京东是什么呢?京东实际上是集中的仓储,用集中的仓储改变了物流,这样就形成了新型的电子互联网商务。第三步才是智能化,在医疗和互联网相结合的这个领域,现在走到了哪个阶段呢?互联网医疗它现在已经走到了第二个阶段,实际上是在流程再造这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信息平台的建立,已经走过了这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我们现在正在第二个阶段,那么把第二个阶段仔细来分,最早期的时候只是在互联网上可以做简单的医患沟通,比如说咨询,咨询其实就是患者去向一个医生发起提问,说我这个病到底该不该看病,我大概需要住院多少天,需要带多少钱来北京,那么这一些其实都是相对简单一些的,这两年在网上诊疗也是开始进入到讨论,互联网医院也是一个重要的形式,他们都是希望把一部分的诊疗流程放在上面,有些人一提到互联网医疗就觉得在网上看病这件事风险太大,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对于一个首诊病人来说,医生没有检查,没有查体,这种情况其实物联网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我们说互联网网上的诊疗更主要是针对于复诊,对于可以作出判断的,可以放在互联网上来做诊断和处理的,能够干预诊疗过程的,对于这些病例可以放在互联网上,能够提升效率。那么医院流程再造,是现在的在2.0阶段的一个核心,那么背后核心的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些年来发展这么迅速?实际上是因为背后几个观点的因素,第一慢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疾病谱已经改变,左边是1990年的时候,中国排名前10名的致死疾病,这里面有几种疾病现在已经没有了,比如说第四腹泻,大家想象不到在九〇年左右的时候,腹泻居然是排名第四位的致死疾病,再比如说第七名新生儿的疾病,第十名疟疾,在前十名,在现在都已经消失掉了,而在2013年的排行榜上新出现了哪一些?这是老年痴呆,还有糖尿病,这些都是疾病发生变化之后,我们未来将会面临的挑战。那么第二点因为这个情况,人类跟疾病斗争的过程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医院包括政府,整个社会大家对现在都不满意,原有的流程为什么不满意?当我们排队一个小时,在等待医生一个小时,医生给你开化验单,去等待一个小时的化验,然后再回来去看医生,医生三分钟告诉你结果是什么,把你给打发回家了,但是这种流程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它是OK的,因为对于一些急性病它是OK的,而现在当一个糖尿病病人每隔一个月都要去一趟医院,大家就会觉得看病将是一个痛苦不堪的过程,并且糖尿病,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当它的主要的场景是什么呢?是患者并不是在医院里,并不在住院也并不在看诊,大部分病人是在家里待着,这样99%的情况下联系不到医生,自己遇到了问题医生不能帮助他解决,这其实是我们现在的疾病就诊流程所无法满足的。

  

那么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首先我们看,我画了一张图,我们认为在未来,在中国的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以后,医生的主流工作平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应该工作在云端,患者在医院里面就诊的这一刻,实际上是他严重的干预患者病情的那一刻,比如说需要一个检查,需要一个手术,需要一段时间的住院集中治疗,但是这个集中治疗之后,快速患者继续回到家里,在家里面有长期的治疗是需要回家去做的,而这个时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络必须要靠云端的云平台来保证双方的联络,保证医生的诊疗,保证医生对患者干预能够顺畅的延展到患者家去,所以云端平台将是未来医生工作的主平台。那么我们有几个展望是什么呢?第一就是在未来医疗的核心是什么呢?优质服务,从我们目前,大家都非常希望得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医疗服务,而不是以医院为医疗中心,而不是以医生为中心以科研为中心,那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核心点实际上是一种优质的服务,而这种优质服务我们现在在中国是找到的,它必须按照患者的需求去设计崭新的服务流程,比如说刚才我们画的云端服务流程,帮助患者和医生,大部分时间能够保持双方的联络,再比如说现在我们正在去除让医生靠服务收取服务费,要靠服务能够展现医生的服务价值,再比如说我们再建立长期的慢病管理平台,在云端建立一种平台,还有一点背后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要把单次诊疗,把这种一次一次的间断的,单次诊疗为主,转向长期诊疗,甚至是终身跟踪治疗,未来50%的复诊将被迁移到线上,这个复诊是指什么?当医生跟病人建立起来的一个医患关系之后,当医生了解了这个病人的病情之后,未来大量的情况下,病人的疾病状态是属于稳态的,在这种稳态,长期发展过程中间,它需要不断的向患者去提供信息,比如说患者教育,告诉你怎么量血压,哪些药是必须不能停的,哪些时候你必须要回来来找我看病,那些时候可以在线上向我发起一次咨询,发起一次请求,医生也可以通过线上给患者开出一张处方来,这种情况其实风险是非常低的,大家最怕就是没有见到病人的情况下,会开具一张处方,但如果是老病人呢?如果是上周在你这儿住院的病人,这周回到家里面,需要调整用药结构,那么很多医生,我们调研了很多医生,大家都说至少有一半的情况下复诊是没有必要再回到医院里来得,那么这一半代表着什么?中国2015年的诊疗次数是77亿次,概念是13亿人口每年大概要去5-6次医院,我们在座的可能没有去过一次医院,肯定有些人恨不得一个月要去两次以上的医院,那么如果77亿次有一半转到互联网上来的时候,它所产生的行业的变迁,整个的市场机会以及我们需要为此而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是非常非常大的一次机会。

  

第二个展望是什么?是互联网将会推动医生品牌的迅速崛起,那么以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患者的口碑成就医生的品牌,这是医疗行业里面的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过程被加速,我们可以看这张图,实际上是当我们把大量的复诊迁移到线上来之后,患者和医生之间在线上所做的每一次行为就会成为医生品牌一个重要的支撑,这种行为通过互联网再次被放大出来,将会影响更多的患者了解这个医生,这就形成了一个医生口碑的正向循环。这是我们和红十字会一起来做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医生,这个医生他在参与高血压项目前后的对比,患者对他的,第一个东西是患者对于他的投票,患者给医生点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实也就是这个医生把跟患者的交流,维护,随访过程迁移到线上之后,这个医生他的品牌,他在行业里的影响迅速的变化,未来我们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加直接的一个时代,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看病都是要去选择医院,记的一家一家医院的名字,但是将来医院的名字将会被医生的名字取代,未来一定是看病认医生的平台,而医生的平台完全是要通过互联网去传播,就像我们现在吃饭,点餐,先打开手机一样,那么未来去医院一定也是要先打开手机,去选择。第三医生和医院将会形成一种新兴的协作关系,现在医院都是医生的领导,将来就像国外的医院跟医生一样,大家就形成一种协作关系,请来一个大牛医生,会让这个医院某一个科室很迅速的成长起来,在前几个月我去上海,上海有一家医院,说他请来了互联网上的一个专家,这个科室迅速并床,立刻就收满了,感受到了品牌医生的魅力。还有网上诊所将是医生未来的主要职业形式,有大量的复诊病人将在网上完成,那么医生他的个人职业,网上诊所将会是他回顾老病人的主要形式。还有一种我们画了很具体的一张图,就是门诊,门诊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型,将会是现在面对面的门诊,有相当一部分的门诊会转化成远程专家门诊,怎么讲呢?远端的专家在电脑屏幕里面,而你身边的医生跟你坐在一起,向远端的专家发起一次看病,这种场景经常会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我们说基层医疗机构将来要想承担起来整个国家的未来大量的诊疗量,那么病人对他的医生不信任怎么办?专家没有时间到基层去看病的话,只能通过互联网,那么未来主要的形式,日常化的这种就诊形式一定是远程专家门诊,我在一个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挂上一个三甲医院,然后通过我的家庭医生一起向医生发起一次门诊,这个过程对于两端的医生,其实都是有好处的,对于高端医生他不用跑到基层医院去了,他其实在帮助下级医生提高水平,对病人来说更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跑到北京,上海去,那么还有一个展望就是这种,我们发现就是各家的互联网医疗都在走向开放,走向这样一种平台化,那么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例子,这是我们以前在做的就是,在互联网上我们建立一个,通过搜索,通过门户,各类社区去覆盖互联网上的患者群,通过APP,通过PC网页能够覆盖网上的,而这几年我们在做的是,互联网基层向基层去覆盖,覆盖基层医院,基层医生,通过这些基层的医院,医生,把他们手里面的病人病例推到平台上来,向高级医生发起请求,而这样一个巨大的患者群被很自然的吸引,三甲医院的医生们来到平台上展开工作,当他们满足了患者和基层医生的服务需求的时候,整个这个平台就变得活跃起来,最终他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处理不了的病人,会由这些医生带到他所在的职业三甲医院,那么这也就是完成了转诊的过程,对于这种模式我认为是将来平台级的公司一定会变成这样的。

  

那么最终一句话,我们正处在整个行业一个快速变革期,新的平台正在形成,在新的医改的推动下,互联网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推动下,整个行业都在发生快速变化,这个变化中间我们自己是要做一个旁观者,还是要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谢谢大家。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互联网 医疗”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好大夫在线的新战略:用一家互联网医院覆盖全国服务丨盘点与展望
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及药企未来转型之路
康赛疾病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开创县域慢病管理新模式
“医疗互联网新模式”-D2D
“互联网+医疗”如何改变就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